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应该给多少?由8个因素决定!

快要开学了,同学们第一次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家长免不了担心。首要的问题就是,上大学之后一个月要给多少生活费呢?少了怕孩子在外受苦,太多了又担心孩子把心思用在其他事情上面,不能好好学习。那到底要给多少生活费呢?

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应该给多少?由8个因素决定!

可根据以下八个对学生消费的影响因素制定适当的生活费标准!

1、学校的类型影响学生消费的多少

中国大学学费私立比公立贵,独立学院比民办贵。总而言之,不是公立学校的学生,学费请多多准备。一般在录取通知书中,就有表明该交纳多少学费。记住,这仅仅是学费,不包括水电费、网费、生活费等杂费。

另外,民办本科、私立学校的食堂一般也是私人经营,价格也会相对较高。

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应该给多少?由8个因素决定!

(不能概括所有三本学校学费信息)

2、所学专业不同,学费也有所不同

一般类别的本科专业,总体上学费的差别不是特别大,一般在都是再4000元-8000元左右。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很多专业的学费要贵很多。比如:软件工程专业,在山大注册费达8250元,加上学分学费,一年过万;

另外,普及一下,很多专业比较相似,但是一旦在专业中加上“国际”二字,学费可是会翻倍的。比如: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

艺术类专业收费贵,就不用高老师多累赘了。但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您是专科类的艺术学生,学费请多准备,因为本科艺术院校有国家补贴,而专科艺术院校国家补贴较少。

一些艺术类专业如果学习摄影、绘画等,常常要求学生们有专业的设备,花费也会相对较高!

3、所在城市的消费水平不同

大学开销除去必须上交的学费之外,还有一大部分是我们的日常花销。城市是影响我们日常花销多与少的重要因素。

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还有厦门、杭州、大连这种消费水平比较高的二线沿海城市,生活费肯定要多一点。

但城市消费水平不能盲目猜测,一些西部城市的消费水平可能也比较高。各位家长可以提前了解下孩子大学所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及消费情况。

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应该给多少?由8个因素决定!

4、学校位置不同,消费水平也不同

有的学校校区在城市中心,有的在郊区或开发区,消费水平也肯定不一样。城中心的生活费需要更多,郊区的消费水平低、消费场所较少,一般花销较少。

可以根据录取通知书中的校址,上网查阅该校是位于城市中心,还是郊区。

5、社团活动的开销

不要以为大学里的社团活动是免费的。虽然我们可以免费报名,但是社团活动产生的花销,还是需要我们分摊的。

比如:参加滑轮社团,你总要买一双滑轮吧。参加瑜伽社团,你总要买一身健身服吧。

如果你还是一位性格开朗,喜爱聚会的伙伴,那么社团聚餐吃饭、唱K、玩桌游等等,花销也不少。

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应该给多少?由8个因素决定!

6、兴趣爱好方面的话费会越来越多

这个方面的花销和学费一样,一定不能省。因为大学不在是单单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了。它更多的是培养我们社交、兴趣、交往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能够培养一个兴趣,将来就业将会是你最与众不同的地方。老话说的好,“不会开车的画家,不是个好厨师”,多一份兴趣,将来多一条路。

7、恋家的人花费会更多

回家次数较多,就需要更多生活费!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孩子大多第一次离开家,生活上会有很多的不习惯,父母也会不放心,刚开始回家次数不会太少,当然距离特别远的就另当别论了。

距离近的孩子需要坐车回家,没有几十块也是回不去的,远一点的要坐火车,大概就要一二百了,再远一点的就需要坐飞机了,价格就更贵了。

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应该给多少?由8个因素决定!

8、吃货同学,多备点儿生活费

在大学,为了满足五湖四海的口味,食堂菜谱往往五花八门。西北的兰州拉面、北方的灌汤包子、南方的扬州炒饭、螺丝粉等等,琳琅满目。校门外,各类夜宵、小菜馆、小吃摊,应有尽有。

可以说,在大学,是吃货们见证祖国大杂烩最丰富的一段时期。自然要备一些生活费,难道想吃“霸王餐”吗?

以上这8个因素基本决定了你的生活费标准,可以根据这个情况给自己定一个生活费金额的范围。其实生活费的真正决定因素,是自己家庭的经济基础。如果经济基础较好的家庭,也可以多给一些生活费。但也要有所设限,毕竟大学是锻炼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大学还是以学习为主,在生活消费方面也不适应过度的奢侈浪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