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業績大變變臉,債務高達20億!散戶;拿我們當猴耍

不到2個月時間,堅瑞沃能(300116.SZ)去年利潤由盈利變為虧損,金額相差42億元。

4月20日,堅瑞沃能發佈2017年業績快報稱,2017年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36.89億元,2月28日,這一數字還是盈利5.22億元。業績變臉的首要原因是公司全額計提了併購沃特瑪產生的商譽。

46億商譽全額減值

一年多前,堅瑞沃能以52億元收購了深圳電池廠家沃特瑪全部股權,形成金額巨大的商譽,約為46.13億元。隨後沃特瑪快速擴張,應收賬款回款變慢,導致資金鍊於數月前斷裂,2017年全年淨利潤“未達到盈利預測值”,堅瑞沃能對收購沃特瑪時所形成的商譽計提了全額減值。

一般而言,商譽由收購方收購資產時的支付對價與標的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決定。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資產減值》的要求,企業如果擁有因企業合併所形成的商譽的,至少應當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如果併購標的業績下滑,鉅額商譽將面臨減值壓力。

信披頭條從統計數據來看,截至2016年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商譽資產額增至9260億元,較2012年末1682億元增4.5倍。照此增速,2016年商譽金額突破萬億是大概率事件。從資產端佔比來看,商譽佔淨資產比例增至14.80%,較2012年2.97%上漲近12個百分點。商譽減值會直接減損上市公司當期利潤。截至2016年三季度,共有1661家上市公司賬面有商譽資產,總計淨利潤為1.46萬億元,商譽賬面價值超過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的六成。

伴隨商譽資產爆發式增長,商譽減值近年來也呈上升趨勢。數據顯示,2012-2015年,商譽減值額分別為10.67億元、16.06億元、26.21億元、79.23億元,年均增幅超過2倍。商譽減值會減少當期盈利,給上市公司業績帶來負面影響。從個別公司案例來看,因商譽減值導致當期業績出現鉅虧的案例並不鮮見。典型如因業績變臉而備受譴責的山東墨龍,公司因商譽減值等問題由預盈轉為鉅虧。

逾期債務將近20億

除了商譽減值外,造成堅瑞沃能變臉的原因還有其特定的業務模式。

沃特瑪是上市公司堅瑞沃能的主要資產。沃特瑪成立於2002年,直至2014年扭虧為盈,此後市場表現一飛沖天,至今已連續三年位居中國動力電池出貨量前三甲。

信披頭條瞭解到,沃特瑪當下的成功與失敗與其商業模式有關。沃特瑪2013年主導打造沃特瑪聯盟,聯盟內的運營公司向汽車企業訂購車輛,但指定其採購聯盟內企業的零部件,電池則指定沃特瑪提供。其運營端承受主要壓力。在運營端疲軟及高速擴張之下,沃特瑪資金鍊承壓繼而崩潰。

截至今年3月底,堅瑞沃能整體債務221.38億元,其中應付票據100.09億元,應付賬款22.21億元,銀行借款54.74億元等。公司逾期債務共19.98億元,主要為應付票據和銀行借款。該公司於4月9日發佈公告稱,擬通過電池及聯盟內運營企業的車輛進行抵債。

與此同時,堅瑞沃能實際控制人的股權質押風險也逐漸引爆。堅瑞沃能的實際控制人為公司董事長郭鴻寶及其一致行動人堅瑞新能源,兩者合計持有公司約6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24.74%,而這部分股權絕大部分已被質押。4月13-18日,證券公司處置了郭鴻寶所擁有的1501萬股堅瑞沃能股份,交易價格在4.04元~4.74元不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