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已经成为「吓人技术」流水线?讲述华为的「科学家优势」

2018年已经过半,国内手机圈好不热闹,华为的表现更是不能让人忽略。从年初P20 pro的超神拍照,再到之前GPU Turbo的小排量大动力,还有二季度出货量的世界第二,这些无不都在刷新着公众和行业的认知。当华为不断涌现“吓人的技术”之时,我和很多人一样,都在思考着:

为什么吓人的技术总是出在华为?

友商能够在短期内跟上吗?

到底什么基因致使华为成为“吓人技术”的流水线的?

经过我的深入挖掘,本文和大家一起学习华为的“科学家优势”,并试着找寻华为这个“吓人科技流水线”的内在成因。

华为已经成为「吓人技术」流水线?讲述华为的「科学家优势」

为何华为需要科学家?

像我这样的80后,几乎在小时候都有同一个梦想:成为科学家。在我们传统的概念中,科学家是极为崇高的职业,往往同国家、人类这些宏观概念在一起。科学家之于公司,目前来看大部分国人还没有这个概念,最多也就是某某科技公司有个首席科学家这样的认知。

相比科学家优势,我们自然更加熟悉工程师文化和工匠精神,当然这也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科技公司的共同文化。

要说明科学家和工程师之间的区别,我认为前者是主要是在未知领域的探索,而后者更加着重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堆砌。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任正非总裁也是说过华为不需要科学家,华为需要的是工程商人。但彼时的华为尚还在努力的解决晚饭问题,自然是没能力也没那个现实去布局长远的科学目标的。而此时的华为,显然早已吃饱喝足了,已经把视野投向诗和远方了!

我们知道,华为在做通信,在做终端手机,在做企业和云服务;华为的2012实验和AI都在发力。其实很多业务其实已经做到了世界的顶尖或者已经接近顶尖,向前已经没有前任铺好的道路,再往前就是无人区。而科学家特别擅长和无人区交朋友。

细化到大家都更能直接感受的手机终端之上,P20 pro的极致拍照成像,DxO的拍照成绩一下子比卫冕冠军提升十多分!而之前各大厂商的旗舰新机都只是一分两分的交替领先,可以说P20 pro一下子跳过了整个行业三年都未必能走完的路程。GPU Turbo出来更是吓人一跳,用软硬一体的优化给予既有存量产品以质的体验飞跃。华为终端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能有如此惊艳的技术进步,本质上都不是整合现有资源的结果,而是实打实的走上了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是“科学家优势”的体现。

出去和科学家喝咖啡

很多科技公司都有喝咖啡文化,咖啡也被我等码农们称为提神神器!但这里要重点介绍的是咖啡的另一种属性:社交属性。

这几天大家都应该看到,华为任正非总裁接见了Polar码的发现者Erdal Arikan教授,并给他颁奖。

麦克认为,这件事很有意思,不仅仅说明了Polar码不是华为发明的、Polar是世界的Polar码,更是说明了华为是开放的华为。

早在2008年,Erdal Arikan教授就发表了关于Polar码的论文,不久之后华为就跟进,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开发,才有了后来集大成的Polar码体系,才有作为5G控制编码标准的Polar码。

更有意思的是,麦克发现了华为可能会修改一条内部规定,以往和科学家除去喝咖啡,报销费用之前需要些心得报告的规定或将不再!

确实这是相信科学啊!

Polar码进入5G标准,表面上是华为和外界科学家喝咖啡喝出来的,但实质是因为华为已经建立了一套有效的产学研为一体的有效运营体系。这在华为并不是个例,而是已经形成了机制!

和世界各地科学家开座谈会、交流心得,紧密关注和跟进世界著名科学家以及他们主要学生的学术动向(有趣的是发明Polar码的Arikan教授正是LDPC码发明者Gallager教授的学生),这里体现的是“学”。

华为的很多业务已经进入无人区,整个基础科学界的最前沿动态就可能是华为在无人区前进的能源和方向。随着华为更进一步的在无人区的探索,以及更多的去和外部科学家们喝咖啡,势必会激发更多的成果。其实作为终端产品的用户,我们对华为产品更高的期待也变得更有依据。

建造一座科学大厦

对于基础科学的重视,即便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那么华为对这方面的投入有多大呢?当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我是震惊的!

我们知道华为早就进入了研发开支世界前十的行列,去年有近900亿人民投入了研发,按照公开消息,华为强调每年将投入研发费用的20%~30%用于基础科学研究。

这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年将有200亿左右的费用投入基础科学研究!并且随着华为整体研发费用的逐年提高,基础科学研究支出也将“水涨船高”!

那么现在200亿左右的基础科学研究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麦克找到了2017年国内大学科研经费的排名情况:

华为已经成为「吓人技术」流水线?讲述华为的「科学家优势」

是的!这个200亿元超过了国内科研经费TOP5大学的总和!要知道大学的科研经费也并不完全投入到基础科学研究,还有很多工程类甚至社科类的研究。

华为人除了和外部科学家喝咖啡,自己更是同样建设了多支涵盖各领域的科学家队伍,单单我知道的就有大量的世界级数学家大牛正在华为工作,和数学高度相关的物理、通信、计算机和AI等领域也都有不少顶级科学家。

其实我们回顾不久之前华为在手机领域的成就,不管是P20 pro的超神拍照,还是GPU Turbo的小排量大动力,底层可能就是成像AI算法的加成,以及软硬一体化驱动的效率优化,是行业内还没有其他公司能够做到的事情,也都是华为在这些行业内无人区的“科学家优势”之成果。一方面华为自己的基础科学团队也在不少学术领域走在了前列,另一方面跟进外部世界级科学家的学术动向之后的内部研究,华为才有了这么多下饺子般的黑科技出现,这里体现的是“研”。

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或者可以这么说:吓人的技术并不一定出自华为,但一定是出自具备前沿技术研发能力的公司,这就是科学家的力量。

那么,华为手机已经崛起了吗?

华为已经成为「吓人技术」流水线?讲述华为的「科学家优势」


小标题本身就是一个热门的问题:

华为手机真的崛起了么?

从目前来看,华为手机的确不管在销量还是在高端手机的占比方面,都是在稳步提升的,华为手机至少在国内市场越来越展现出更佳的竞争力。说了这么多的“科学家优势”,那么华为手机真的已经崛起了吗?

似乎我们还不大习惯一个公司拥有一大批顶级科学家的现实,在我国的确真正拥有一定数量高素质科学家的公司是那么少之又少。但我们放眼世界一流科技公司,不管是苹果、谷歌、微软、脸书还是亚马逊,这些在行业中绝对领先的科技公司,可以说早就集中了这颗星球上最多最好的科学家们。拥有“科学家优势”已然是一家公司进入世界领先水平的必要条件了。

华为从通信2B做起,而终端部门是实打实的2C的,华为在“学”和“研”的基础上,面对用户的痛点和期待,挑战行业的极限,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着实提升用户价值的最终产品,这里体现的是“产”。

华为手机的拍照和GT的确令人惊艳,但我觉得这仅仅是华为手机在崛起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性成果罢了。在我看来,华为手机在很多方面的确相对三星有一些差异化的优势,尤其是软件方面的优势好像在不断凸显,但我觉得三星的基业还真的不小。此外,在华为之前的那个苹果,还是稳稳当当。

崛起始终是一个过程。余承东近期也讲过:“2018年踏上崛起之路”,我看到很多人把2018年记为是华为手机崛起元年。由于华为的“科学家优势”,也有一整套产学研的有效机制。同时,终端部门在华为整个集团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并且终端还能从2012实验室,以及通信、云服务等和手机体验极度强相关的部门借力。华为手机已经进入了黑科技收割期,也正在快速的成长。华为在下半年的麒麟980、EMUI9和Mate 20这些新品身上,拥有更多的吓人技术,绝对是可期的!

真正的崛起,过几年再看吧,定会很精彩!

(文:麦克阿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