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餘生而不是後半生

是餘生而不是後半生

在微信上時常看到餘生與什麼樣的人度過,前半生沒過好,後半生要與對的人一塊熬時光的文章,把人生程式化、教科化、理想化,感覺是突然的明白了什麼,如醍醐灌頂般的悟出了或是找到了為自己所接受的真理。我們在總結人生時都有著各自的理解和感悟,事實上,人生沒有太多的為什麼,沒有太多的應該與不應該,做了的都是應該的,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心有所想身便有所向,無論日後是多麼的後悔,一切都成為往事,成為事實,嘆也罷,感也罷,付出也罷,回報也罷,行動是由心而發的。回過頭來看自己所走過的路,直也好,彎也好,曲折也好,沒誰逼你,沒誰強迫你。總結人生是一種大徹大悟,餘生的長度是多少?後半生是多少年?天知道,地知道,唯獨我們自己不知道。

人過五十歲,習慣地稱之為半百之年,實際,五十歲以後是真真切切的餘生。幾十億人口的大千世界裡,又有幾位超過一百歲的人,百歲老人是新聞,是一些部門統計的數據,是人們驚歎的長壽話題,著實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所以說,五十歲以後為後半生,只是習慣上的說法,是一種期盼,一種願景,一種對未來的嚮往。真正意義上,五十歲之後,是人生所剩不多的餘生。從生理結構上,五十歲是人生朝著下坡路的方向下滑,無論精力、體力、還是腦力,是每況日下,大踏步地邁向老年,下來的時光真是要只爭朝夕,不敢浪費一點兒。已沒有了年輕時的大把時光讓人隨意地消耗,沒有了體力讓人雀躍,沒有了精力讓人記得太多的事情,當前的事情可能轉身就忘,從前的事情歷歷在目,這便是青年與老年的差別。

所剩餘生並不沮喪,也不灰黯,到是平靜了許多,安然了許多,人生所承載的任務基本完成,該愛的愛了,要付出的付出了,就剩下打掃戰場了。沒有了衝勁,心卻坦然了,心境靜了,淡了世事,對一些事與物,可以平和對待,不再有怒髮衝冠,不再是徹夜難眠。餘生是人生不錯的時光,按照自己的節奏前行,不緊不慢中享受生活,用真正屬於自己可支配的光陰,去享受秋季的果實累累,看夕陽西下的餘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