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印度無法發揮其人口紅利的優勢,成爲製造業基地和龐大的市場呢?

隨你神采


一般談到這個問題會說到,印度種姓制度妨礙了社會人才正常流動和競爭,男女不平等加大了社會運轉成本,土地私有制妨礙了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什麼還有繁雜的行政決策機制云云。但是歸根到底有一點,印度沒法抓住人口紅利的原因是他們缺失了一個前提,那就是——社會革命。

東亞的發展中國家近些年發展比較快,但是應該看到他們並非是一蹴而就,而是在過去百餘年時間中,他們的社會的最核心主題就是“社會革命”,通過學習西方工業文明的制度和技術,再根據自己的現實社會條件,最後總結出來自己合理的發展道路。 來自工業文明先進政治理論指導著先於社會實現組織嚴密性的革命政黨,然後這個政黨去發動革命打碎舊社會制度以及觀念!

其實社會制度是觀念的體現,如果不能排除自然經濟下的農業社會大多數觀念,那麼必然會阻礙未來社會實現工業化。比如所謂種姓制度,其實東亞幾個國家何嘗沒有過?日本當年分華族,士族,庶族,半島上有兩班制度,中越的科舉也專門排除一些“賤業”家庭不得報考等等。當然了,這些國家也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進行了一些策略不同的“土改”,更是一個排除障礙的因素。

所以最後總結就是,一個沒有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必須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政治集團(可以是執政黨,也可以是貴族集團,比如明治日本),他們自上而下的實現社會革命除舊佈新,只有如此才能確保追趕其他發達國家時候有足夠的效率。

但是,不得不提一句,東亞這幾個國家經歷過什麼?社會革命越徹底,未來的速度也越高,但是當年的成本可能就越慘烈……恐怕印度在目力所及的歷史階段裡,他們是做不到的,所以就不用提什麼人口紅利了。


千里巖



莫迪總理在印度–韓國企業家論壇上發表講話,背景圖是一隻獅子,這預示著什麼?

印度目前人口為12.8~13.2億(人口統計數字不準確),為世界人口數量排名第二位。其中18~35歲年齡的人口為3億以上,到2017年印度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為23歲上下,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潛在生產力大軍!這樣龐大而年輕的勞動大軍本應當在世界經濟分工當中獲得優勢 ,進而使印度獲取“人口紅利”……國力增強。
2017年世界各國GDP排名(按照2011幣值)印度雖然比較靠前,但是整體生產力仍然很低,2.7萬億美元被13億人口平均,也就沒有幾個了,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統計(一種經濟模型)印度僅有1千萬人達到香港的生活標準、2000萬達到中歐國家標準、4000萬人到達東歐國家標準。

那麼,印度為何沒有發揮出人口優勢而使得印度變得好一些?這其中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

工業化對於人的最基本要求是:工作願望、工作技能、工作紀律。對於這三點要求印度人夠標準的群體不多。

印度宗教信仰與哲學思想是非常有問題的!印度人講求的是“來世”而不是“現世”。這個“思想”的直白解釋就是:我這輩子窮,是因為我自身問題太多 …是神的懲罰!這輩子只能“還賬”,下輩子再說。這是印度底層社會人民帶有相當普遍性的思維邏輯(一種變相的“畫餅充飢)!而不是我們“東亞哲學”的窮則思變!要想改變貧窮唯一的辦法就是自我百倍努力!今天我吃窩頭,明天我要變著法吃上白麵饅頭!所以在這種哲學的領引下,東亞國家都是在自然狀況很差的基礎上成為發達的工業化國家,而相當一部分印度人則在“精神鴉片”的麻痺下,寧可挨餓受凍也不去工作。
1000面值的印度盧比,所有印度盧比上都有15種印度官方語言(印度有22種官方語言)只有人口總數超過300萬共同使用的語言才能印到盧比上面。

人類社會進入到“工業文明”之後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對於參與到工業化當中的普通人提出了更高的文化素質要求!並且在產品越來越精細化,生產鏈也越來越長的要求下,更加需要大批的有知識,有技術的人參與進來!但是,工作技能具體到印度就出現了大批不合格的“低素質人口”上了!眾所周知,印度是世界上文盲數量最多的國家,平均國民教育水平僅在小學3年級以下,遠低於二戰以前的日本的小學5年級!並且印度採用的是“精英教育”而非“全民普及”教育,這樣的結果就是:印度人在微軟、谷歌…這樣的世界級企業當中高管很多,但是國內“目不識丁者”浩如煙海!而印度對於文盲與非文盲的標準也非常低,就是認識盧比上的任何一種文字,就不是文盲……僅這樣的文化標準不可能進入到工廠去工作!估計廠規都看不懂,也就沒有工廠願意僱傭了,工業文明需要的是知識,只會搬磚肯定不行!
印度的火車嚴重超載,經常被世界主流媒體報道與詬病……這實際上是整個社會缺乏秩序的表現!


現代工業生產,包括:小五金、文具、服裝鞋帽…這些輕工產品,皆為各種形式的流水線和工藝流程,形成一個生產鏈條,而且這個“鏈條”包含了原材料→最終成品,哪一個生產環節出了問題,直接影響到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這就需要在生產鏈工作的人也要成為流水線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吊兒郎當、指東去西、心不在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工廠是肯定不會要的!而印度這個民族恰恰是“樂天派”,有過與印度人商業往來的人都知道,印度人不守時是正常現象!工廠內的工人發工資以後經常不上班……不要小看這些印度人習以為常的事情,不守時、隨意放棄工作…這些是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絆腳石!“時間就是金錢”的“改革思維在印度人腦海裡沒有形成概念!並且工作效率低下根本難以與東亞國家的工業人口競爭!



這三張圖表是ISF預測的世界主要國家在今後數十年經濟增長(實力)的排名,在2031年印度超過日本、2060年超過美國…但這些都是在印度年經濟增長7.5%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的,並且還要不出現國內國外的各種動盪才能實現!

總之,當前印度沒有得到人口紅利使印度國力有大的起色的原因,不僅僅是上面說的這三個工作要素,印度還有:陳腐種姓問題、沒有強有力中央、沒有大統一思想、沒有國家優先思維……這些已經工業化國家必然經歷過的社會制度變革!所以,印度目前仍然處於前工業化時代!而真正要得到人口紅利,印度就需要真正的“洗心革面”!否則就像印度教當中的“來世”。


皇家橡樹1972


印度2016年人口為13.26億,不久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印度看起來是有著很大的“人口紅利”,但是對於製造業——這一在東亞和中國勞動力市場轉換率最高的行業,印度卻沒有我們想象中發展得那麼好,分析原因如下:

印度整體文化水平較低

人口紅利不是指年輕人口,而是指工業人口,是接受後天高等教育並具備一定技能的人口。印度年輕人口多是事實,但目前印度青年的實際就業率並不高,特別是在精英教育與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嚴重失衡的情況下,印度大量青年尚屬無工作、無學歷、無技能的“三無人員”。

印度2012年度《基礎教育公開報告》顯示,一些兒童在接受3年學校教育後仍不具備閱讀能力,在報名入學的小學生中,只有66%上課,教學水平“低得可怕”,基本上就是不動大腦的死記硬背。

由於印度人的教育程度較低,使得多數人甚至無法掌握藍領工作所需的技能,就算有了新的就業機會,他們能不能勝任還是一個問題。

印度曾於2009年定下訓練人才的遠大目標,要在2022年之前,給予技職訓練養成5億可用人才;2015年時,印度總理莫迪加碼提高目標,

要額外訓練1.04億社會新鮮人,並重新訓練2.98億農業與非農業工人

雖然願景遠大,事實上印度的人才教育大工程正瀕臨破滅,莫迪投入18億美元資金建立職訓措施,預定2020年前訓練1,000萬印度人民,目前已訓練完成300萬人,其中90%都還找不到工作,顯見職訓措施與產業嚴重脫節,協助民眾就業的初衷更完全失敗。

印度製造業未成系統

另一方面,印度的經濟結構非常不平衡,對就業的拉動作用非常有限。儘管印度的GDP增速能達到7%,但是印度經濟增長主要靠金融、IT等高端服務業拉動。

而能夠創造大量就業崗位的中低端製造業所佔國內生產總值和總就業人數比例相對較小,在印度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只有17%這樣造成了印度經濟一度無法維持高增長,失業人口成千上萬地增加。

印度統計局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2018財年第一季度(2017年4月至6月)印度經濟增速為5.7%,低於上一季度的6.1%,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僅為1.2%,而去年同期增速為10.7%。

印度經濟增速放緩與製造業長期低迷相關聯,製造業沒有如期得到提振導致每月增加就業崗位不足,使就業問題進一步凸顯。

勞工法限制

印度有著全世界最為嚴格的勞動法,這也是印度製造業一直不見起色的重大原因。它有250部法律用於勞工的方方面面,其中有近乎終身制度的僱傭制度,企業工人如果超過100人,就不得擅自裁員和解聘,必須報政府批准,企業要關門,也需要報政府批准。

於是造成印度所有制造業工人中有近80%處於無組織狀態,也就是說,他們都在一些只僱用10個工人以下的企業工作。另一方面,印度製造業卻有將近70%的產值由20%工作在有組織的製造業企業的工人所創造

而印度有組織的製造業企業主要是從事資本或技能密集型產業,包括汽車和製藥業。所以普遍觀點認為,印度規範僱主與僱員的關係的勞工法,是對該國工業發展重要的制約因素。

印度青年勞動力看起來是無與倫比的人口紅利,但在教育職訓與產業失調、高青年失業的現實下,恐將成為動搖經濟與社會的可怕失業大軍。


金十數據


印度市場是足夠大的,畢竟13億人口在那裡,每天人均消費1美元,那麼這也是一個4700億美元(3.2萬億人民幣)的大市場。中國很多手機廠商進軍印度市場,也正是看中了其巨大的存量規模以及未來的增長潛力。

但無論是從生產還是市場規模,印度都與其應有的人口規模不匹配。

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印度奇特的種姓制度。從古印度時期,印度社會就把人分成了四個等級(種姓),居於金字塔底部的是那些所謂的“賤民”。在印度的宗教和文化當中,賤民的命運和社會地位是天生的,無法改變的,所以這些人都甘於認命,沒有改變自己處境的主觀願望和想法。

一個最典型的案例是,社會學家所觀察到的一個現象。在印度一處菜市場,菜販每天都需要貸款100盧比去進貨,這100盧比的菜可以賣120盧比,毛利潤20盧比,借錢就有利息,每天是5盧比(這一比例很誇張了,相當於一天的利息為5%,一年下來就是1825%),所以菜販的淨收入是15盧比。但菜販會把這15盧布花光(比如給孩子買零食),第二天繼續貸款賣菜。

社會學家就很奇怪,為啥菜農每天不可以省下1盧比,那麼100天后,他就有100盧比的本金了,再也不用受到高利貸的盤剝了。後來他們將原因歸結於印度的種姓制度——這些底層印度人沒有改善自己處境的願望,甘於接受現狀並視其為理所當然(用中國人的話說,這就是命)。

因為種姓制度的存在,導致印度龐大的人口沒有轉化成相應的效率和生產力,大量的勞動力和智力被浪費了。

二是印度孱弱的中央政府。雖然印度號稱是民主國家,但中央政府的掌控力非常差。有說法是,印度聯邦更準確的稱呼是印度邦聯(國家的聯合體)。印度很多大邦的離心力非常強,尾大不掉。在印度,不同的邦的稅率和很多法律都是不相同的,各個邦的市場幾乎是完全割裂的。比如你要運送貨物從東北部到西南部,每過一個邦都要交當地的稅和過路費,手續繁瑣,非常麻煩,代價高昂。此外,由於完全的私有制,印度政府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很大,因為徵地太麻煩了。

沒有統一的市場,沒有統一的營商條件,外資對投資印度也非常頭疼。

但印度也在積極改變,比如前不久印度推行了統一的企業稅率,消除了不同邦各自為政的局面,對於吸引外資和民間投資是極為重要的。但印度要解決自己的問題,不僅僅是改變一下稅率就行的,莫迪作為印度少見的鐵腕領導人,從廢鈔令到推行印度製造,都可圈可點。我們用“沉睡的大象”來形容印度是比較合適的,但這也要看印度自己把握機會的能力。統一國內市場,消除種姓制度文化造成的社會損耗,加強中央集權提升行政效率,懲治腐敗等等,都是很艱鉅的工程。


每日經濟新聞


印度是近次於中國的人口大國,而59歲以下的人口比還多於中國,也就是說,印度的人口優勢比中國要強。

勞動力能否轉挽成紅利,那是有先決條件的。

印度獨立70年,一直沿用英國人遺留下來的民主制度,表面看很光鮮,實際就是敗絮其中。

為什麼無法發揮出人口紅利,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印度人普偏比較懶散,很容易就能夠滿足。在中國,人們為了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可以加班加點,而在印度根本是不可能的。

二、印度雖然是文明古國,但是現代的印度卻是個沒文化的印度,印度人比較自戀,加之政府目光短淺,缺乏戰略眼光,整天盯著芝麻粒大的事不放。一帶一路美日是堅決持抵制態度的,到最後還是抵不住誘惑,而印度對中國的誠心相邀而不所動,什麼心態?他就見不得別人比他強,整天就瞄著中國,事事要於中國做攀比。

三、印度不是中央集權國家,正因如此就很難制定一個全國全盤計劃,地方政府往往我行我訴,只考慮自身利益而乎視國家整體利益,體現的就是各級政府辦事效率低。印度自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人口多),處處要講民主,方方面面都得滿足才能通過,往往一件再簡單的事,只要一家不滿意,他可以把它拖黃。

四、窮兵黷武,印度一直夢想稱霸亞洲,毫不量力自己國情,吞併錫金,控制不丹,染指尼泊爾內政,看似順風順水,其實不然,那是在消耗自己的國力,在國際上也是負面影響,從而也會影響處資流向印度。

五、印度要想把人口轉換成人口紅利,須要走的路還很長,首先要改革政府,實行中央集權制,改變舊有觀念統一全國思想,用健康的心態認清與別國的差距,其次就是要提高人口素質,改掉懶散習慣。

另外補充一點,德國的4.0和中國的2025很快就要到來,工業信息化和工業自動化,就能夠取代許多熟練工人。印度的人口紅利有可能只是水底月鏡中花了,他失去的發展機會有可能再也找不回來了。


用戶5984573467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印度作為一個擁有“人口紅利”的大國,但印度的製造業一直都不是很發達,其中主要有以下幾點因素:

一、印度雖然人口多,但整體受教育水平太低,導致印度缺乏人才。雖然製造業流水很簡單,但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完成得了的,而印度因為教育水平低,缺乏相應工種的人才,使得製造業發展受限。

二、印度是個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全的國家,而製造業一定程度上要求基礎設施的完善,比如說水、電就是製造業中重要的環節。加之印度本身交通發展不完善,不利於製造業的產品運輸,也就說製造出來了很難運出去,即使運出去了也會增加運輸成本,所以致使印度製造業發展很困難。

三、產業鏈的結合並不完善。在工業製造中,對機械、鋼鐵等一系列的產業鏈要求很高,但印度並不能實現每個產業鏈的無縫銜接,致使產業鏈運作緩慢,效率低,成本高。

所以,綜上所述幾點導致現在印度雖然有“人口紅利”但製造業卻始終發展不起來的主要因素。


政商參閱


簡單地說,印度在建國後搞了將近半個世紀的計劃經濟,搞得又不徹底,倒是計劃經濟好處沒得到,壞處一大堆;後來他們改革開放發生在1991年,比我們還玩,搞市場經濟又不徹底,導致市場經濟的壞處也搞了一大堆。

印度在建國初期,一方面效仿原蘇聯和中國,另一方面兼顧資本主義民主的政治體制,建立起了公私營並存、公營成分佔據國民經濟的制高點、國家干預經濟的混合經濟體制。

印度的民主體制是在多民族、種族、宗教的異質國家基礎上建立的,兼顧公平成了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目標。為此,政府確立對小企業的預留制度。規定一系列項目必須由小企業製造。

儘管不同時期對小企業的劃分標準不同,但是預留的項目一直保留相當大的比重。目前有836個項目。同時,建立了多個小企業機構,用以保護小企業的發展,以實現擴大就業,分散工業的地區佈局,加速資本和企業家技能的流動和兼顧公平的目的。這些項目主要包括紡織、服裝、玩具、鞋類和輕工業製品等一些國傢俱有比較優勢的非熟練勞動製品。

然而小企業沒有規模優勢,上述逆比較優勢的制度一方面提供了一個僵化的制度環境,不利於市場機制發揮作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為更多的大企業提供了“鑽空子”的機會,他們乘機分割成小企業來坐享許可證和小企業預留的雙重優惠。

1976年,英迪拉·甘地政府修改《勞資爭議法》,規定工人僱用數超過300人的企業關閉前必須經過政府批准,1982年規模又擴大到僱傭人數超過100人的企業,但由於事實上政府從未給過這樣的許可,解僱工人幾乎成為不可能。


英迪拉·甘地

《勞資爭議法》中對工人有利的修正案往往與製造業的低投資、低就業、低生產率以及低產量密切相關。由於《勞資爭議法》,印度製造業就業市場管制非常嚴格,過度保護在職工人的利益,阻礙了尚未就業的工人進入。半個世紀以來,該法抑制了印度製造業的增長,加劇了社會底層的貧困。

對於利用外資和進出口,印度的制度也很僵化。在外資領域,由於混合經濟體制傾向於一種完全脫離英聯邦影響的自力更生模式,國家1951年推出的《公司法》限制了英國公司在本國的運營。受20世紀60年代風靡於發展中世界的“進口替代”政策影響,1969年頒佈《壟斷與限制性貿易行為法》進一步對大資本(包括外國企業)進行控制。1973年頒佈《外匯管理法》規定除部分提供核心技術和出口的企業,外資的股權不能超過40%。

在貿易領域,實行高關稅和進出口許可證政策。關稅比例一度超過300%。關係國計民生的產品(如鋼鐵、石油、肥料)進口被國有企業壟斷。政府建立技術發展總局,對商品進口實施管理,每年公佈進口品清單。1982年,限制進口的產品又按照限制程度細分為四類。1991年開放前進出口商品總額僅415億美元,與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數字持平,遠低於中國同期的1154億美元。貿易開放度僅15.7%。而中國同期為38.2%。

僵化的制度使印度的製造業陷入制度均衡陷阱,背離了市場機制,並增加了制度變遷的難度。根據諾斯路徑依賴Ⅱ理論,一旦在起始階段帶來報酬遞增的制度,在市場不完全、組織無效的情況下,阻礙了生產活動的發展,並會產生一些與現有制度共存共榮的組織和利益集團,那麼這些組織和利益集團就不會進一步投資,而只會加強現有制度,由此產生維持現有制度的政治組織,從而使這種無效的制度變遷的軌跡持續下去。

1991年的支付危機將印度經濟推到了改革的火山口。國家狀況的“差得不能再差”使印度社會達成建國以來的第二次共識,拉奧政府因而得以實施全面的自由化政策。這主要包括:(1)改變混合經濟中公私營經濟的比例,激發私營經濟的活力,對公營企業內部進行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新興科技工業;

(2)減少對外貿易領域的管理和許可證的控制,實現國內外商品貿易的自由化,創造有利於參與國際競爭的制度環境。積極參加世界貿易組織談判.並逐步兌現削減關稅的承諾;

(3)減少政府對金融部門的干預,改革銀行體制。開放資本市場。

然而即使開放了,印度也沒有徹底改變制度,印度對外資引進一直偏重技術,在審批速度等方面設置制度障礙,使國際投資者難以看到明晰的制度安排和堅定的制度創新和變遷的方向。加上全面制度改革起步較晚,造成了外資流人不旺的局面。2004年外資流入僅為中國的十分之一,流入製造業的份額不足50%,而2000-2004年中國的相應比例為71%。你說就連外資引進都不放開,指望印度能有什麼廣闊市場嗎?


海匯觀潮


印度雖然是人口大國,軟件技術也相當厲害,但是目前的社會和資源發展嚴重阻礙經濟增長。

第一,貧富差距太大。印度的貧富差距是我們完全無法想象的,甚至在距離不遠的地方,你就可以感受到冰火兩重天,一個似天堂般奢華,一個如地獄般可怕。印度電影《起跑線》裡就可見一斑,私立學校應有盡有,無所不盡其;而公立學校連桌子都沒有。更可怕的是兩者並不是由於地區差異,而是由於階層差異,被視為合理的存在。

印度擁有全球第三多的億萬富翁。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一天的收入就可達到107億,甚至在2018年4月24日20時的福布斯實時榜單中超過了馬雲,以420億美元的財富在全球排名第16位。

不僅如此,亞非銀行最新發布的《2018年全球財富遷徙報告》預計,從2017年到2027年,印度財富總量預計將從8.23萬億美元增長至24.7萬億美元,增速高達200%,遠高於全球趨勢——全球財富預計在未來十年增長50%,到2027年達到321萬億美元。

第二,男女不平等。女性地位很低,所以大多數女性都不參加工作,以生兒育女為主要工作,沒有其他社會分工。

第三,工業化較弱。印度工業的在軍工和造船方面都與世界其它大國存在極大差距。從印度文化倒宗教信仰,本能排斥工業化進程,造成文化落後、交通落後,現代文明無法融入。

另外,還有落後的司法建設和政治鬥爭,都讓這個國家無法享受太平盛世的發展。


我是家族財富密碼。更多的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關注不迷路。如果您覺得不錯,麻煩您點個贊,更有豐厚獎品不定期回饋,謝謝!



家族財富密碼


印度的人口宏利其實一直都有,印度其實一直都在,印度之所以無法發揮人口宏利其實和印度的很多因素有關。

第一,印度雖然是人口大國,也一直在向經濟大國的道路上發展,但印度複雜的國情是阻礙這一進程的重要阻礙,歷史上印度從來都沒有大一統的國家,如今印度的龐大領土還要歸功於英國的殖民統治,而印度雖然官方語言是英語,但其境內同時分佈了多種語言。

第二,基礎教育滯後,印度的文盲率幾乎高達百分之七十,這嚴重阻礙了眾多勞動力參與生產,只能提供簡單體力勞動和小作坊生產,很難提高生產效率,和積累民間資本進行在投入,而且文盲率高也讓印度很難實現產業升級。

第三,種姓制度也是印度大量的人口宏利不能有效利用的阻礙因素之一,種姓越低人口比例越大,文盲率越高。

第四,文盲率高也是阻礙印度在一些新興行業的發展空間,例如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方面,過高的文盲率也讓這些行業發展受限制,也限制了這些人獲取市場信心的機會。

第五,所謂的人口宏利的利用實際上和全球產業轉移有關,當歐美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出後,日本等國成了承繼這些產業的地區,而日本以後是亞洲四小龍,再以後轉移至中國大陸地區,但中國大陸地區目前仍然沒有將產業外轉的跡象,而是從東往西向內陸轉移。

而工業4.0時代的到來讓智能生產成為現實,大量機器人代替了人工操作,而只是一些需要當地投資的企業才將一部分生產基地選在國家比較穩定的國家和地區,例如越南。


嘟嘟超


印度是宗教國家,將人分成三六九等,還有不可接觸的賤民,怎麼能發展工業?

好比你開了一個廠,最高等級的人不想幹活只想做辦公室,中等人想當主任,不想到流水線做工人,低種姓的人只能幹苦活,而拿的又最低,賤民連機會都不給,你怎麼管理工廠?

所以印度只有高種姓的人才有機會做大工廠,其它種姓的人基本岀不了頭,因為命中註定你就是別人控制的玩偶,不會給你機會向上爬。

還有就是國營可以做大,因為政府拿槍頂著,高種姓不得不低頭,低種姓,賤民才能爬上管理層,可高種姓會想盡辦法不幹活,累活,苦活都給低種姓幹,低種姓又讓賤民幹,誰也不願被人消費,造成印度國營工廠效率低下。

所以印度人口雖多,可是一盤散沙,高種姓不想幹活,低種姓不想幹苦活,賤民根本不給機會幹活,人再多也移不了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