任玉清:“老人幸福是我的最大的荣耀!”

商报济宁消息(记者 徐景春 安奇林) 他,没有能言善辩的口才,有的是真诚的朴素品质;他,没有华丽的词汇,有的却是一颗真挚的爱心,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付出,做出了不凡的业绩,赢得了广泛的称誉。他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他以点点滴滴的爱心之举诠释着对党的忠诚,诠释着在平凡中也能做出卓越的业绩,实现人生的价值。一句让敬老院的老人过得更好,“老人幸福是我的最大的荣耀!”感动了许多人。近日,山东商报和鲁网记者专门采访了嘉祥县马村镇敬老院院长任玉清,探寻他那平凡中的感动,感动中的人生。

任玉清:“老人幸福是我的最大的荣耀!”

办文明敬老院,创和谐社会

任玉清是嘉祥县马村镇敬老院院长。他介绍了敬老院的基本情况:我们马村镇原敬老院是在上世纪70年代小学的基础上于2005年改建的,因房屋低于周围1.5米的低洼盐碱地势,造成房屋墙壁盐碱脱落,每逢雨天,院民无法出行,造成生活环境恶化,鉴于此,2010年,镇党委、政府投资450万元建设了当前的集生产生活、休闲娱乐、医疗保健为一体的新型敬老院。新的敬老院建成后,镇党委政府任命我当新型敬老院院长。得到领导的认可,我感到非常开心,同时也意识到了身上的责任的重大。上任后,立马制定了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从院长到每个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会议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老人管理须知等,并上墙公示,以督促执行。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强调制度化建设的同时,我更注重自身的政治思想建设,经常利用工作例会和学习日,教育大家树立起良好的工作作风,同时,在院内设立了意见箱,以便老人对院容院貌、服务质量、膳食结构等各个方面提出意见和想法。对于老人提出的意见和想法,我都会认真对待,绘老人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并且在每年的年底都会民主评议出一定比例的五好院民和模范工作人员,给予奖励,调动老人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树立“办文明敬老院,创和谐社会”信念。

奉献付出终无悔,忠于职守践行动

七年来的敬老院工作,我尝尽了其中的酸、甜、苦、辣。要管好农村敬老院,确非易事,因为老人受教育的程度低,加上他们大多是没有成家或中年丧偶丧子的人,孤独生活惯了,要融入敬老院这个大家庭,一时难以适应。面对这个特殊人群,我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去感染他们,这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却能显而易见的效果。我从来不打牌,从来没有节假日,不到外地闲逛商店,每晚都住在院里,什么活都干,无时无刻不记挂着院里的老人们。不管平时工作多么忙,我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们聊天解闷,了解每个老人的不同历史,从交谈中掌握老人的思想动态,并一一记下来。每当天气变换,我会及时到老人身边问寒问暖,端水递药;每当老人外出时,我会嘱咐老人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每当老人遇到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时,我会想尽办法,耐心开导,使老人开心释怀。

“别的不说,单单是一个食堂做饭,就十办难办,有道是众口难调,老人们喜欢的口味不一样,也难免有一些埋怨之言,我们总是细心地记下每一位老人的口味,尽全力地改善和提高,同时做好老人们的理解工作,化解老人们之间矛盾与不快,让包容之心惠泽所有人,这个工作是不容易做好的,但为了整个敬老院的和谐与幸福,必须做好化解工作——做敬老院工作,没有爱心、细心和耐心是不的!”任玉清院长说。

自力更生保供给,营造温馨幸福大家园

这些年来,任玉清院长面对现实,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利院内的空闲土地种菜,院内现已开垦菜地近三亩,保证了菜地四季不闲,蔬菜基本自给自足,每年可节省开支近万元。通过一系列的努力,老人物文化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善,做到了每餐有荤有素。每月初一、十五会餐,节日有酒宴,生日有庆贺,每逢传统佳节,都会准备传统丰盛的宴席,使老人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有人问我:任院长,你把自己的青春献给这些没有能力回报你的老人,难道你就不后悔吗?”任玉清院长动情地说:“我,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里有我的工作,有我的岗位与职责,我工作从来不图所谓的回报,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是我的人生追求!我这样做,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激情倾注在工作上,把奉献书写在人生里,这就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座右铭。如果有需要,我还会继续在敬老院这个岗位上干下去,老人们挂在脸上的笑容,老人的幸福就是我的、最大的荣耀!”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忠于本职,一心为民,甘于奉献,便是一个大写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