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珠寶行業,到底是怎樣一個行業

珠寶行業作為一個非必要勞動產業存在數千年,珠寶行業提供服務的本質是讓人內心獲得滿足,而“滿足”的具體可以總結為:炫耀身份、祈福、饋贈、自我享樂、社交、從眾、表現內在自我、品質精緻、獨特和增值等等。

按照有需要有供給即形成市場的原則,珠寶行業提供的全部服務都是圍繞著上述的需求。

上面的需求看起來抽象,但是並不難理解。我們舉兩個例子:

饋贈+自我享樂+品質精緻 覺不覺得很像奢侈品牌幾千塊的入門級輕奢珠寶?

所謂珠寶行業,到底是怎樣一個行業

炫耀身份+祈福+增值 是不是就是高級翡翠觀音像吊墜。

所謂珠寶行業,到底是怎樣一個行業

大家可以自由的把這幾種因素相結合,最後一定能得到一種珠寶品類,所以我認為這幾個詞幾乎涵蓋了整個珠寶行業的服務目標。在找到需求弄清了定位之後,剩下的就是去落地實踐。

具體形態就是大家看到的礦區採石公司、寶石跨國貿易公司、原石加工工廠、珠寶鑲嵌工廠、珠寶實體商城、珠寶設計師工作室、珠寶品牌公司等等。這些構成了一個行業生態,絕大部分的從業者都在這個行業生態中作為一個鏈條存在著。

所謂珠寶行業,到底是怎樣一個行業

說老實話,中國做的好的珠寶品牌寥寥無幾,跟國外不一樣。深圳水貝一帶是中國珠寶產業的聚集地,但絕對不是珠寶品牌的聚集地。做珠寶加工的很多,做珠寶品牌的很少。這跟大陸人的消費習慣有關,也跟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有關。國外大牌,要麼擁有幾十上百年的品牌底蘊積澱,要麼捨得錢做營銷,真金白金砸下去開拓品牌知名度。國內,水貝也才十多年,積澱幾乎沒有。另外,珠寶開店,重金積壓在渠道上,資金壓力十二分緊張。

所謂珠寶行業,到底是怎樣一個行業

願意沉下心來去做品牌的很少,懂品牌的更少。只要賣鑽石,脫離不了愛情,愛情,愛情,還是愛情。品牌內涵極其雷同。好像除了愛情,珠寶都賣不出去了一樣。

所謂珠寶行業,到底是怎樣一個行業

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正是因為國內品牌做起來的很少,反而對於有能力有想法的人來說是個機會。只不過自己做珠寶品牌得需要雄厚的資金實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沒有文化,珠寶只是石頭,價格很高的石頭,而已。

現在的中國珠寶行業大佬第二代陸續才開始接班,而且大批的二代不打算從事珠寶行業,因為上一代留下的後遺症太多,所以中國的珠寶行業,摸著良心說,還停留在石器時代。

所謂珠寶行業,到底是怎樣一個行業

除了港資品牌,內陸的珠寶品牌還都在圈錢的美夢中沒醒來,每家的目的不是把行業做好滿足消費者需求,而是把牛吹響,血洗加盟商的大腦。很多其他行業去水貝找加盟的人,他們對於品牌在市場的反饋都是來自於加盟商大會,而加盟商大會吹的和實際相差的太遠,所以經常會看見在很多周邊高收入人群的地點開著低端的珠寶品牌,不過還好商場還是有一定的品牌識別度,最多也就是周圍街鋪還沉醉於大品牌的美夢中。

所謂珠寶行業,到底是怎樣一個行業

珠寶品牌最應該鑽研的是產品和客戶,其他事情就應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想卡地亞,寶格麗這些品牌,老闆就是做產品,剩下的事交給歷峰集團,lvmh去做,而國內的品牌心思都放在了後者,反而最應當重視的工藝和產品最後只是去幾個工廠隨便選選,所以目前急需一個對工藝對產品對設計對文化都非常尊重和熱愛的國產品牌脫穎而出,來結束中國珠寶的石器時代。

所謂珠寶行業,到底是怎樣一個行業

國內的珠寶行業,入行以前我個人覺得是高大上,高利潤,風光無限,腦補的都是TVB《珠光寶氣》中的樣子。入行之後發現成本高,資金風險高,毛利率還不如一個賣服裝的高,看下各大珠寶公司的報表你就會發現淨利潤甚至不如手機行業。營銷成本高。新客獲取成本高。知識太專業,入行好幾年可能都還只是在摸石頭過河。一堆買不起珠寶的人在想著如何把珠寶賣給不懂珠寶的有錢人。完全沒有可參考的案例。

所以周大福都去搞房地產了(哭唧唧)

所謂珠寶行業,到底是怎樣一個行業

深圳石巖片區樓盤——匯邦名都花園,開發商為香港周大福子公司

很多人一直問我,珠寶行業到底是怎樣一個行業。這麼說吧,珠寶行業是

一個極其傳統的行業;

一個想趕上互聯網+而不得入門的行業;

一個重資本,低迴報率,庫存週期漫長的行業;

一個階層分明的行業;

一個講究積累和傳承的行業

一個入門門檻低,專精門檻極高的行業;

一個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錢的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