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北京养老“十三五”

剧透北京养老“十三五”

迈入“十三五”,人们的养老需求愈发旺盛,各界对于这个产业发展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在此情况下,北京如何引导养老行业产业化势必将成为全国参照的模板。因此,北京商报记者独家对话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剧透政府对于北京养老产业“十三五”有着怎样的规划与设想。在北京,养老圈里的人几乎没有不认识李红兵的,他的身影几乎可以在各种有关养老工作的重要场合都能找得到。工作、生活中的李红兵,大量的时间都围绕着“养老”打转。在李红兵那间略显狭窄的办公室里,一张不大的办公桌、一张简易的小床、一个已经略显破旧的行李箱,以及到处能见到摆放得满满当当的各种养老文件、资料,都显示出过去一年他工作的忙碌繁重。虽然2011年才开始正式接触养老相关工作,但李红兵此前在街道工作时,就已经和不少老年人打过交道,而且,家里两位90多岁的老人,也让李红兵对于养老工作有着非比寻常的感情。

剧透一 构建全面产业化新格局

北京商报:不论是全国还是北京,“十三五”规划中都绕不开养老产业发展这个重要话题,面临发展上风口的北京,养老产业“十三五”规划中有哪些新转变可期?

李红兵:“十三五”期间,北京将出台《关于加强老龄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新政将明确北京老龄产业重点发展的领域,比如老年餐、老年康复辅具等以前被市场重视程度不够的行业都将被纳入其中。此前,这些养老产业链条还是割裂的,社会对这些领域需求的认知较缺乏,不少人总认为只有残疾人才需要康复辅具,其实在日本等老龄化严重的地区,都相当重视这些产业链条的打造。

其次,在“十二五”期间被歧义化的养老地产,在“十三五”期间将会迎来调整期。此前,国家曾明确养老地产不是养老机构,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养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难点,整个产业链条都面临怎么让资金流动起来、减少占压资金的问题。“十二五”期间的养老地产,是以老年作为主题促销房地产,而今后,北京发展的养老地产是将适老化服务作为关键要素发展的项目,延伸了地产的概念。这意味着,北京要发展的养老地产将从以前短平快,即开发商将房子卖完就抽身的模式,变为长线的建设、运营,由开发商提供更多的持续服务令项目继续增值。

不过,力推养老产业市场化并不等于政府不再发挥作用,反之,“十三五”期间,北京将按照“9064”的格局,继续按需求推动养老机构床位建设。而且,虽然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大额专项资金在“十三五”期间不再设立,但北京市财政将拿出资金建立老龄产业引导投资基金,即由政府出资吸引社会资本撬动养老市场,比如政府出资几亿元,吸引社会投资十几亿元,建立资金池,投资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政府的基金不挣钱只保本,但带有政府的信用,社会资本将按照市场导向寻找投资对象。

剧透二 释放区域养老潜力

北京商报:“十二五”临近收官之际,京津冀签署协议将试点跨区域养老,而去年,环京养老圈雏形也逐渐浮出水面,“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又将有哪些动作?

李红兵:京津冀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并非是将某些地区的老人强行转移到其他地方养老,而是给老人们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根据自己的计算成本、性价比去自由地选择养老所在地。在京津冀区域这个更广阔的空间内,寻找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对供需双方都是有利的,基于此,政府也会做一些提灌之举。

“十三五”期间,政府将为大家盘点京津冀所有的养老机构,统一为有需求的老人和家庭提供区域内机构的价格、服务类型等信息。之后,政府还将引导老人去各地体验不同的服务,比如医保等不利于顺畅体验服务的环节将会被打通,财政资金也有可能引导支持试住等体验项目。

我们期待,下一个五年期间,津冀区域内,与北京接壤的地区,在养老产业上的落差、沟壑将慢慢被填平,此前衔接不上的部分也将加强贯通,政府、企业、消费者可以更频繁地在区域内“走动”起来。

剧透三 细化政策可期

北京商报:“十二五”收官之年已经结束,请总结一下“十二五”期间北京养老产业发展变化的几个重要节点。

李红兵:总的来说,从中央到地方,真正推动老龄事业与市场结合,形成养老产业的概念,就是在“十二五”期间。因此,对于北京甚至全国的养老产业来说,“十二五”是从无到有的五年。

具体到北京,“十二五”之前,北京就已经提出了被称为“九养政策”的《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办法》,形成了“十二五”开局的政策基石。当时,政策中就提出了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居家养老(助残)事业。不过,那时候从政府到社会,对于养老服务市场化的概念还十分模糊。因此,2012年,北京用了一年的时间做了一个大课题,即如何推动北京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以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巨量、个性化、呈阶段性变化的养老需求,为北京下一步的新政铺路。其次,在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后,基于此前大量调研工作,一个月后,北京版本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就顺理成章地出炉了,将此前单独作为一项“事业”打造的北京养老行业,正式转变为“事业+产业”的发展模式。

不可否认,“十二五”的前半段,社会各界、舆论大多关注的是北京养老机构的发展情况,就连政府提出的相关折子工程也是“十二五”期间北京每年新增1万张养老机构床位,一系列运营补贴政策也是主要围绕养老机构出台的。

北京的养老机构床位数量多与少、性质是民办还是公办,部分养老院一床难求,以及供不应求和床位闲置现象共存等问题时常出现在口头、报端。而到了2015年,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就是《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出台,它进一步从立法上转变了大家对于养老服务的认知重点,让更多人的目光锁定到居家养老服务上来。

回顾过去,政府最开始对于养老产业的发展预期还是十分审慎的。当初,我们就认为养老产业化非常困难,因为政府此前从未有过产业化的思维,但与此同时,懂经济的人却不懂老年人需求,所以,我们直观地感觉这一产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来看,当初出台的各项文件,很多政策提法还是相对宏观的,涉及税收、土地、价格等问题国家层面刚刚才明确方向,具体到北京,还有很多细节内容需要突破。

北京商报:养老从单纯的“事业”向“事业+产业”发展模式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红兵:在北京版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中,我们对养老产业进行了初步描绘,这个刚刚萌生的、横跨第一到第三所有三个产业的现代服务业,目前尚无明晰的边界界定,独立纯粹做养老服务的企业非常少。而此前,所谓的老龄产业,甚至都只是别的产业“顺带”衍生的产物,比如制衣企业顺便制作老年人的衣服,餐饮行业顺便发展老年餐服务等。

北京提出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明确了要有产业的基本方向后,政府开始初步探索,希望从土地、价格等基本要素上为这个产业解套。由国务院出台的文件中也不难看出,价格改革、土地供给调整、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等相关工作也都在为推动养老市场成形发力,尤其是政府开始努力划清政府、市场、社会三者边界,开始将因为历史原因政府越位、过度兜底的部分收回来,让位给市场等,都是观念变化的具体表现。对于北京,政府力推养老由事业向“事业+产业”变化的典型案例就是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革,这一新政的出台就旨在调整公办养老机构此前出现的部分畸形运营问题,比如又有政府补贴又在市场上参与竞争等现象,就没有传递出正确的产业发展信号。

此外,接触市场后我们发现,市场虽然对养老产业这个新兴产业关注度较高,但围观的还是占大多数。部分资本开始进入到这一行业时,由于对市场规律把握参差不齐,以及动机、专业性存在差异,经营模式、观念还仍明显受各自原本所在领域的传统左右。比如最初进入市场的资本普遍都会选择做宾馆、酒店式的养老机构,对于老年人不分类、不分层统一接收。而现阶段,随着各界对养老需求认识逐渐清晰,医养结合等思路浮出水面,以前粗放的供给模式已经逐步被资本摒弃了。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