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老百姓摘儘自家門板,送壯士最後一程

1938年初,日軍大舉進攻莒縣。2月23日上午,莒縣告失。3月2日,日軍由莒縣城大舉南下,逼近距臨沂30公里的湯頭周圍。3月3日,日軍即向湯頭守軍116旅232團陣地發起猛攻,臨沂阻擊戰正式打響。

敵機每日數次轟炸,以排炮射擊,以坦克掩護,步兵向我守軍陣地發起連續衝鋒。龐部在海軍陸戰隊沈鴻烈部配合下,英勇戰鬥,苦戰幾日,損失嚴重,被迫放棄湯頭南撤。敵軍乘勢進逼白塔、太平等村莊,臨沂城暴露在敵人面前。

1938年,老百姓摘儘自家門板,送壯士最後一程

五十九軍進駐臨沂城

龐炳勳一面命令116旅231團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主力;一面從垛莊調回補充團,由葛溝以北渡沂河抄襲敵人右側背,從相公莊抽調115旅229團沿湯河北上,抄襲敵人左側背。229團汪大章營北上到達銅佛官莊時,與敵遭遇,展開激戰。汪營長身先士卒,壯烈殉國,其他官兵傷亡80餘人。

日軍見左右被圍,前進不能,於3月6日被迫放棄太平、白塔一帶村莊,撤回湯頭鎮,龐部遂收復湯頭以南村莊。此役雙方各傷亡數百人。3月8日,佔領沂水縣的日軍60餘人,南犯臨沂縣李官莊,被張裡元的保安一團擊潰,該團接著於萬福河一帶襲擊來犯日軍,一度形成相持局面。

當時在徐州一帶觀戰的中外記者與友邦武官不下數十人,誰也料想不到,一支日本“鐵軍”,竟受挫於一支名不見經傳的中國“雜牌”部隊。一時中外哄傳,喝彩聲四起。板垣因顏面攸關,督戰尤急。

1938年,老百姓摘儘自家門板,送壯士最後一程

程恆連老人回憶:當年巷戰的土牆上噴滿了血,遍地都是抗戰將士屍體,慘不忍睹。

這鐵血鑄就的光榮,時至今日,依然在民間流傳。在葛溝正北5裡外的西安樂村,程恆蓮老人回憶,那年她22歲,剛嫁到西安樂村。一聽到槍聲,村民跑到30多里地外的樹林裡躲了五六天。“等回村一看,到處都是死人,街上、院子裡、屋裡,家家戶戶都有屍體,牆上都是血和刀砍的痕跡。有戶村民的院子裡人疊人躺著30多具。鬼子死的也很多。”程恆蓮說。

程恆蓮回憶,在她家旁邊的衚衕裡,有一個士兵還喘氣,受了重傷。她至今記得他的樣子,長方臉,大高個,胸口上有“連長”字樣。“看著怪可憐,趕緊去找人給看看,但沒找到人,郎中都跑了。滿村都是抬遺體的老百姓,就趕緊回來,給他端了一些水喝。”入夜,連長去世,程恆蓮和村民一起,摘下自家門板將他抬去安葬。臨覆土之前,程恆蓮將自己新婚所做的棉襖給勇士蓋上。

當時村西南有塊荒地,村裡百姓摘盡了自家門板,花了四五天的時間,把戰士遺體抬到荒地的池塘裡。人摞人,一個池塘不夠,又挖了一個,填滿了還是裝不下,又挖了一個,也填滿了。數了數,共486人,其中最小的十六七歲,最大的四十歲左右。

池塘填平後,遺體一腐爛,地就窪下去,遺骨又露出來。老百姓又找來秫秸,蓋在遺體上,又填埋了一次。經年累月,池塘上栽了楊樹。逢年過節,程恆蓮就讓孩子們去燒點兒紙。(新銳大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