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財務思維」,再努力也賺不到錢!

HI,我是你的老朋友森妹兒

最近和老同學聊到了財務思維

整理出一篇文章,想跟你分享

...職場上,有人靠體力勉強度日

有人靠知識小富即安還有少數人跳出了體力和腦力勞動的小圈圈

成為了思維勞動者

沒有“財務思維”,再努力也賺不到錢!

總結如下

靠努力賺錢讓人欽佩,但卻是最低效的賺錢方式。

比如之前刷爆朋友圈的《凌晨三點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象不到的辛酸》,引起了無數職場人的現實焦慮。

可問題就在於,靠拿命去換錢並不值得炫耀,這種做法除了能感動自己並無他用,更何況拼命和成功從來不會劃等號。

不信你去問那些賺了大錢的“成功人士”,很少有人把自己的成功歸咎於能力,更多的會說自己靠的是運氣。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成敗,很大程度不是由我們自己個人的能力決定的,而是被大趨勢決定了。

他們往往都具有以下7種素質。

與賺錢相比,面子是小事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有的時候,金錢甚至代表了個人的社會地位。如果能賺到錢,面子其實是小事,尤其是在自己有求於別人的時候,如果過於在乎自己的面子,就很可能會導致失敗。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等到功成名就,別人也不會細問你的出身,就算知道了,也只會誇你能受得住磨難。

學會思維轉換

物極必反,這是事物運動規律之一,市場的變化也往往如此。因此,在經營決策中如果能常用逆向選擇,那麼,可能會得到超乎想象的收穫。因為這種思維方式表面上是違背市場,實際是對市場規律的最好適應。當然,順向選擇也可以,如果你能把握未來市場走勢的話。我之前看到過一個故事,想必你也聽過。

一位富豪到華爾街銀行借了5000元存款,借期為兩週,銀行貸款必須有抵押,富豪便用停在銀行門口的勞斯萊斯做抵押。

銀行職員將他的勞斯萊斯停在地下車庫裡,然後借給富豪5000元。

兩週後,富豪來還錢,利息僅15元。

這時候,銀行職員發現富豪賬上有幾千萬,問為啥還要借錢,富豪說:“15元兩週的停車場,在華爾街是永遠找不到的。”

從這個故事中,你能看到一個細節,富豪用自己的存量資產(勞斯萊斯汽車),省掉了幾百美金的停車費,實際上就是賺了幾百,這就是思維的轉換。

省錢的致富作用是有限的

在理財過程中,省錢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理財手段,對於積累財富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但常言道,省不出百萬富翁。

僅靠省錢是難以致富的,畢竟省錢的作用有限,與其花心思去琢磨如何省錢,不如好好研究如何拓展自己的賺錢渠道。

賺錢致富的速度遠比省錢更快。

沒有“財務思維”,再努力也賺不到錢!

該花的錢一定不能省

除了賺錢,花錢也很重要,該花的錢一定要花,如果花的錢能給你帶來巨大效益,或者是帶來更理想的生活,那就更不要節省了。

只有把錢花在對的地方,才能給你帶來更多的財富。

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大家都知道海底撈,一個以服務出名的餐飲企業。如今火鍋店到處都是,口味也都相差無幾。唯一能區分的就是服務於品牌。別人有的你都有,而你還能拿出別人沒有的,那你就贏了。

特色確實很重要,但是不同的市場會有不一樣的需求。最簡單的商機就是從當地消費者的習慣出發,尋找他們喜歡的東西,努力為他們提供產品和服務。

朋友圈決定你理財的高度

一位拿著年薪百萬的人,跟你說,和他一起合作是可以賺錢的,你猶豫了半天沒有做。原因是,你去諮詢了一位月薪3千的朋友,他告訴你不靠譜,於是你聽了朋友的話。這,就是你的格局!

不去思考問題的人,也不會思考自己的人生,理財也是一樣,不去學習的人終究會是失敗的。想了解某個行業,要麼你親自去嘗試,要麼你去問這個行業的成功人士,切記別問失敗的人和不相干的人,因為除了失敗的經驗和負能量,他給不了你多少有益的意見!

沒有“財務思維”,再努力也賺不到錢!

要隨時準備好,才能抓住賺錢機會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一點也沒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一旦抓住好的機會,就是你翻身的大日子,時刻關注國家時事政策和政治決策,掌握市場風風向的變化,比別人更快一步發現賺錢的商機。不同的時代,總有人賺錢,為什麼不是你呢?好好把握機會吧。

是否具有靈活的賺錢思維,是賺大錢與賺小錢的最主要區別。思維決定這一個人的格局,決定著一個人的發展方向,決定著你與富人的距離。

曾國潘說過,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擁有敏銳的思維和處處發現的眼光是最重要的。真正想賺大錢的人,除了要有不安於現狀,也要有更膽大的想法,只有不斷創新自己的賺錢方式,才能實現自己的“財富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