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仨,给“丧偶式育儿”一记响亮的耳光

有天刷微博,看到一个段子,说的是新时代的“四大悲剧”,每看到一条,我的脑海中都会闪过一个相应的画面:

当妈式择偶:

他们仨,给“丧偶式育儿”一记响亮的耳光

保姆式妻子:

他们仨,给“丧偶式育儿”一记响亮的耳光

丧偶式育儿:

他们仨,给“丧偶式育儿”一记响亮的耳光

守寡式婚姻

他们仨,给“丧偶式育儿”一记响亮的耳光

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是“丧偶”这种比喻,并非没有道理。

这个比喻经常传递给家庭一个信息:“父亲是不存在的”。

他们仨,给“丧偶式育儿”一记响亮的耳光

而我即将要采访的这个人,他写了一本书,叫做《把孩子交给爸爸》,这种本应该理所应当,但却在当下显得有点“另类”的言论,让我对他们一家人,充满了好奇。

他们仨,给“丧偶式育儿”一记响亮的耳光

不,这位爸爸并不是“家庭主夫”,他是大型外企的高管人员,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伪女权”如我,也不能免俗(或者说有点悲哀)地产生质疑:这样的爸爸,竟然还能有时间陪伴孩子学习、阅读、旅游?

尤其是从孩子3岁开始,一家三口每年都要外出旅游,八年后的今天,已经走遍了全世界的100个城市(国内外共计),他们的共同理想就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千朋友。

怎么可能?

在盛夏的北京傍晚,我见到了过几天就即将远行北欧的“大米”一家三口。

在东直门第一家小小的、售卖纯正的港式奶茶的茶餐厅里,爸爸董晓凯向我认真地解释着儿子小名叫“大米”的原因:

“他妈妈怀孕的时候,和他的第一张合影,他还是像一颗大米粒那么大的胚胎,我就一下子想到了这个名字。

有两个含义:第一,从一粒大米到今天,你长大成人很不容易;第二,你只是一粒大米,非常平凡,但是也很伟大,因为人每天都离不开大米。”

话音未落,一声清脆的“姐姐好!”飘进耳朵,抬起头,看见一个留着可爱的蘑菇头发型的小男孩,冲我甜甜地笑着。

身旁的妈妈,眉眼和大米十分相似,笑眯眯地盯着儿子。这个画面,让我的心情突然很好(才不是因为大米叫我姐姐!)

★“丧偶式育儿”是现实存在的

话题就从讨论“丧偶式育儿”开始,董晓凯好像对这个词儿还挺陌生,等我解释了一下之后,他不但没有反驳,还很痛快地承认,自己原本也是不喜欢孩子的。

甚至在大米刚刚出生的时候,他丝毫感受不到那种小说中、电影电视剧中常常描述的“父爱的喜悦”,所以才会在他的书中写到:

“99%的男人可能会成为爸爸,但是或许99%的爸爸都不会是孩子喜欢的爸爸。”

但是,人都会成长的,尤其是身为父母之后,很多事情在不知不觉地变化。

有一天,他抱着大米在家中跳舞,轻声哼唱,慢慢摇摆,一低头,大米已经甜甜睡去,那个时候,“心一下子就柔软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回到家,就奔向孩子,给大米换尿布,陪他玩,逗他笑,甚至腰肌劳损,也乐在其中。

在和孩子共同成长过程中,董晓凯开始认识并正视自己性格中的弱点:急躁,害怕,胆小。

慢慢回想起来,这些都是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影响:董晓凯的妈妈是一名小学老师,因为在学校里一刻不停地讲话,回到家中,反而没有多余的力气再跟自己的孩子交流了,这也造成了很多的遗憾。

而这些问题,他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过。

还好,这些遗憾,不会在大米身上重蹈覆辙。

董晓凯说,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他也重新过了一遍童年,获得了从小到大一切从未感受过的乐趣,自己比孩子成长得还要多,好像“重生”了。

因为自己深深意识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所以他面对孩子发生的一些问题,分外从容和镇定:“当你对孩子不满意的时候,先反省一下自己,这是你的基因。

在12岁以前,孩子的优缺点都是父母身上的,要想孩子改正错误,首先父母要改正自己。”

为了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董晓凯毫不吝啬和孩子的肢体接触和情感表达,直到现在,11岁的大米上学之前,都要来亲亲爸爸的脸颊。

他们仨,给“丧偶式育儿”一记响亮的耳光

董晓凯还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城市里的留守儿童”,父母收入很高,但是完全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所以只好请保姆,保姆反而成为了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人。

孩子长大后,性格特点和处事原则,甚至于说话口音和饮食习惯,都不像爸爸妈妈,却像极了保姆(这里没有说保姆不好的意思)……

★道理我都懂,可时间从哪儿来?

总会有爸爸会说,我也知道陪伴孩子很重要啊!可是,时间从哪儿来?我辛辛苦苦挣钱,不都是为了这个家吗?

这些话,太耳熟了。

对于这个问题,身为外企高管的董晓凯有着绝对的发言权。

“我把我所有工作以外的时间,都用来陪伴孩子。不是拿出时间去教育他,而是在陪伴的过程中,我反而获得了新的观点,新的收获。可以说,我们是共同成长的,我不认为这是累赘。”

“有一次,和一帮朋友一起聊旅游的事儿,一位朋友大肆批判中国的‘如厕问题’,说国外如何如何干净方便,国内不但要收钱,甚至还脏乱差。我听着就有点不舒服,因为据我所知,国外很多公厕都是要收费的,有的餐厅即便不收费,也是要你消费才能使用的。”

“但是当时大米什么都没说。我后来问他,你为什么不反驳那位叔叔呢?大米也没有多说,现在我能问问你吗,大米?”

正在认真摄入甜甜的薏米水的大米,听到老爸突然cue他,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首先,我觉得当面反驳别人有点不好,别人会很没面子;其次,那个叔叔说的是美国的事情,而我们的经验是来自于别的国家,我们也没有去过美国,所以有可能那个叔叔说的也是事实,我们不能用片面的感知去做判断。”

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暖男!

董晓凯说,他还给一位非常繁忙,苦恼于无法陪伴孩子的总裁朋友一个建议:“带着他参与到你的生活,甚至工作中,让他们知道你在干什么。”

“总之,只要你有决心,有意愿陪伴孩子,无论是一个月能陪伴几天,还是天天都能抽出一个小时陪伴,总都是有相应办法的。”

★没在北京买房子,却最终得到了一个亿

不可否认的是,我看到大米一家三口的“世界环游记”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有钱人才能做到的,大米爸爸不同意这一点。

“我们家到现在都是租房住,”董晓凯说,“而且我们家很少在外面餐厅吃饭,一是可以省钱,二是外面吃的都不健康,妈妈的厨艺很好。”

“没错,”大米突然插话进来,“我今天剪头发花了59,太贵了,扎心了老铁!”

妈妈笑意盈盈地看着儿子:“我们家穿衣服也都很简单,每个人常穿的衣服,不过两三套。”

“最不吝啬的,就是买书和机票了。”大米爸爸说,“我常常说,十年前,一百万可以买一套房子,但我们拿这笔钱去旅游了。到了十年后,那套房子可能已经值500万甚至上千万,但是旅游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一个亿。”

可能是读懂了我“这有点夸张吧”的表情,他还进一步向我解释了“一个亿”的意思,在好爸爸和好妈妈的陪伴下长大的孩子,成人之后也会拥有自己的孩子,他/她带给自己的家庭,以及为社会的做出的贡献、创造的价值,肯定会成为“一个亿”的N次方。

“曾有一位著名的中学校长说过,作为家长,教育孩子比个人事业的成功更重要,因为孩子关乎的,是未来,是人类的未来,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

仨人相视一笑,默契不言而喻。

★旅行的意义

“90%的家庭去旅行都白旅行,陪伴和沟通的方式不对,回来没有收益,反而变成了一种炫耀的‘资本’,没有任何的感知和进步。”

董晓凯说,他们旅游之前,会做很多功课,而目的地的选择,有时候是为了一座图书馆,有时候是因为那里的日出很美,有的时候,可能仅仅是因为那里有一条特别适合跑步的堤坝。

他们仨,给“丧偶式育儿”一记响亮的耳光

为了这座屡被评为“世界最美书店”、哈利波特迷们的“朝圣”之地—— “莱罗书店”,一家三口专门从西班牙辗转奔波,来到葡萄牙。

在旅行的过程中,大米逐渐地对飞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爸爸妈妈鼓励他自己去和机组人员交涉,结果被允许去参观驾驶舱。

现在,大米开了公众号,专门讲述航空知识,甚至还给同龄人们开办讲座,讲解飞行原理。

他们仨,给“丧偶式育儿”一记响亮的耳光

“我们全家人的共同理想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千朋友。”董晓凯说,每次出行,他们都尽量选择民宿。

每天回到住处,大米都守在楼下,“逮”住一个游客,就跟人家“唠嗑”,结果不仅英语水平疯涨,也交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朋友。

他们仨,给“丧偶式育儿”一记响亮的耳光

大米和他的朋友们

甚至有一次在日本逛了超市之后,大米还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了《连锁》这样的行业杂志上,成为创刊以来年龄最小的一位作者。

他们仨,给“丧偶式育儿”一记响亮的耳光

你们可以猜猜,大米开出的两个字处方是啥?

不过,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大米眉飞色舞地给我描述了他在日本日光旅游时的奇妙情景:“那一天,天是蓝蓝的,突然来了一片云,就开始飘雪,十分钟之后雪停了,天空仍然是蓝蓝的,特别神奇,很美。”

爱就像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雪。

真的很美。

他们仨,给“丧偶式育儿”一记响亮的耳光

“三观在路上”,董晓凯说,刚开始旅游的时候,三个人总会吵架,到现在,三观都磨合得差不多了。

★后记

就在我苦哈哈在北京的35度高温下写这篇稿件的时候,大米一家正在芬兰,和我最喜欢的河马姆明亲密接触(我不嫉妒,一点也不!)

他们仨,给“丧偶式育儿”一记响亮的耳光

其实这次采访,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萦绕在这个家庭三口成员之间的那种互相尊重、平等的氛围。

大米要讲话的时候,爸爸妈妈会第一时间停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倾听,有时候还会轻轻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

甚至这一家三口还会互相嘲笑对方,起起外号,大米以“中年码农”的外号荣登榜首,爸爸则被大米调侃为“不愧是学过文科数学的人”。

而在大米成长的过程中,妈妈的付出,也不容忽视。她的话语虽然不多,但是可以看出,她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最有意思的是一件小事:大米一年级的时候不好好做作业,妈妈找他谈话,扔给他一本《快乐儿童的七个好习惯》,说“你好好看看这本书”。

大米认真阅读之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做作业“拖延症”的情况,真的给跪了。

因为我们今天重点是:讨论中国的爸爸在育儿中的“缺位”情况,所以,我们更多地请大米爸爸分享了他的感受和经验。

如果将来有机会,我还希望能跟大米的妈妈一起聊聊。

因为我相信,这样可爱、宽容、自信的大米,是父母双方共同努力所成就的。

奥巴马曾经在一份声明中写道:“身为两个女儿的父亲,我知道,作为一名父亲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这个时代,需要父亲的回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