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以來每年的最佳電影(下)

接著上篇,我們繼續。

2010年:“社交網絡”

自2000年以來每年的最佳電影(下)

評論員得分: 95/100

用戶評分: 8.3 / 10

總結: “在2003年的一個秋夜,哈佛大學本科生和計算機編程天才馬克扎克伯格(傑西艾森伯格)坐在他的電腦前,熱情地開始研究一個新想法。”

影評: “'個性鮮明的人物與凌厲的奏剪,大衛·芬奇的《社交網絡》,電影兩個小時的觀感是如此的一氣呵成,切換與情節跳躍雖然極其快節奏,卻又嚴絲合縫,滴水不漏,於此之中,電影在互聯網時代的變革中,探索於社交方式的改變,在根據馬克·扎克伯格真實經歷創造“Facebook”的過程裡,深層次的攫取於創造的源泉,《社交網絡》並不是一部淺顯的勵志傳記,他呈現著一個不同反響時代的演變,一個可以將社交障礙者變身為社交王國的創始人的時代,電影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下追溯於本我的真諦。”

2011年:“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

自2000年以來每年的最佳電影(下)

評論員得分: 95/100

用戶評分: 8.9 / 10

總結: “西敏(蕾拉·哈塔米飾)想離開伊朗,為了自己的女兒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為此,她幾乎做好了所有的準備,但丈夫納德(佩曼·莫阿迪飾)卻不這樣想,他還有身患老年痴呆症的父親需要照顧,無法一走了之。西敏一氣之下將納德告上法庭,請求離婚。傷心之餘,西敏回了孃家。失去西敏的納德發現自己的生活一團糟,不得已,他僱傭了女工(瑞茨薩蕾·巴亞特飾)照顧父親,卻又發現瑞茨不但對父親疏於照顧,更將他綁在床頭。憤怒之下,納德將瑞茨推出了門外,瑞茨失腳滑下樓梯,意外引起流產。”

影評: “《一次別離》以伊朗普通市民極為真實的視角為切入,用冷峻客觀的鏡頭傾述著兩個家庭間瑣碎的衝突,而極賦隱喻的政治宗教氣息彌散於電影之中,其實當我們細思之下,這個故事中的每個人其做法仿若都是合情合理,然而就是這種矛盾,成為了該作著點於男與女、宗教與世俗、知識與偏見等等一個社會下一系列深層次的內容縱深,以小博大出色的代入感,那道德與信仰中的掙扎賦予了電影為人如鯁在喉的深思。”

2012年:“獵殺本·拉登”

自2000年以來每年的最佳電影(下)

評論員得分: 95/100

用戶評分: 6.8 / 10

總結: “影片圍繞著一個名叫瑪婭(傑西卡·查斯坦飾)的年輕的CIA探員展開的,當她抵達一處位於巴基斯坦的秘密機構的時候,在這裡等待她的是同樣來自於CIA的基地組織專家丹(傑森·克拉克飾),還有一個被稱作阿馬爾(雷達·卡特布飾)的阿拉伯囚犯據可靠情報,這個人很可能一直在資助本·拉登。當瑪婭第一次見到阿馬爾的時候,他已經是接近於全裸的狀態了,顯然是被毆打和羞辱過,不但被剝奪了睡覺的權利,而且還被鎖在了一個很小的櫥櫃當中然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幾個人闖進審訊室,開始反覆的用水刑折磨他,給人的感覺真的很恐怖,讓人難以直視,也直接引發了這裡想要傳達的真正主題:一起暴行,引發的卻是更多的暴力不管你尋求的是正義還是復仇,或者任何你想要的償還方式,也許你從沒有認真的思考過,它是不是真的可以彌補你曾經受到的傷害與痛苦。”

影評: “影片中有些地方存在爭議,但是並不能因此否定影片的出色。《獵殺本拉登》雖然是一部根據新聞資料拍攝的電影,但是將懸疑、驚悚、戰爭、復仇和人物傳記電影的特質完美融合,沒有絲毫遺漏。影片內容圍繞曾經震驚整個世界的9.11恐怖襲擊展開:一個瘋狂的恐怖主義者。”

2013年:“為奴十二年”

自2000年以來每年的最佳電影(下)

評論員得分: 96/100

用戶評分: 8/10

總結: “一個生活在紐約的自由的黑人,受過教育且已婚。隨後遇到兩個人,他們許諾在華盛頓幫他找一份工作,當所羅門到了華盛頓才發現自己被誘拐綁架了,從此開始了他的奴隸生涯。經歷多年磨難才依靠一個好心的加拿大人幫忙送信回家,經過一場訴訟,他重獲自由。”

影評: “'《為奴十二載》是奧斯卡常見的黑奴題材電影,2013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單中也有兩部同題材作品《林肯》和《被解放的姜戈》。不過《為奴十二載》“主題穩妥正確”只是表面,從其導演手法上看,還是不乏另類之處的。影片為了表現黑奴的慘痛遭遇,用到不少堪稱殘忍的表現手法。影片攝影工整考究,交叉剪輯頗具特色。另外影片並沒有傳統主旋律電影的大團圓結局,而是以字幕交代索羅門窮盡餘生仍然在為爭取合法權利而鬥爭。”

2014年:“少年時代”

自2000年以來每年的最佳電影(下)

評論家得分: 100/100

用戶評分: 7.7 / 10

總結: “梅森(艾拉·科爾特蘭飾)從6歲慢慢成長到18歲,玩遊戲、看動畫片、和姐姐薩曼莎(羅蕾萊·林克萊特飾)吵架、旁觀媽媽奧利維亞(帕特麗夏·阿奎特飾)搬家離婚考學位、和爸爸老梅森(伊桑·霍克飾)討論避孕、一個人的旅行、第一份工作、第一個女朋友、第一次離別。他從一個有著嬰兒肥和塌鼻子的漂亮男孩,逐漸進入青春期並長成一位鬍子拉渣、甚至有著父親般滄桑外觀的男人。”

影評: “《少年時代》被《紐約時報》評為創意顛覆,但又聚焦於日常細節,《少年時代》遊離於經典電影和當代藝術電影之間,又不落入任何傳統窠臼。它是當代電影現實主義的典範,它給人帶來的愉悅顯而易見又神秘。從故事的設計到人物的選定都是註定電影質量的關鍵,而導演用自己的方式做到了。少年是愛迷茫的,又是輕而易舉被改變的。我們的少年時代或許和他的不相同。可是相同的是我們的感受。時間過得而太快來不及感受,這部電影正好給了一次回憶,每個少年都是一部史詩。”

2015年:“卡蘿爾”

自2000年以來每年的最佳電影(下)

評論員得分: 95/100

用戶評分: 8/10

總結: “20世紀50年代紐約,兩個來自不同背景的女性發現自己陷入了愛情的陣痛之中。”

影評: “該片導演試圖希望以一種細膩而深沉的方式講述兩個女人之間的愛情,影片無論從運鏡方式,還是對兩個女主人公肢體語言的描繪都是細緻入微的,音樂也走的是抒情路線,影調有著浪漫的味道,儘管導演給了這部片子如此多的形式性鋪墊,但是影片自始至終都無法理解是什麼建構起兩位主角之間的深情厚愛。這部片子唯一的成功之處大概是它的舞臺美術,舞美師把20世紀50年代美國紐約街區的景象,人的衣著打扮都儘量真實地呈現出來,可惜20世紀50年代的時代背景,對導演來說似乎只是一個擺設,只是復原了那個年代的樣子卻沒有讓那個時代在他的影像裡生動起來,既聽不到那個時代的聲音,也看不到那個時代的風貌,同性戀在那個時代還沒有被社會主流價值觀所認同,束縛與禁忌無處不在,導演對這一點只是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錯過了向歷史縱深處開拓的機會,豐富這部影片的機會。。”

2016年:“月光男孩”

自2000年以來每年的最佳電影(下)

評論員得分: 99/100

用戶評分: 7.2 / 10

總結: “童年的喀戎(艾利克斯·海博特飾)因為個頭矮小被旁人喚作“小不點”。他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母親(娜奧米·哈里斯飾)對他不管不問,經常毒癮發作對他大吼大叫;在學校,性格內向靦腆的喀戎也飽受欺凌。偶然間,他與當地的毒販胡安(馬赫沙拉·阿里飾)成為朋友。胡安教他游泳,給他講自己的過去,給予他缺乏的父愛,但同時又繼續把毒品賣給喀戎的母親。這一切讓喀戎在幼小的年紀就需要直麵人性的矛盾。少年時期,母親的毒癮愈發嚴重,甚至要依靠喀戎付錢,讓他痛苦不堪。與同班男孩凱文(安德烈·霍蘭德飾)親密接觸後,喀戎(艾什頓·桑德斯飾)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同性戀傾向。然而,凱文卻在一群“恐同”小混混的脅迫下對喀戎大打出手,使喀戎悲痛欲絕,最終忍不住用暴力反抗,遠走他鄉。成年後的喀戎(特拉文特·羅茲飾)有著強壯的身體,成為亞特蘭大街頭的毒梟。而他卻對往事難以釋懷。隨著一通不期而至的電話,他重回故鄉邁阿密與母親冰釋前嫌,與“初戀”凱文的見面依舊緊張不已。故事的結尾,他不再在意別人的眼光,開始接受自己的一切。”

影評: “片中多采用晃動的手持鏡頭、環繞式調度、主觀視角、變幻的色調(藍白紅黑)與迷幻音樂之間的間離感,使之產生超現實的風格。該片檢視了同性戀、非裔美國人的身份認同和男子氣概這三個問題。三者之間的交互碰撞製造出了精彩的戲劇效果,影片裡所包含的真知灼見令觀眾印象深刻。該片敘述的部分值得稱道,它沒有說教,也沒有誇大故事的情境,把平實的劇情演繹得很精彩。該片技巧純熟而又謙虛低調,讓觀眾體會到了簡單卻富有強大力量的故事,該片中的角色憑藉自己的影響力改善了種族問題,減少了人們對性少數人群的偏見。”

2017年:“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自2000年以來每年的最佳電影(下)

評論員得分: 95/100

用戶評分: 9.1 / 10

簡介: “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的意大利裡維埃拉,

突如其來的愛彷佛林中奔出的野獸,攫住了17歲少年艾利歐的身與心。他愛上了大他6歲、來意大利遊歷的美國博士生奧利弗。兩人對彼此著迷、猶疑、試探,讓情慾在湧動中迸發,成就了一段僅僅為時六週的初戀。這段美好的夏日之戀,在兩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影評: “影片中真正脫穎而出的演出來自於21歲的查拉梅。他飾演的埃利歐在影片中有著很多個“第一次”,他沒有太多臺詞,但查拉梅卻用自己的面部和肢體語言將這個角色轉化為一個讓大家一目瞭然、極易瞭解的人。影片最後那個長達幾分鐘、沒有一句對白的鏡頭,是影片中罕有的針對埃利歐的特寫鏡頭,這個鏡頭非常吸引人。男人們之間的化學反應是顯而易見的,然而更重要的是,這兩位演員不用張開嘴,就可以傳達出角色之間複雜的感情、期許和想法。”

以上便是自2000年以來的每年最佳影片,當然每年優秀的影片都有很多,而這也只是一部分片面的排名,不能代表客觀事實,畢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歡迎各位讀者在下方寫出您心中的最佳影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