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大盗孙殿英为什么只盗取了清东陵,而没有盗掘明十三陵?

孙殿英,中国近现代以来,最负盛名的摸金大盗。928年,孙殿英军阀部队以野蛮手段用七天七夜大肆盗掘东陵文物,臭名远扬。如此巨盗,为何只打清陵的主意,而不是去挖明十三陵呢?(当时明十三陵保存非常完好,里面应该也是财宝无数。)

摸金大盗孙殿英为什么只盗取了清东陵,而没有盗掘明十三陵?

一、清东陵相对易盗

公元1912年,大清帝国灭亡。公元1928年,孙殿英开始盗掘清东陵,其间仅仅相差了16年。因此,清朝皇陵有大多数修筑者还健在,容易找到入口。与此同时,由于满清政府晚期过于腐败。清朝灭亡后,护陵大臣失去了优厚的待遇,他们为了维持奢靡的生活,往往不去护陵,反而监守自盗,串通盗墓者挖掘,倒卖文物,在孙殿英大规模盗墓之前,已经有很多珍贵文物流失。孙殿英的势力并不强大,他没有“摸金校尉”这样的专业盗墓部队,选择最容易盗掘的皇陵就在情理之中了。

摸金大盗孙殿英为什么只盗取了清东陵,而没有盗掘明十三陵?

二、时间紧迫

清朝灭亡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优待清室的举措,再加上历史文化的影响,盗墓被中国人认为是最为“缺德”的事情之一,孙殿英试图盗掘时,首先借口军事演习,驱逐了东陵守陵人员,并进行戒严。这些举措显然是无法封锁消息的传递的,事实上,盗墓开始后不久,当地官员就听到风声,派遣人员探查。盗墓期间,士兵私藏了很多珍宝,有的流到了北京的珍宝坊和古玩市场交易,并引起了官方注意,以至于孙殿英自己派人秘密前往销赃时,被人守株待兔,一举拿获。于是,盗墓行动刚开始不久就闹得沸沸扬扬,孙殿英就连清东陵也未盗完,更别说去盗其他更加难寻、难盗的历代古墓了。

摸金大盗孙殿英为什么只盗取了清东陵,而没有盗掘明十三陵?

三、报仇雪恨

为祖上复仇,这又从何说起?先看民国史《孙殿英列传》的记载:“高祖父恺阳,故明辽东经略,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恺阳是明末军事战略家、民族英雄孙承宗(1563年—1638年)的号。孙承宗官至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功勋卓著。崇祯11年清兵进攻高阳城时,孙承宗率全城乡民守城抗清,被俘后誓不降清,孙家被清军杀害100多口人。而孙殿英自己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吾祖承宗公,本大明经略,为虏所戕,后人逃出,方免于难,吾父亦为旗人所害。此正所谓九世之仇也”。从这句话也可看出,孙殿英的父亲也是被清军杀害。但他既然公开承认是明朝忠臣的后人,自然不会去挖明朝皇帝的墓了。

摸金大盗孙殿英为什么只盗取了清东陵,而没有盗掘明十三陵?

不管怎么说,按照当时的时间与形势来看,孙殿英只有机会盗掘清东陵。他不能也没法去盗取明十三陵。要说真正的原因,只有历史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