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西湖大學真的能在5年內趕超清華北大嗎,爲什麼?

無聞漠漠


西湖大學五年之後能成為一所真正的大學就很不錯了,所謂“趕超清華北大”,當作招生廣告即可,較真你就輸了。



最近炒的比較熱的話題,是西湖大學首屆博士生入學,一共120名,每月補助5000元,媒體也紛紛跟進,推波助瀾,似乎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已經誕生。

然而,西湖大學現在還算不上一所真正的大學,連研究所都不算。

可能和大家想的不一樣,大學最重要的培養指標,不是研究生,博士,而是本科生。雖然研究生,博士屬於更高學歷,但培養起來,反比本科生容易。有一間實驗室,一個靠譜的導師,幾臺好點的設備就行;本科生則不然,本科生得上基礎課,涉及數理化英語計算機歷史文學等等,哪怕只招一個本科生,你也得配備一個團隊的不同學科背景的導師,還得有實習實驗基地,還得給他創造豐富的文體活動,總之非常麻煩。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科學院大學很長一段時間都只能招收研究生,直到2014年才獲得本科生招生資格。



至於西湖大學,目前不僅不能招收本科生,連博士生也不行。首屆的120名博士,實際上是和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聯合培養的,在學位點申請下來之前,畢業頒發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學位證。聯合培養學生的質量和社會認可度如何,這得兩說,得看這批學生博士期間的成果如何。

可以說,至少五年之內,西湖大學應該還拿不到本科生招生資格,實實在在地講,也沒條件沒能力培養本科生,那麼,就這麼一個研究所都算不上的機構,說“趕超清華北大”,不是廣告是什麼?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西湖大學花20年超過北大清華還有可能,5年超過清華北大那是天方夜譚,為什麼這麼說,拿香港科技大學舉例子,港科大創立於1991年,歷史並不悠久,截至到2017年12月,只有理學院、工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這4個學院,港科大的辦學不求數量,只求質量,科研重於一切,而就是這樣一所極其重視科研的大學,也是在2011年諸多權威的大學排名中,首次超過清華北大在亞洲名列前茅,花了20年的時間,而現在港科大早已排在清華北大之後,可見,要想5年超過清華北大幾乎不可能。

如果你覺得香港科技大學的例子不足以說服,那就通過深入分析西湖大學來證明。

西湖大學的前身是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名譽主席由楊振寧擔任,校長由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教授擔任,創辦西湖大學的倡議人是:施一公、陳十一、潘建偉、饒毅、錢穎一、張輝、王堅,2018年2月14日正式批覆。西湖大學目前只招博士研究生,本科生以後會面向社會招錄。

西湖大學招生偏重理工科,2018年首批博士研究生招錄120人,加上去年的19名,學校目前共140名左右的博士研究生,而且都是來自名校。

咋這麼一看,好像實力很強大,但是5年不可能。

1、西湖大學經費自然不用擔心,畢竟有馬化騰、王健林等商業大咖背後支撐,但是科研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週期太長,5年能獲得國家科技發明獎除非是神童。

2、評價一個學校的實力,還要看學校對社會,對國家的貢獻,由於西湖大學學生基數問題,科研產出,學術貢獻,自然是沒有清華北大多。

3、教育不是流水線,需要時間的積累,學校的辦學宗旨,文化理念等,都需要慢慢沉澱,其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挫折,只有不斷經歷,才能漸漸發展,慢慢強大,而5年的時間太倉促。

但是無論西湖大學能否超過清華北大,我們都希望它越辦越好,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按照目前的趨勢和形勢,西湖大學超越清華北大是早晚的事兒!


有態度的童桐


如果說50年還有可能,因為五十年的時間很長,中間變化很多。但是五年可以說絕無可能。

一個大學的評價指標一般包括兩個:教學能力、科研能力。

一、教學能力(除博士教育),還算好提高,嚴格的校規、老師細心教導,學生的能力可以提高很快,畢竟本科不算難。

二、科研能力,這就很難提高了,主要就是錢,雖然大多學校科研經費很難批,但畢竟背靠國家,經費來源於有保障,一個小項目,一般經費要過百萬,大項目可是上千萬甚至過億。雖說可以和企業合作做一些可以很快轉換財富的項目,但是大多科研項目是長期過程。經費限制了科研,也限制了相關人才。還有一個看似很小的問題,實則影響很大,編制,看起來編制並不算多好,有很多任務要完成,很多形式主義,但實際要考慮跳槽,編制卻常常被提及。

綜上沒有穩定的經費來源,(不要說阿里巴巴,一家企業無法和地方比,更無法和國家比,阿里巴巴,一年利潤600億,杭州一年稅收1200億)就無法吸引到足夠的人才,沒有足夠的人才也就沒有更好的科研提高,沒有科研成績,更高層級的教學也就無法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