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 天官故里

山西 · 天官故里

黃牆紅紙小粉花,這樣的景色,4月的山西到處都是。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潤城鎮東北上莊村,萬曆年間吏部尚書王國光的老家。王國光,字汝觀,號疏庵,官場沉浮40載,政治家,也能算財經學者,輔佐張居正改革,撰寫的《萬曆會計錄》,是張老師推行“一條鞭”法改革稅賦制度的理論依據,後成為明清兩代田賦的準則。上莊老百姓可能並不懂啥叫一條鞭法,但是祖祖輩輩的都在說,想當年紫禁城的金鑾殿,可有咱們上莊人。自豪死了。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一個王國光足以激勵家鄉子弟奮發圖強,紛紛考取功名。進士五人,舉人六人、貢生監生不知多少。王家自然成了望族,老鄉跟我說,王國光的夫人姓樊,樊家也自然成了望族,建有樊圃。

提起樊圃,也是上莊名人所建,百度上有寥寥數語,說“民國年間時任山西省綏靖公署秘書處副處長樊次楓,修建了樊圃新院、樊氏宗祠、花園等建築”,再查查,這位澤州富商樊玉麟的次子、閻錫山政府秘書長,鄉紳樊次楓193年被槍決,罪名是漢奸。這事兒屬於說話的後半句,一般不提。

山西 · 天官故里

莊河原本穿村而過。後來斷流。村子裡的那部分,就修了路,叫古河街。

沿河而上,便是村子,左手邊修好了售票處。 村中若有水患,水便可沿著河街流到河裡。古時候這是侯馬、運城、臨汾去澤州的必經之路,要想富先修路,路通就有錢掙。莊子出商人。

山西 · 天官故里

天官上卿 。婺源大理坑,也有個宅子,上書天官上卿。

上卿一稱,是古官名。周代就有了,有上自然有下,有三級,上、中、下。古代著名上卿乃藺相如,文曰:“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不服,才有後來負荊請罪的故事。明代自然沒有上卿的官位,但有寓意,意為受尊敬的治世之臣。宰相自然是上卿。

明代沒有宰相。沒有宰相,管人的人自然是上卿。

吏部管人事,管人事的人是老大。再牛的人不提拔你,你在崗位上做一顆螺絲釘報效祖國麼?

組織部誰也得罪不起。

山西 · 天官故里

冢宰第。

冢宰是官名。冢,大之上也。山頂曰冢。 冢宰即太宰。西周置,位次三公,為六卿之首。

《周禮》雲:“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乃立天官冢宰。使帥其屬。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國。治官之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師、少傅、少保,合為“九卿”。

和上一圖表達的意思一樣。六部裡,冢宰就是天官,天官就是吏部尚書。

山西 · 天官故里

近看一張

山西 · 天官故里

再遠看一張。

老奶奶年近九十,完全不像。從看見我到聊天,到我走,始終都是春風拂面的微笑

山西 · 天官故里

顏色很嬌豔

山西 · 天官故里

一扇普通大門上的鐵器

山西 · 天官故里

這些老傢俱談不上高檔。

從前家家有,現在貴的一塌糊塗,是木頭就敢要錢。

不知是一直都在這裡,還是村子又收回來的?

山西 · 天官故里

角落裡放著老石碾子。是碾子吧?

山西 · 天官故里

站在爐峰院門口看村子。這裡是制高點。

山西 · 天官故里

爐峰院

爐峰夕照還是一景。

據說李贄遊歷的時候來過這裡,對,就是泰州學派的那個李贄。從爐峰院下來就有一眼泉水,叫滾水泉。水還滿滿的,一邊井裡的用來喝,一邊池子裡的洗衣服。

山西 · 天官故里

花真是豔氣。我並不喜歡。

但是俗在一起,也是好。

山西 · 天官故里

為了發展旅遊,政府和村裡人也是拼了。鄉土節目拿出來。掙錢就成。

山西 · 天官故里

女扮男裝,一唱一和,孩子們看的開心

山西 · 天官故里

司徒第小院

司徒第是王國光堂弟所建,進來的大門上方可見”奉政大夫戶部陝西清吏司郎中王道“。小丫頭坐在王部長家的門墩上吃煎餅,香不香?那煎餅是山西特產,小米麵,小鐵鍋,上下一起烙。沒特別的味道,就是糧食香。小丫頭後面是一株古臘梅,奇特的是它結果子。很少見。臘梅果又叫土巴豆,有毒,可以做瀉藥。

山西 · 天官故里

納鞋底子,織布,捏饃饃,寫大字。

不知為何浮腦海裡浮現出的是敵後抗日根據地。

日本人確實來過。再往前追,李自成也來過。

山西 · 天官故里

紅黃搭配,喜洋洋的。

山西 · 天官故里

晚上演出都是村裡自己人,像社火一樣熱鬧。

山西 · 天官故里

挑花籃兒,裡頭都是蠟燭

山西 · 天官故里

大鬼做在蹺蹺板一頭被撅起,拿著狼牙大棒揮舞,不知是人打鬼還是鬼打人

山西 · 天官故里

打鐵花。

打鐵花和蔚縣打樹花異曲同工,都是鐵水,這個凌空打,那個打牆頭,都很漂亮,十分燦爛。不過鐵花拍起來沒有樹花漂亮,樹花會被拋成一個圈,更有線條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