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 天官故里

山西 · 天官故里

黄墙红纸小粉花,这样的景色,4月的山西到处都是。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东北上庄村,万历年间吏部尚书王国光的老家。王国光,字汝观,号疏庵,官场沉浮40载,政治家,也能算财经学者,辅佐张居正改革,撰写的《万历会计录》,是张老师推行“一条鞭”法改革税赋制度的理论依据,后成为明清两代田赋的准则。上庄老百姓可能并不懂啥叫一条鞭法,但是祖祖辈辈的都在说,想当年紫禁城的金銮殿,可有咱们上庄人。自豪死了。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一个王国光足以激励家乡子弟奋发图强,纷纷考取功名。进士五人,举人六人、贡生监生不知多少。王家自然成了望族,老乡跟我说,王国光的夫人姓樊,樊家也自然成了望族,建有樊圃。

提起樊圃,也是上庄名人所建,百度上有寥寥数语,说“民国年间时任山西省绥靖公署秘书处副处长樊次枫,修建了樊圃新院、樊氏宗祠、花园等建筑”,再查查,这位泽州富商樊玉麟的次子、阎锡山政府秘书长,乡绅樊次枫193年被枪决,罪名是汉奸。这事儿属于说话的后半句,一般不提。

山西 · 天官故里

庄河原本穿村而过。后来断流。村子里的那部分,就修了路,叫古河街。

沿河而上,便是村子,左手边修好了售票处。 村中若有水患,水便可沿着河街流到河里。古时候这是侯马、运城、临汾去泽州的必经之路,要想富先修路,路通就有钱挣。庄子出商人。

山西 · 天官故里

天官上卿 。婺源大理坑,也有个宅子,上书天官上卿。

上卿一称,是古官名。周代就有了,有上自然有下,有三级,上、中、下。古代著名上卿乃蔺相如,文曰:“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不服,才有后来负荆请罪的故事。明代自然没有上卿的官位,但有寓意,意为受尊敬的治世之臣。宰相自然是上卿。

明代没有宰相。没有宰相,管人的人自然是上卿。

吏部管人事,管人事的人是老大。再牛的人不提拔你,你在岗位上做一颗螺丝钉报效祖国么?

组织部谁也得罪不起。

山西 · 天官故里

冢宰第。

冢宰是官名。冢,大之上也。山顶曰冢。 冢宰即太宰。西周置,位次三公,为六卿之首。

《周礼》云:“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治官之属。”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师、少傅、少保,合为“九卿”。

和上一图表达的意思一样。六部里,冢宰就是天官,天官就是吏部尚书。

山西 · 天官故里

近看一张

山西 · 天官故里

再远看一张。

老奶奶年近九十,完全不像。从看见我到聊天,到我走,始终都是春风拂面的微笑

山西 · 天官故里

颜色很娇艳

山西 · 天官故里

一扇普通大门上的铁器

山西 · 天官故里

这些老家具谈不上高档。

从前家家有,现在贵的一塌糊涂,是木头就敢要钱。

不知是一直都在这里,还是村子又收回来的?

山西 · 天官故里

角落里放着老石碾子。是碾子吧?

山西 · 天官故里

站在炉峰院门口看村子。这里是制高点。

山西 · 天官故里

炉峰院

炉峰夕照还是一景。

据说李贽游历的时候来过这里,对,就是泰州学派的那个李贽。从炉峰院下来就有一眼泉水,叫滚水泉。水还满满的,一边井里的用来喝,一边池子里的洗衣服。

山西 · 天官故里

花真是艳气。我并不喜欢。

但是俗在一起,也是好。

山西 · 天官故里

为了发展旅游,政府和村里人也是拼了。乡土节目拿出来。挣钱就成。

山西 · 天官故里

女扮男装,一唱一和,孩子们看的开心

山西 · 天官故里

司徒第小院

司徒第是王国光堂弟所建,进来的大门上方可见”奉政大夫户部陕西清吏司郎中王道“。小丫头坐在王部长家的门墩上吃煎饼,香不香?那煎饼是山西特产,小米面,小铁锅,上下一起烙。没特别的味道,就是粮食香。小丫头后面是一株古腊梅,奇特的是它结果子。很少见。腊梅果又叫土巴豆,有毒,可以做泻药。

山西 · 天官故里

纳鞋底子,织布,捏馍馍,写大字。

不知为何浮脑海里浮现出的是敌后抗日根据地。

日本人确实来过。再往前追,李自成也来过。

山西 · 天官故里

红黄搭配,喜洋洋的。

山西 · 天官故里

晚上演出都是村里自己人,像社火一样热闹。

山西 · 天官故里

挑花篮儿,里头都是蜡烛

山西 · 天官故里

大鬼做在跷跷板一头被撅起,拿着狼牙大棒挥舞,不知是人打鬼还是鬼打人

山西 · 天官故里

打铁花。

打铁花和蔚县打树花异曲同工,都是铁水,这个凌空打,那个打墙头,都很漂亮,十分灿烂。不过铁花拍起来没有树花漂亮,树花会被抛成一个圈,更有线条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