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北京養老「十三五」

剧透北京养老“十三五”

邁入“十三五”,人們的養老需求愈發旺盛,各界對於這個產業發展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在此情況下,北京如何引導養老行業產業化勢必將成為全國參照的模板。因此,北京商報記者獨家對話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紅兵,劇透政府對於北京養老產業“十三五”有著怎樣的規劃與設想。在北京,養老圈裡的人幾乎沒有不認識李紅兵的,他的身影幾乎可以在各種有關養老工作的重要場合都能找得到。工作、生活中的李紅兵,大量的時間都圍繞著“養老”打轉。在李紅兵那間略顯狹窄的辦公室裡,一張不大的辦公桌、一張簡易的小床、一個已經略顯破舊的行李箱,以及到處能見到擺放得滿滿當當的各種養老文件、資料,都顯示出過去一年他工作的忙碌繁重。雖然2011年才開始正式接觸養老相關工作,但李紅兵此前在街道工作時,就已經和不少老年人打過交道,而且,家裡兩位90多歲的老人,也讓李紅兵對於養老工作有著非比尋常的感情。

劇透一 構建全面產業化新格局

北京商報:不論是全國還是北京,“十三五”規劃中都繞不開養老產業發展這個重要話題,面臨發展上風口的北京,養老產業“十三五”規劃中有哪些新轉變可期?

李紅兵:“十三五”期間,北京將出臺《關於加強老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新政將明確北京老齡產業重點發展的領域,比如老年餐、老年康復輔具等以前被市場重視程度不夠的行業都將被納入其中。此前,這些養老產業鏈條還是割裂的,社會對這些領域需求的認知較缺乏,不少人總認為只有殘疾人才需要康復輔具,其實在日本等老齡化嚴重的地區,都相當重視這些產業鏈條的打造。

其次,在“十二五”期間被歧義化的養老地產,在“十三五”期間將會迎來調整期。此前,國家曾明確養老地產不是養老機構,不過我們也要看到,養老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是難點,整個產業鏈條都面臨怎麼讓資金流動起來、減少佔壓資金的問題。“十二五”期間的養老地產,是以老年作為主題促銷房地產,而今後,北京發展的養老地產是將適老化服務作為關鍵要素髮展的項目,延伸了地產的概念。這意味著,北京要發展的養老地產將從以前短平快,即開發商將房子賣完就抽身的模式,變為長線的建設、運營,由開發商提供更多的持續服務令項目繼續增值。

不過,力推養老產業市場化並不等於政府不再發揮作用,反之,“十三五”期間,北京將按照“9064”的格局,繼續按需求推動養老機構床位建設。而且,雖然養老服務事業發展大額專項資金在“十三五”期間不再設立,但北京市財政將拿出資金建立老齡產業引導投資基金,即由政府出資吸引社會資本撬動養老市場,比如政府出資幾億元,吸引社會投資十幾億元,建立資金池,投資符合市場需求的項目。政府的基金不掙錢只保本,但帶有政府的信用,社會資本將按照市場導向尋找投資對象。

劇透二 釋放區域養老潛力

北京商報:“十二五”臨近收官之際,京津冀簽署協議將試點跨區域養老,而去年,環京養老圈雛形也逐漸浮出水面,“十三五”期間,京津冀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又將有哪些動作?

李紅兵:京津冀養老產業協同發展,並非是將某些地區的老人強行轉移到其他地方養老,而是給老人們一個更大的空間範圍,根據自己的計算成本、性價比去自由地選擇養老所在地。在京津冀區域這個更廣闊的空間內,尋找適合自己的養老服務,對供需雙方都是有利的,基於此,政府也會做一些提灌之舉。

“十三五”期間,政府將為大家盤點京津冀所有的養老機構,統一為有需求的老人和家庭提供區域內機構的價格、服務類型等信息。之後,政府還將引導老人去各地體驗不同的服務,比如醫保等不利於順暢體驗服務的環節將會被打通,財政資金也有可能引導支持試住等體驗項目。

我們期待,下一個五年期間,津冀區域內,與北京接壤的地區,在養老產業上的落差、溝壑將慢慢被填平,此前銜接不上的部分也將加強貫通,政府、企業、消費者可以更頻繁地在區域內“走動”起來。

劇透三 細化政策可期

北京商報:“十二五”收官之年已經結束,請總結一下“十二五”期間北京養老產業發展變化的幾個重要節點。

李紅兵:總的來說,從中央到地方,真正推動老齡事業與市場結合,形成養老產業的概念,就是在“十二五”期間。因此,對於北京甚至全國的養老產業來說,“十二五”是從無到有的五年。

具體到北京,“十二五”之前,北京就已經提出了被稱為“九養政策”的《北京市市民居家養老(助殘)辦法》,形成了“十二五”開局的政策基石。當時,政策中就提出了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居家養老(助殘)事業。不過,那時候從政府到社會,對於養老服務市場化的概念還十分模糊。因此,2012年,北京用了一年的時間做了一個大課題,即如何推動北京的養老服務社會化、產業化,以應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巨量、個性化、呈階段性變化的養老需求,為北京下一步的新政鋪路。其次,在2013年國務院頒佈了《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後,基於此前大量調研工作,一個月後,北京版本的《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就順理成章地出爐了,將此前單獨作為一項“事業”打造的北京養老行業,正式轉變為“事業+產業”的發展模式。

不可否認,“十二五”的前半段,社會各界、輿論大多關注的是北京養老機構的發展情況,就連政府提出的相關摺子工程也是“十二五”期間北京每年新增1萬張養老機構床位,一系列運營補貼政策也是主要圍繞養老機構出臺的。

北京的養老機構床位數量多與少、性質是民辦還是公辦,部分養老院一床難求,以及供不應求和床位閒置現象共存等問題時常出現在口頭、報端。而到了2015年,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就是《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的出臺,它進一步從立法上轉變了大家對於養老服務的認知重點,讓更多人的目光鎖定到居家養老服務上來。

回顧過去,政府最開始對於養老產業的發展預期還是十分審慎的。當初,我們就認為養老產業化非常困難,因為政府此前從未有過產業化的思維,但與此同時,懂經濟的人卻不懂老年人需求,所以,我們直觀地感覺這一產業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來看,當初出臺的各項文件,很多政策提法還是相對宏觀的,涉及稅收、土地、價格等問題國家層面剛剛才明確方向,具體到北京,還有很多細節內容需要突破。

北京商報:養老從單純的“事業”向“事業+產業”發展模式的變化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李紅兵:在北京版的《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中,我們對養老產業進行了初步描繪,這個剛剛萌生的、橫跨第一到第三所有三個產業的現代服務業,目前尚無明晰的邊界界定,獨立純粹做養老服務的企業非常少。而此前,所謂的老齡產業,甚至都只是別的產業“順帶”衍生的產物,比如製衣企業順便製作老年人的衣服,餐飲行業順便發展老年餐服務等。

北京提出養老服務的社會化、產業化,明確了要有產業的基本方向後,政府開始初步探索,希望從土地、價格等基本要素上為這個產業解套。由國務院出臺的文件中也不難看出,價格改革、土地供給調整、政府行政體制改革等相關工作也都在為推動養老市場成形發力,尤其是政府開始努力劃清政府、市場、社會三者邊界,開始將因為歷史原因政府越位、過度兜底的部分收回來,讓位給市場等,都是觀念變化的具體表現。對於北京,政府力推養老由事業向“事業+產業”變化的典型案例就是對公辦養老機構的改革,這一新政的出臺就旨在調整公辦養老機構此前出現的部分畸形運營問題,比如又有政府補貼又在市場上參與競爭等現象,就沒有傳遞出正確的產業發展信號。

此外,接觸市場後我們發現,市場雖然對養老產業這個新興產業關注度較高,但圍觀的還是佔大多數。部分資本開始進入到這一行業時,由於對市場規律把握參差不齊,以及動機、專業性存在差異,經營模式、觀念還仍明顯受各自原本所在領域的傳統左右。比如最初進入市場的資本普遍都會選擇做賓館、酒店式的養老機構,對於老年人不分類、不分層統一接收。而現階段,隨著各界對養老需求認識逐漸清晰,醫養結合等思路浮出水面,以前粗放的供給模式已經逐步被資本摒棄了。

北京商報記者 蔣夢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