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细菌遇到抗生素“追杀”时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我们经常听到各种宣传,随着抗生素滥用,许多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临床无药可用,这是什么原因呢?细菌耐药性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

我们来认识一下细菌!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

侵入人体后通过释放毒性物质等方式

引起人体感染性疾病。

当细菌遇到抗生素“追杀”时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图1

再来认识一下抗生素!

严格来说

抗生素是抗感染药物的一部分,

是一种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

当细菌遇到抗生素“追杀”时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图2

细菌体内含有遗传物质,

在其生长过程中,

为了适应环境变化,

自身的组成或体内的遗传物质均会发生变化。

那么当细菌遇到抗生素“追杀”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一、是细菌改变自身屏障,如降低细胞膜通透性:

当细菌遇到抗生素“追杀”时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图3

二、细菌将进入体内的抗生素主动排出体外:

当细菌遇到抗生素“追杀”时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图4

三、细菌产生可以分解或灭活这种抗生素的物质:

当细菌遇到抗生素“追杀”时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图5

四、改变靶位,也就是抗生素原来可以攻击的位点,现在不起作用了。

当细菌遇到抗生素“追杀”时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图6

而这种耐药性一旦产生,就有可能扩散开来,或者随着细菌的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细菌,导致大量的同类细菌对该抗生素产生耐药。久而久之,若一种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耐药,那就变成了“超级细菌”,出现无药可医的窘况。

当细菌遇到抗生素“追杀”时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图7

而有些情况下,人长期使用某种药物,治疗效果也逐渐下降,那是不是像细菌一样,人也对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呢?

这里我们要科普一下

“耐药性”和“耐受性”的区别:

当细菌遇到抗生素“追杀”时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图8

人们在长时间使用个别药物后,会导致机体对该药反应性降低,比如以前哮喘患者长期使用麻黄碱后会出现不敏感,这就是耐受性。耐受性是指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需要加大用药剂量才能维持原有反应。在停药一段时间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会逐渐恢复。容易产生耐受性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安定等。为了避免药物耐受性的产生,最关键的是要合理用药,而且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不同,合理选用药物治疗。

最后总结一下,无论是药物的耐受性还是细菌的耐药性,都是一种生物对药物作用的敏感性下降,或者消失。不同的是,细菌耐药性是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或消失,而身体对药物作用的耐受性是指人的身体对药物敏感性下降或消失。但两者最终的结局均是,药物治疗的效果下降或无效了。改变这处结局的唯一方法就是根据实际病情,合理选择药物治疗。


注:图3、4、5、6、7江丽仪原创,图1、2、8部分来源于网络,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审稿:广东省药学会 清远市人民医院 练丽特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