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製造真的能取代中國製造嗎?

瓜太郎


不要總想到國外旅遊買 買奢侈品。中國人醒醒吧這次的武漢疫情就是一個殘痛的教訓


花花5896059456684


取代是不可能取代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取代的。

不過進行產業互補這個是可能的。


相對比其他東南亞國家以及南亞國家,越南確實有一些獨特的優勢:


首先,越南教育程度比較高

根據PISA,也就是國際學生評估項目在2015年的測試表明


大家可以看到越南有多強,越南超過俄羅斯,法國,英國,意大利等一大票發達國家,更是遠遠的把一幫東南亞國家甩在後面,實際上整個儒家文化圈的排名都非常高,新加坡,香港地區,澳門地區,臺灣地區,日本,中國大陸,韓國,是長期盤踞在頂部的,越南雖然地處東南亞,但是長期受儒家文化影響,排名也非常不錯。


PISA對於基礎項目的測試,對整個國家的勞動力有指標性的意義,尤其是對於剛剛起來的國家來說,工業化對於整個國家的初級教育有一定的要求,這一點越南完全達標了,因此越南具備了承接中國產業轉移的能力。


積極學習中國經驗,並且結合越南國情。

越共執政期間常年學習中國的政策,中國幾乎任何政策,越共都拿去照抄,中國搞改革開放,越南叫“革新開放”,越南長期研究中國的經濟政策,社會政策,出臺的文件和中國有極大的相似之處。


可以說連“車軲轆話”都和中國比較相似。

我們來舉個例子:越南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所長範文德寫過一篇文章,我給大家貼一貼:



我就問一句:像不像中國?

繼續看



這什麼“允許多種經濟成分存在和發展”,“符合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的主張”,這些話是不是聽起來特別耳熟?

是不是各位在高中和大學學過的毛概,鄧論之類的?



什麼“創造性運用和發展馬列主義和胡志明思想”,什麼“把它和本國的具體情況相結合”。

我只能說,你把中國的那些主流媒體的報道拿出來,替換個別主語,那就是越南的主流媒體了。


這是越南最大的法寶,中國改革開放去趟水,試驗深淺,越南跟在中國後面趟水,中國遇到過的坑,越南就可以不用再走了,而中國改革成功的經驗則越南完全可以吸收利用。越南毫無政策成本的就能跟著中國屁股後面跑

豈不美哉?


再看看越南的那幫東南亞兄弟,什麼緬甸老撾柬埔寨,和越南差距較大,對於吸收和利用中國經驗方面遠不如越南,至於印尼之流,宗教勢力過大,不可能和越南競爭。


當然,越南比較小,整體發展水平還是比較低,完全取代中國是肯定不可能的,越南還想指望承接從中國流出去的低端產業,實實在在的建立堅實的工業基礎,未來中越之間的經濟互動可能更加頻繁,越南完全可以成為中國的一個經濟配套生產地,以後中國內需繼續擴大,不排除越南產品返銷到中國的可能。


我看好越南經濟,但是不代表越南能取代中國。


李建秋的世界


越南製造,可以嗎?先看看什麼是某國製造?真正意義上的某國製造,只能屬於具有全方位世界意義的製造大國。如中國製造,美國製造。現在國際上流行“某國製造”的意涵決定了,只能是大國,並且還得是經濟強國的遊戲。那些小國,弱國,單純的經濟強國都不帶玩的。是的,經濟強國日本,德國製造的實力可以接近,甚至某方面媲美製造大國。又比如俄國,世界最大國家,印度,巴西也都是大國,但它們弱呀。自然也就躋身不了中美製造大國的俱樂部。那麼,我們再看越南製造,行嗎?理論上是行的。但現實上,由於它的小國屬性,決定了它再怎麼努力,也進不了中美製造大國的俱樂部。日本與德國且不說了,典型的象新加坡,小國,弱國,它沒有也絕不走製造業道路。但它立足自身特性,利用自己的地理優勢,設定與堅持與自身相符的目標,從服務世界經濟的航運與金融方面積極追求,成為了世界上響噹噹的經濟強國。這就是因為新加坡小國地位決定了它放棄製造業。如果當初它也追求製造業,現在的新加坡,極可能就是一個非常平庸的國家。畢竟它太小了。是的,小國完全可以在製造業的某一,某些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如日本,德國,韓國。而弱國的大國,俄國,印度,巴西等等,也能實現俄國製造,印度製造,巴西製造,獲得世界製造大國俱樂部成員的資格。但在之前,它們還得花些時日和努力,走完並且走好一段艱辛萬分的路。這是一條有如萬里長征,充滿風雨的道路。想中國,當年頂著西方國家的重重壓力,吃盡千辛萬苦,仍鍥而不捨,默默奮鬥幾十年,才鑄就一塊毅立世界的“中國製造”的金牌。沒有這段拼搏,哪有今天!扯遠了。回過頭來看越南製造。現實造就它非不可,不能也的事實。它可以成為像日本德國韓國一樣的製造強國,但它永遠也拿不到真正意義上的製造大國的身份證!說了這麼多,問一個為什麼?如果說,假設,那個國家可以拿到製造大國必須的資源與條件,但有一條它永遠都拿不到,那就是國之體量與體質!國家體量體質,是製造大國必須的基本要素。製造大國必須要具備完整的經濟結構,全面的產業體系,通達的流通鏈路,強大的服務渠道等要素。而這些,僅僅是完整的經濟結構和全面的產業體系要素,就能壓扁任何小國。假設,勉為其難,一定要有,結果是,嚴重者,禍國也。何以?越南這樣的小國,哪怕實現幾項要素,這個國家的地理,環境,資源都必然被主要要素吸納一空,最終結果必然是,民生結構失調,資源惡化,維持脆弱。就像當年蘇聯的主要資源被軍事要素吸納大半,民生要素必定嚴重限縮,結果蘇聯不見了。若拿出大量資源保障民生,則擠佔其他要素所需資源。如果依靠外來資源保證民生,僅成本就能被壓垮。而製造大國的體量,體質,就能避免,化解以上壓力。所以國家了體量體質是製造業的生存,發展必要條件。體量是製造業的戰略縱深,保障了製造業運行與發展的空間,和規避,化解危機,減少風險的必要條件。體質,優質的經濟結構,全面的產業體系,先進的生產機制,合適的勞動力保障,使製造業的品質,能力得到有力的保障。沒有國家的體量與體質,是做不到的。所以,無論從哪方面。越南要做製造大國,做夢可以,真做就愚蠢了!越南取代中國成為製造大國,還是一句話,非不行,不能也!


簡直簡直


今年雙11,我買了一雙鞋一看是越南製造的,質量很差,我有另一雙鞋是印尼生產的,質量要比越南好多了,這兩個國家都屬東南亞國家,目前這兩個國家在製造業上很難取代中國,但是隨著產品的升級換代,趕上或者追趕中國產品不是沒有可能!有些產品的升級換代不等於要放棄或拋棄製造業,中國應該在原有的產品質量上應該更上一層樓,追趕歐美先進發達國家的產品質量生產水平,向國際名牌看齊,追趕奔馳,奧迪,保時捷,法拉利,香奈兒,愛馬仕等等,等等舉不勝舉,太多了!到那時才是中國人真正驕傲的!


616376249三亞


這裡要注意兩點。

第一,中國製造業在過去三十多年中已經形成非常完整的產業結構和完善的產業鏈,中國製造業規模之大,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獨立替代,這是不會發生的事情。

但是,如果東南亞國家聯合起來,就有可能取代中國中低端製造業,比如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印度等。

要非常注意一個趨勢,中美貿易戰打得越兇,中國製造業轉移到東南亞國家的速度越快。今年頭四個月越南對美國貿易增長超過40%,就是一個例子。

第二,中國製造業在在中國擔負著重要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責任。其中超過一半的GDP由製造業貢獻,製造業更是承擔70%就業人員,國家稅收有超過60%由製造業提供,更不用說創新技術90%都是製造業貢獻。

這說明了製造業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依然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政府在不斷強調產業升級,產業更新換代的過程中,不能否認大部分中小企業依然離不開製造業。

因此,這一波製造業轉移對中國經濟將產生重大影響。尤其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用戶101778380381


取代中國加工,中國製造與小日本,德國齊名,這兩個能造的我們能造,這兩個不能造的我們照樣造,有一些外資撤資搬到越南,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越南取代不了中國製造,美國大飛機不能,瑞士手錶也不能,中國經濟看出口,看消費,看投資。


人在江湖205211203


能,具體來說就是能個錘子。

作為我國曾經的小兄弟,越南在經歷了抗日、抗法、抗美以及中越戰爭的頻繁洗禮後,終於在1986年全面效仿北方大國實行“革新開放”,經濟在終於有了起色,並創造了相對矚目的經濟奇蹟。

根據調整後的GDP算法,2018年越南的經濟總量達到3071億美元,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保持了年均增長6%的速度。

由於越南高度山寨我國,加上兩國人口都相當稠密的特點,今天的越南也成為資本的主要落腳地,“越南製造”正在成為“中國製造”以後的又一個亮眼名片。

那麼“越南製造”會最終取代“中國製造”嗎?靜夜史認為這當然不可能,因為取代“中國製造”,對越南而言從來都是困難遠比方法多。而這些困難具體表現在:

1、體量太小

雖說“船小好掉頭”,但對於越南而言,體量太小這是名副其實的災難。

1978年以來,“中國製造”之所以能夠揚名世界,靠的不僅僅是巨大的人口紅利,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我國自1949年開始就進行了長達30年的工業體系建設,在走完了西方國家幾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道路後,我國成為世界上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所以我國才能在1978年開始厚積薄發。

而這種雄厚的積累,是越南根本不具備的。

小小的國土面積不僅註定了可開發利用空間的捉襟見肘,更意味著資源的極端匱乏。而這樣的國土面積也註定無法養育更多人口,所謂的人口紅利也就無從談起。在這樣的情況下,越南想要建立強大而完備的工業體系根本就是痴人說夢。

雖然表面上都是利用勞動力密集的優勢發展出口加工業,但因為有強大的工業體系做支撐,我國可以“學以致用”提升自主競爭力,但越南就只能“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而狹小的國土面積也註定了越南不可能形成體量巨大的國內市場,所以只能高度依賴國際市場,這意味著越南在遭遇經濟危機時幾乎毫無抵抗能力。

雖然越南與我國同屬儒家文化圈,但深受西方殖民者影響的越南早已沒有了東方人特有的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這種慵懶的風氣也註定了越南不可能複製我國崛起的奇蹟。

2、機遇已逝

俗話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如果沒有合適的機遇,再努力的鹹魚也終歸還是鹹魚。可惜,越南已經機智地錯過了所有機遇。

二戰結束以來一直到1976年越南統一,這個多災多大的國家一直在籠罩在戰火硝煙之下,而彼時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都已經實現了經濟的騰飛。等到越南終於統一,又很快和北方大國大打出手,再度被打回解放前。

而此時的北方大國,一方面通過輪戰方式牽制越南,另一方面實施改革開放,成為亞洲經濟的龍頭。

縱觀二戰以來亞洲國家的崛起,本質上都是得益於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產業轉移,這些產業在勞動力密集的亞洲地區煥發了勃勃生機,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蹟。

而自從我國擁抱世界,越南基本已經沒有了希望。加上我國齊全的工業門類,越南更是連湯都喝不上。

進入新世紀以來,越南經濟之所以相對活躍,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基本完成產業升級的我國也開始了產業外移,越南這才搭上了快車。

不過,我國吃剩的東西,能帶給越南多少營養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可以說,世上本來有路,中國來了,大家都無路可走,錯過機遇的越南毫無疑問也是“受害者”。

所以,想要取代“中國製造”,“越南製造”也就是想想。

而相比於韓國這樣小而富的國家,越南最大的特點在於歷史上與北方大國的糾纏太多了。

從937年脫離中原王朝到1979年中越戰爭,1000多年的對抗不僅沒有消磨仇恨,反而使兩國不共戴天。

而今天的發展已經一再證明:得罪臥榻之側的中國,後果將相當嚴重。

但越南似乎早已習慣了執迷不悟、一意孤行。為了遏制北方大國,保住其非法侵佔的29個島礁,越南不惜拉下老臉和昔日對手美國暗送秋波。

而美國的國力不代表支援的能力,一如1978年的蘇聯一樣,在“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我國面前,想要為越南兩肋插刀的美國根本不存在。

所以,在邊境尤其是島礁問題懸而未決的情況下,越南是不可能全身心發展經濟的,而即便解決了領土問題,擺在越南面前的還有“南北方對立”等一系列棘手問題,註定了越南不可能成為下一個中國,“越南製造”也不可能取代“中國製造”。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整個東南亞,還有南亞,想想人口有多少。其實搞了這麼多年,上層精英人士一直在粉飾歌舞昇平,談得上中國製造的,微乎其微,很多隻能算是中國加工。對於咱們體量這麼大的國家來說,是結構性的硬傷。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能夜郎自大坐井觀天,更不可有大國沙文主義思想,瞧不起周邊比我們還原生態的國家。想想下一步吧,想想低端勞動力的出路,想想城鎮化被海綿吸水聚攏的人口各種社會問題,當然,更要全面去想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種種智慧應對。屬於我們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當然,陣痛後,也許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時代。科學和良心該起作用了。


阿豬7901366


最近你要是買鞋買衣服,甚至買一些電子產品,會發現很多都是越南製造、印尼製造。這是勞動力成本增加,造成的產業轉移的有一個現實。


但是如果你比較一下越南製造、印尼製造和中國製造的質量,可能會發現,前者確實相對粗糙。

木叔的一個福建朋友就說,越南這些東南亞國家生產的服裝鞋帽,有很多在他們那邊來看都算不合格的產品。

從這個角度說,中國製造整體上還是物美價廉的代名詞。至少在一個時期內,是難以被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國家所取代的。

畢竟任何消費者追求的都是質量和價格的有機統一和平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不斷進步,很少有人願意花更少的錢買更差的產品。

這就意味著相對好的質量和相對優勢的價格產品會具有競爭力。

目前越南製造的產品之所以越來越多,主要是因為越南的勞動力成本優勢越來越明顯,所以很多服裝鞋帽的代工都交給了當地。

甚至一些中資公司考慮到成本的原因,也在越南辦廠,或者到東南亞其他國家去辦廠。

(越南的代工廠越來越多)

木叔之前說的那個福建朋友,早在10年前就菲律賓開牛仔褲工廠了,但是他說當地有四個比較劣勢的地方:

第一,當地的工人和中國工人比不了,不能吃苦。

第二,同時當地也有強大的組織機構,動不動就要停工、休息甚至罷工。

第三,再有就是雖然人工成本看似相對低廉,但工作並不熟練,技術工人比較笨,代工產品的返工率和不合格率相對較高。

第四,人工成本雖然低,但福利和各種加班額外花費其實也不少。當地法律對加班工資給予很高,所以成本也不見得能低很多。

越南的情況比菲律賓要好一些,不過整體上還在不斷髮展變化當中。而我們這邊已經是相對成熟和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集群了。

(胡志明市景色)

由此,從他的現身說法能夠知道,越南也好,菲律賓也好,印尼也好,他們的發展其實也是適合當地發展趨勢的一種模式。

畢竟都是人口眾多勞動密集型就業的國家,但是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內部環境和體驗,這就會讓營商環境有很大不同。

只能說越南製造和中國製造各有長處吧!

但從一個特定時期來看,越南製造如果不能把質量提高上去,不能形成更大的產業集聚,超越的可能不大。

不過對越南的發展也不能輕視,該國目前的目標是15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工業化。

之後該國整體經濟應該會有一個相對不錯的進步。


木春山談天下


不否認最近幾年越南的經濟發展非常快,但是想要取代中國的製造地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最近幾年,越南的經濟發展確實很快。

說到越南,可能在很多網友的心裡都覺得越南是比較貧窮的一個國家,但實際上目前越南的經濟發展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通過承接世界產業轉移,最近幾年越南的經濟飛速發展,很多工業園區不斷拔地而起。

根據越南官方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越南的GDP達到了5535.3萬億越南盾,相當於2425億美元,雖然從絕對量上來看,越南GDP並不是很高,但是從增速來看,越南GDP的增速還是比較快的,2018年越南GDP的增速達到了7.08%。過去十幾年,越南的GDP增速也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比如下圖是從2003年到2017年越南GDP年度增長率的數據,從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年份越南GDP增長率都保持6%以上,這個增速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是算比較快的。



但越南想要取代中國的製造地位,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直以來越南的野心都是挺大的,越南曾經提出過目標,到2025年要成為世界前20的經濟體,但目前越南的GDP排名是在世界40名之後,要在未來5~6年之內前進20名難度是比較大的。

但越南確實是有這個信心,因為最近越南經濟發展比較快,再加上人口比較多,而且越南認為自己的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比韓國還多,所以應該可以成為像韓國那樣的發達國家,甚至期望有一天越南的製造業能夠跟中國一較高下。

但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越南想要超過中國的製造業,幾乎是不可能的,這裡面的原因主要有幾個:

第一、近年來越南經濟高速發展,主要得益於世界產業的轉移以及人口紅利,但優勢在慢慢減少

越南GDP最近幾年之所以能夠得到快速發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承接了世界產業轉移。越南目前有9600多萬人口,而且土地成本相對比較低,在其他國家生產成本不斷提高的情況下,越南就成為了很多企業首選的投資目的地。目前很多歐美企業都把生產基地放在了越南等東南亞地區,中國也有很多企業都把工廠搬到了越南去。所以我們看到最近幾年越南的工業發展是比較快的,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很多產業園。

但是隨著越南經濟的不端發展,目前越南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等生產成本也在不斷提升,所以未來越南的成本優勢也會逐漸消失。

第二、越南目前的產業主要集中在一些中低端產業。

前面我們也提到了,目前越南經濟的發展主要得益於世界產業轉移,而這些產業基本上都是一些高汙染,高耗能的低端產業,還有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根本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

而目前中國已經進行了產業升級,逐漸淘汰那些高汙染高耗能的低端產業,著重向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新興產業發展,而高新技術展業的發展是需要人才做支撐的,也需要科技技術做支撐,在人才和技術支撐方面,目前越南跟中國的差距是比較大的,所以決定了越南在一些高端製造業方面是沒法跟中國相比的。

第三、越南的體量決定了他不可能超過中國的製造業。

目前中國的工業產值位居世界第一,比美國還要多,而越南的工業產值連世界前20都進不了。就算未來越南工業生產總值不斷提升,規模不斷擴大,但是想要趕上中國的工業製造業規模是很難的。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越南的體量決定了他的上限。越南的整個國土面積只有30多萬平方公里,而且國土面積以山地為主,這就決定了他在發展工業過程中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中國有96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廣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第四、越南沒法創造出完整的工業體系。

近幾年中國製造業之所以雄霸天下做到世界第一,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按照聯合國的標準,目前所有的工業體系總共有30個工業大類,191箇中類,525個小類,目前全球唯一擁有完整工業體的只有中國一個國家。

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可以讓中國有非常好的供應鏈,很多的產品製造所需的零部件都可以在中國境內找到,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製造業的成本,提高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相反,雖然越南最近幾年工業發展非常快,但是它的工業基礎是相對比較薄弱的,越南的工業主要集中在一些中低端產業,而且很多供應鏈的產品都需要從中國等其他國家進口,所以單純從工業供應鏈來看,越南想要超越中國製造幾乎是不可能的。

第五、越南的科技創新水平沒法跟中國相比。

所謂的製造業不是簡單的製造衣服鞋類這種低端產品這麼簡單,製造業的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在那些高精尖的工業產品上。雖然目前越南的工業發展非常快,但是那些高精尖的工業產品產能是比較低的,越南的高端工業產品產能之所以低,這裡面除了基礎工業比較薄弱之外,缺乏人才也是一個方面,因為發展高精尖技術工業最核心的資源就是人才。

而相對來說,雖然目前中國跟一些發達國家的高精尖技術產品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們看到中國最近幾年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是非常迅猛的,很多技術跟發達國家的差距在不斷的縮小,而中國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擁有非常龐大的人才資源,這將是中國未來製造業由大轉強的重要支撐。

通過從多個方面去對比之後,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越南想要超越中國的製造業幾乎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