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旅遊演藝,找根找魂,本質是根植於身心的體驗

伴隨著中國旅遊消費的不斷升級,文旅演藝的未來,絕不僅僅是方寸舞臺上的一場劇,一個路秀,一場歌舞,而是空間、時間、文化的昇華,是文化植根於身心的體驗。

演藝產業發展現狀及特點

隨著人們對精神需求的不斷提高,演藝產業作為一個在文化產業基礎上延伸出來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產業形勢,已經逐步成為我國新興產業之一,儘管其廣闊的前景吸引了大批的投資者,但依然有很多問題是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

首先是行業的持續發展力,由於走穴項目的存在、劇團資金的緊缺、以及缺發成熟的經營人才,造成演藝產業的精品化、規模化、效益化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約;其次從產業鏈來分析,並未形成清晰的上、中、下游產業關係,鮮明的產業體系尚待完善,再者從盈利手段來看,我國演藝產業的盈利手段相對單一,主要依靠的是以演藝活動售票形式為主的售票利潤、以及廣告贊助收益兩方面,但不論是售票形式還是廣告贊助形式,都存在侷限性。

未來旅遊演藝,找根找魂,本質是根植於身心的體驗

演藝行業利好政策

文旅產業的迅猛發展為演藝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巨大發展空間。3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意見》就加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全面優化旅遊發展環境,走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

隨後在新組建的文化和旅遊部召開大會上,雒樹剛部長在會上強調,要強化團結協作,樹立文化、旅遊“一盤棋”的觀念。《意見》出臺,文化和旅遊部的組建毫無疑問將為加快文旅融合的步伐。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讓文旅融合呢?這就需要對文化活化,即以保護為手段,以利用為方式,以發展為目的,不能拘泥於專家的眼光,侷限於專業的領域,要用無形開發有形,用有形承載無形,從而構建“以突出的特色為文化形式,以豐厚的品味為文化內涵,以人本主義精神為文化本質”的新型旅遊文化。

未來旅遊演藝,找根找魂,本質是根植於身心的體驗

6大產品 4大特點 3大分類 3大曆程

區別於簡單的文娛演出,旅遊演藝從產品角度而言可以分為六部分:地域性的文娛演出、相匹配的多功能綜合型娛樂劇場(劇院)、以演出為核心產品之一的主題公園、項目周邊的旅遊、休閒綜合配套區、圍繞演藝項目構建歷史文明的話語體系。

從特點而言,旅遊演藝的特點包括:旅遊演藝主題明確,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注重娛樂性, 強調旅遊者欣賞性與參與性的結合;商業特性明顯, 能產生巨大溢出效益;具有周期性、區域性和季節性。這是其區別於傳統演出最為獨特的地方。

從分類而言,包括以梅帥元山水系列大型實景演出為代表的實景旅遊演出模式;以宋城集團打造的《宋城千古情》為代表的主題公園演出模式;以雲南昆明的《雲南映像》、北京十三陵景區盛得劇場《萬曆選妃》為代表的旅遊舞臺表演模式。

未來旅遊演藝,找根找魂,本質是根植於身心的體驗

創新角度

沒有經濟形不成產業,未來的文旅企業將回歸旅遊本質。主要開發模式分為兩種:其一將旅遊做到極致,通過旅遊帶動房地產價值的提升,其二就是旅遊本身實現良好的自我盈利,但不論是哪一種發展模式,都需要都需要創新與創意的帶動,以創意連接,從而擴大演藝產業的“乘法效應”。

未來旅遊演藝,找根找魂,本質是根植於身心的體驗

未來格局

作為綜合性、帶動性極強的產業,旅遊演藝離不開周密的策劃,那麼如何做好旅遊景區的策劃呢?

首先,要把握旅遊的本質精神,即體驗刺激和快樂,讓遊客從身心獲得高峰體驗;

其次,在文化分支上佔山為王,以有沒有獨到的IP為衡量標準,原創策劃出來的主題文化定位,一定要有權威性、震撼性、唯一性和娛樂性,獨佔鰲頭,領導眾生,就有可能成為老大,成為NO.1;

第三,只注重旅遊景區的策劃是片面的,未來的旅遊演藝必將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即文化與演藝的深入融合。

形成文旅項目的超級IP,從主題性、形象性、獨特性、故事性、引爆性、互動性、延展性、符號性、互動性十大特徵入手,以超強IP促進演藝發展,並帶動文化交流,讓演藝不再是侷限於一個舞臺之上,而是延展到更寬廣的地方,讓文旅景區給遊客帶來主題化的感官刺激和身臨其境的互動體驗。

未來旅遊演藝,找根找魂,本質是根植於身心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