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控车时代”来临?十年“老旧车”禁行背后

西安“控车时代”来临?十年“老旧车”禁行背后

更多发现请关注 西安城记

发现身边这座城

西安“控车时代”来临?十年“老旧车”禁行背后

前言 | Preface

2018年7月24日,西安朋友圈话题几乎都是“禁行”。原因很简单,“衣食住行”向来都是无法回避的民生问题。

不过,这次十年老旧车禁行政策,基本是“一边倒”反对。我们知道,此类政策一旦发布,往往就意味着落地执行。但是,这次政策的颁布和解答,并不能化解市民的疑虑和困惑。但是,种种迹象都意味着,西安“控车时代”已经来临!

注①:文中非特标注,主要指汽油车。

注②:数据来源,均自环保部或新闻。

这次“控车”步子迈的有点大

争议就是现实

2018年7月23日夜,《西安市公安局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禁限行高排放老旧汽车的通告(征求意见稿)》出台,这又是一次“半夜鸡叫”式的政策。

这则通告的核心,是关于“老旧车辆”的定义以及强制性措施。正是这些,让西安人的朋友圈“炸了锅”。查遍互联网,整个中国,西安是第一个出台“老旧汽车”强制性禁行的城市——这个步子迈的有点大!

遗憾的是,从掌握的资料分析,在2018年7月24日下午的说明会解读相当苍白。相关记者的提问,专业性偏少、情绪为主。相关部门那几百字的解答,看起来解答了所有的问题。但是,却无法提供有效的、充满专业性的、有数字做基础的内容

西安“控车时代”来临?十年“老旧车”禁行背后

如此重大的政策,却只有西安市环保局出面说明,相关数据、准备工作等显然不够。(图/西安晚报

对于很多公众来说,很多政策的公布意味着实施,最起码想得到一个相对权威的“为什么”。这些,也没有。所以,你知道这反响为何这么大?

因为,西安当下机动车超过300万辆,这是什么概念?目前,作为中国西北唯一的“巨型”城市,大西安常住人口近1000万,这意味着3.2个人中都拥有一辆机动车,人均拥有量在全国排名第五——它超过了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关键是,西安的经济总量在2017年排名全国第二十一位

可以说,汽车对于西安人的重要性,远比京沪穗深等城市的人更重要。突然之间,有种自己的汽车被“报废”危险感,更类似别人夺走属于自己的东西。

相对“常规化限行”,这次“限行老旧车”几乎是一边倒的反对。所以,西安市出台的这份文件,并没有、也不能、也未做足一个功课:西安机动车尾气到底有多么严重?为何“老旧车”的界定是十年?有没有对应国家的相关政策或者“借鉴城市”?

西安“控车时代”来临?十年“老旧车”禁行背后

西安的机动车数量超过人们的想象程度,可以说汽车与每个西安人有直接关系!(图/雨林

因为步子迈的有点大,因为解答根本不专业,因为前后对策考虑不周……所以,公众在心里就这样划上了几个渐进的等号:

第一个等号:限行=报废

第二个等号:汽车报废年限=十年

第三个等号:争议政策=拍脑袋决定

一旦出现了误解,所有的讨论和争议都偏离了方向,公众争论的问题是:不让我的车进三环,你给我修停车场了吗?“报废”了我的车,你给我解决交通问题了吗?我的车被“报废”了,你给我什么补偿?

再往下讨论,就是“草民”一文不值,老百姓血汗钱就白白花费,官老爷一手遮天……这样,就看不下去了。所以,我们就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中国对“老旧车”淘汰力度有多大

我们不只想说一面

机动车污染,已是全球城市一个重要的污染源。这,就是很多欧洲国家(包括英法德)设定一个时间表:在2020-2040年间逐步禁售燃油车。

回到国内,机动车尾气排放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相信大家已不陌生。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都应该清楚它们对孩子身体的危害。

成都、上海、北京和南宁就先后发生过光化学烟雾事件。

这里,放个老段子:“中国人开着全世界最贵的车,缴着全世界最多的费,烧着世界最贵的油”。如果大家有印象,前两年中国油品质量一直是“靶心”。

西安“控车时代”来临?十年“老旧车”禁行背后

关于中国汽油的价格、油品和价格机制,相信诸位皆有自己的“段子”。中国油费的构成(图/网络)

特大城市,空气中约30%氮氧化物来自机动车尾气

。一辆“黄标车”的排放,相当于14辆国Ⅲ绿标车或28辆国Ⅳ绿标车的排放。据环保部门数据: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中,保有量7.3%的“黄标车”占排放总量的34%。

“黄标车”,指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2014年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中,要求:“2015年6月底前,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实施黄标车限行、禁行。”

对于陕西来说,截止2015年11月25日淘汰报废黄标车74072辆,西安黄标车限行区域为三环路内,灞桥、长安区也划定区域黄标车限行范围。

西安“控车时代”来临?十年“老旧车”禁行背后

2015年,在美国率先曝光的德国大众汽车尾气排放丑闻(主要柴油车),在全球引发巨大连锁反应。

对比全国,「西安城记」分析了几个权威数据,这也可以说是西安为何将2008年前注册的机动车等同于老旧车的来源:

北京 :2017年2月15日起,北京市及外埠国I、国Ⅱ汽油车实施五环路(不含)内工作日限行。空气重污染橙色及红色预警时,国Ⅰ、国Ⅱ排放标准轻型汽油车全市禁行。

上海:2015年10月1日起黄标车上海全市限行;2016年1月1日起,外环禁行2005年前注册的国Ⅱ标准汽油车等。

据统计,截至2015年3月底上海仍有黄标车6.2万辆、老旧车近80万辆。老旧车辆中,国Ⅰ车1.8万辆、国Ⅱ车22.5万辆、国Ⅲ车55.4万辆。从年份分布来看,国Ⅰ车基本在2003年3月前投放,国Ⅲ车基本在2008年后投放

也就是说,上海一半以上国Ⅱ车的使用时间都在十年以上,成为上海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存量黄标车不断减少,治理重点将转为使用时间较长的老旧车辆。

根据相关部门的解答:“西安市2008年8月1日前注册登记的汽油(天然气)汽车约有16.2万辆,占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5.4%。”相比2015年上海的比例,西安的不算高。

此次西安禁行,是针对排放量在国Ⅱ标准以下的老旧车,而国Ⅱ标准,又刚好是在2008年前在西安执行。所以,绝大部分公众所理解的“根据年限禁行”,其实是“根据国家标准的排放量禁行”。

相比较上海,将“老旧车”等同于“黄标车”的做法禁行,算是“概念偷换”。西安,这个“全国第一”,愣生生的做法确实像“楞娃”。

争议巨大,挡不住政策。但减少争议,做到了吗?

西安将有更多“半夜鸡叫”政策

“控车时代”西安

2017年,我们就曾发表文章批评:前些年西安的城市决策者,根本没有考虑过西安人口承载力、汽车数量和这座城人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什么。作为上层设计的规划和定位,缺乏“弹性”和“发展缓冲”。

用韩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辛辛苦苦忙一场,直把都城当县城”。我们不客气的说,是把“章子怡养成了马蓉”!

可以说,从西安城市决策层和市民层面,都缺乏对“天量机动车”现象进行思考和判断。(摄影/雨林

对比全国,经济总量排名二十一位的西安,机动车数量为何位列全国前十、人均第五?这对城市的规划意味着什么,这背后的发展规律是什么?西安相关的政府部门,是否做过系统和科学的研究?相关研究机构和城市智库,有没有做过研判和预警?

所以,规划就会无序,交通就会失衡,出台的政策就会不断加码、加速!

也就是说,曾经西安的政府和相关机构,都缺乏几个很重要的东西:包括系统性思维和“跳开城墙”的全局眼光。

这就造成很多很现实的矛盾:以西安城市规划,300多万辆汽车已不负重荷。问题一直显现,限于经济和能力,西安轨道交通一直“滞后”;早年规划失误,道路和停车位规划不足,“断头路”无处不在!城市管理,因为“民生”的争议,不提、不碰、不管……

所以,以机动车数量排名前十的地位来看,西安未来“半夜鸡叫”式的政策将不得不出台,传闻也将迅速成真——这无法避免。

政策在正式实施几个小时前才突然宣布,民间把这种令公众猝不及防的发布方式称作“半夜鸡叫”,调侃中尽显郁闷和无奈。前几天还在辟谣,又突击出台政策,似乎成了限购类政策的固定实施模式。

西安“控车时代”来临?十年“老旧车”禁行背后

中国目前有八座城市,采取各种形式进行“限牌”。机动车前十大城市中,有四座城市。(制图/

城记智库

“半夜鸡叫”,已是全国通行做法:从广州到天津,从杭州再到深圳,突然袭击已臻于化境。

2012年6月30日21时广州宣布,隔日零点起限牌。

2013年12月15日19时天津宣布,隔日零时起限牌。

2014年3月25日19时杭州宣布,隔日零时起限牌。

2014年12月29日17点40分,深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当日下午六点起,在全市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有效期暂定五年,每年暂定指标10万个。留给当地居民突击抢购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

在此之前,深圳相关负责人曾明确表示,如果出台这样的政策,一定会广泛听取意见,绝对不会搞突然袭击。一周前,深圳交通委的负责人还明确表态,不学京沪穗。深圳市市长也曾表示,对私家车不限行不限购,将通过经济手段来调节市民出行方式。

在拥有“天量”机动车的城市,西安市民,请开始迎接一个的“控车时代”!


文=聂海峰

西安“控车时代”来临?十年“老旧车”禁行背后
西安“控车时代”来临?十年“老旧车”禁行背后

超两百万阅读「西安城记」为城而写

我们用脚丈量这片土地

专题❶:规划

他在“大西安”划了一条轴线,决心做成世界级

再见,西安“断头路“:2-3年,打通五十余条

西安“2.5环”:我们认为,这样的规划更合适

专题❷:城脉

从“都城”到“县城”:西安古都,是怎么消失的

西安中心区的救赎:铁腕规划下的最后机会

泱泱大西安,改造后衰落的,何止是东大街

专题

:风物

我们走遍长安城内外,选出“西安最美的街道”

致友谊路上的法桐树:但愿此一别,非永别

秦岭无缘“林荫大道”:长安区,偏偏种不对树

专题❹:教育

今天,我们谈谈为何支持“问政”西安教育?

致西安的一封信:在西安,为何上学这么难?

我们绘制了一份小学分布图,看西安上学难


—西安城记,发现身边这座城—

西安“控车时代”来临?十年“老旧车”禁行背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