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細菌遇到抗生素「追殺」時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我們經常聽到各種宣傳,隨著抗生素濫用,許多細菌產生耐藥性,導致臨床無藥可用,這是什麼原因呢?細菌耐藥性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

我們來認識一下細菌!

細菌是一種單細胞的微生物,

侵入人體後通過釋放毒性物質等方式

引起人體感染性疾病。

當細菌遇到抗生素“追殺”時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圖1

再來認識一下抗生素!

嚴格來說

抗生素是抗感染藥物的一部分,

是一種殺死或抑制細菌生長的物質。

當細菌遇到抗生素“追殺”時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圖2

細菌體內含有遺傳物質,

在其生長過程中,

為了適應環境變化,

自身的組成或體內的遺傳物質均會發生變化。

那麼當細菌遇到抗生素“追殺”的過程中,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一、是細菌改變自身屏障,如降低細胞膜通透性:

當細菌遇到抗生素“追殺”時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圖3

二、細菌將進入體內的抗生素主動排出體外:

當細菌遇到抗生素“追殺”時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圖4

三、細菌產生可以分解或滅活這種抗生素的物質:

當細菌遇到抗生素“追殺”時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圖5

四、改變靶位,也就是抗生素原來可以攻擊的位點,現在不起作用了。

當細菌遇到抗生素“追殺”時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圖6

而這種耐藥性一旦產生,就有可能擴散開來,或者隨著細菌的遺傳物質傳給下一代細菌,導致大量的同類細菌對該抗生素產生耐藥。久而久之,若一種細菌對多種抗菌藥物均耐藥,那就變成了“超級細菌”,出現無藥可醫的窘況。

當細菌遇到抗生素“追殺”時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圖7

而有些情況下,人長期使用某種藥物,治療效果也逐漸下降,那是不是像細菌一樣,人也對藥物產生了“耐藥性”呢?

這裡我們要科普一下

“耐藥性”和“耐受性”的區別:

當細菌遇到抗生素“追殺”時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圖8

人們在長時間使用個別藥物後,會導致機體對該藥反應性降低,比如以前哮喘患者長期使用麻黃鹼後會出現不敏感,這就是耐受性。耐受性是指連續用藥後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降低,需要加大用藥劑量才能維持原有反應。在停藥一段時間後,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會逐漸恢復。容易產生耐受性的藥物如硝酸甘油、安定等。為了避免藥物耐受性的產生,最關鍵的是要合理用藥,而且要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不同,合理選用藥物治療。

最後總結一下,無論是藥物的耐受性還是細菌的耐藥性,都是一種生物對藥物作用的敏感性下降,或者消失。不同的是,細菌耐藥性是細菌對抗生素敏感性下降或消失,而身體對藥物作用的耐受性是指人的身體對藥物敏感性下降或消失。但兩者最終的結局均是,藥物治療的效果下降或無效了。改變這處結局的唯一方法就是根據實際病情,合理選擇藥物治療。


注:圖3、4、5、6、7江麗儀原創,圖1、2、8部分來源於網絡,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

審稿:廣東省藥學會 清遠市人民醫院 練麗特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