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放“大招”力挺人民币汇率!这些信号你都读懂了吗?

上周五(8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发出强烈信号,表示其目标是稳定人民币汇率。在短暂搁置数月后,央行在每日固定汇率机制中重新引入逆周期因子,这是朝着管理人民币迈出的又一步。中国央行再次明确使用这一工具来帮助抵消强劲的贬值压力,符合大众的预期。在外汇分析师看来,让人民币贬值以缓冲贸易战的影响,在经济上或政治上都是不可行的。

人民币工具时间表

央行放“大招”力挺人民币汇率!这些信号你都读懂了吗?

经济学家认为,逆周期因子可能早在上周五晚间中国官方宣布之前就已经在发挥作用了。在8月份的多数交易日,中国央行设定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高于经济学模型和对银行的调查所预测的水平。

央行为什么引入逆周期因子?

上周五中国央行一位高级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汇率框架应该有“底线逻辑”。目前还不清楚这些言论究竟说明了什么。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央行希望有一个汇率锚——由中国央行自己决定——而不是让市场的全部力量决定其方向。这将与中国央行最近从浮动汇率制向有管理货币的倾斜相一致。

另一种解释是,中国央行急于避免人民币跌破它认为合适的水平。中国央行加大对人民币支持力度的时机,正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接近7,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和技术层面。中国央行可能希望建立一个宽松的缓冲机制,而不是在这个水平或接近这个水平时抵御市场力量。

外汇分析师的观点是,中国央行可能寻求稳定、而非升值人民币。中国深知日本在《广场协议》签署后的经验教训。1985年的《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被广泛认为是日本最终数十年经济停滞不前的根源。

固定汇率机制的三要素是指什么?

作为一种汇率管理工具的逆周期因子于2017年5月首次亮相,当时人民币正面临严重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这是2015年8月引入的固定汇率机制的第三个要素,另外两个关键要素是前一天的收盘价和兑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变化。中国央行表示,逆周期调整旨在遏制“顺周期性”和“非理性预期”,这些预期会导致“羊群效应”,即自我强化的“单边市场”和“超调”。这个因素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从来没有清楚地说明。它的引入降低了市场固定利率的可预测性。今年1月,随着汇率压力的缓解,这一因素从固定机制中剔除。

央行放“大招”力挺人民币汇率!这些信号你都读懂了吗?

为稳定人民币汇率 央行会启动哪些措施?

固定汇率是央行管理汇率的工具之一。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对外汇远期交易重新设定了20%的存款准备金率。中国收紧了境内银行通过自由贸易会计部门(Free Trade Accounting Unit)向离岸市场发放人民币贷款的规定。也有警告银行避免“羊群行为”。

中国央行近期的支持措施暂时提振了人民币汇率。中国央行发出的最新信号也应有助于稳定汇率预期。即便如此,人民币面临的压力并没有消失。如果市场试图让人民币偏离中国央行认为的“底线逻辑”,中国央行可能会寻求更多汇率管理工具。

央行放“大招”力挺人民币汇率!这些信号你都读懂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