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本文由閒人電影原創:idlemovie)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為什麼近幾年央視製作的歷史文化類的綜藝和紀錄片都廣受年輕人的喜歡,關鍵在於對年輕人不端著。

他們打心眼裡尊重年輕人,而非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板著一張臉壓著“雞頭”灌水,用揠苗助長的方式教導我們。

當我們起身反抗並持有抵制態度時,他們又會抱怨我們不傳承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責怪我們無知。

這種觀念本質上就沒有把年輕人和他們放在同一視角去看問題,年輕不是拿無知當個性,也並非拒絕一切陳腐的教條禮儀,更不是對傳統文化不夠上心。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傳統文化也不都是嚴肅正經,他們可以畫風清奇,年輕人喜歡接受有意思的事物,對於古板說教不曾感冒。

那打破次元壁,放下身段真正地做年輕人喜歡的東西才是文化創新和保留的該要去強調的重點。

比如近些年流行的表情包文化,年輕人是這類文化忠實的擁躉者,或許他們對杜甫、魯迅不會有過多的瞭解,但通過表情包的傳播反而讓他們知道了杜甫和魯迅諸多的生平故事。

所以,轉變觀念和換位思考很重要。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在年初出來時受到追捧便可以理解了,它們願意以年輕人的方式與年輕人聊天。

第二季更甚,有了更多年輕人迷妹迷弟。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提及國寶,一般都會想到盡是些帝王把玩的玩意兒,與我們的生活較為遙遠,瞭解起來有些晦澀難懂。

可是,《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將國寶的視角對準了從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平頭老百姓的生活,如一升量天下的商鞅方升,古代身份證裡耶秦簡,即使是現在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這檔綜藝就是一本從裡“土”到外的草根日記,說的盡是衣食住行,聊得皆是休閒娛樂,除去了居廟堂之高的威嚴感,磨平了處江河之遠的距離感。

說自己還說的這麼有趣,試問有誰捨得不查收國寶發來的留言呢。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文案一如既往的好評,甚至好於第一季,只不過在部分片段裡,有些文案顯得過於矯情,有弱化國寶強調文案的情況出現,這就顧此失彼了。

不過在接受度上顯然優於第一季,如第一集的國寶鷹頂金冠飾。

它背後的歷史本應是金戈鐵馬、硝煙瀰漫,製作組剛開始確實是這麼講的,但是沒過多久就開始高萌預警。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原本是畫風嚴肅,一身正氣的傳統歷史紀錄片風,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可是,兩分鐘後畫風驟變,這萌出天際的拇指玩偶是認真的嘛。

這還不算啥,當沈騰的原音“你過來啊”出來時,整個彈幕都把持不住了。

這麼不正經的解說國寶真的好喜歡,不同與以往略些呆板的說教,這種寓教於樂的風格確實讓人記憶猶新,下限也是不反感。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當然,正經的部分還是需要的,如第三集,曾侯乙編鐘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全。

在這集中並沒有配上太多的解說詞,單是傾聽這來自兩千多年前的聲音已是人生一大幸事。

所以一段來自中國唱片總公司於1986年3月29日凌晨兩點開始錄製的音頻直接霸佔了整個視頻,當戰國時期的宮徽羽商角在耳畔響起,只有陶醉,無需多言。

只恨自己為什麼不是俞伯牙,有了鍾子期卻不懂得高山流水。

尤其是用編鐘演奏的《茉莉花》,不由得心生感慨,原來“耳膜馬殺雞、聽覺大保健”的感覺如此爽,AMSR在它面前都要收起自己的驕傲。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除了曾侯乙編鐘,辛追夫人的素紗襌衣更是巧奪天工。

這樣一件衣服,它輕如霧谷、薄如蟬翼,沒有襯裡,在兩千多年前,辛追夫人把它套在華服外面,走到哪裡都是焦點。

可曾想過,透出朦朧之美的素紗襌衣竟然不足49克,除去較厚重的衣領、衣袖、衣襟緣邊的絹,其重量只有20多克。

製作素紗單衣的蠶絲,只有11.2旦(每9000米,只有11.2g),而今天,最高級的絲織物也要14旦左右,畢竟現在的蠶寶寶比當年的肥胖許多,吐出來的絲明顯要粗。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素紗襌衣的仿製品也是專家們耗費13年才製作出來,而它的重量卻達到了49.5克。

也難怪白居易會在《繚綾》中寫道:“應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霜。”

古人真不欺我。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要說講究環保,前人領先了我們兩千多年。

長信宮燈是長信浴室用於照明用的宮燈,燈內刻著銘文,昭示著它的來歷,燈的每一個接口都可以拆卸組裝。

漢代的照明燃料大多是動物脂肪,在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煙霧,不利於環保也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危害。

長信宮燈的設計巧妙的解決了這一問題,當燈點燃時,煙會順著“侍女”寬大的袖袍進入空腔,溫度下降煙炱會附著在內壁,一段時間後只需拆下底座便可清理裡邊的煙炱。

基本理念等同於現在的煙囪,只不過人家並沒有把煙直接排放到大自然。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第九集的裡耶秦簡,用20多萬字為我們復活了三萬七千多個從前,這如同復活了秦朝的一個細胞,繼而復活了一個時代的生命氣息。

那時候的平民與小吏,仍存於尺牘,可以閱讀,可以理解,可以想象,可以在尺牘之間看到那些被秦時明月照耀過的生命與時光。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名字最難打的三大國寶之一的戰國嵌錯宴樂攻戰紋銅壺,體現著工作人員的用心和細心。

銅壺的周身有著密密麻麻的圖案,隔著鏡頭去看我們都會一頭霧水,為什麼研究人員說的頭頭是道,我們卻根本無法體會到他的感受。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工作人員採用激光掃描技術讓銅壺上的壁畫動了起來,這樣在屏幕外的我們便可直觀的看到壺身上發生的一切。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工作人員專業,文物們的業務能力也夠硬。

老話說,當文化人騷起來,那就沒有旁人什麼事兒了。

C位出道的東漢說唱俑,是古代嘻哈圈OG級別的存在,對於現在流行的skr瞭如指掌,不僅運用得當而且freestyle更是信手捏來。

如果它參加《中國新說唱》,在60s環節,所有制作人定會毫不猶豫地給他3PASS,就算嚴苛的吳亦凡也會驚訝道,你的歌詞真的如同詩一般優美。

不論是flow的轉換,verse的搭配,以及break的整個運用,覺得就是skr skr。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當然,騷的不止它一個,畢竟獨騷騷不如眾騷騷。

第19集“狸貓紋漆食盒”也把這種騷與時下年輕人流行的短視頻文化結合了起來。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漆盤上的狸貓,前一秒還在和你一起喵喵喵的賣萌,後一秒就大金鍊子、小墨鏡地成了社會喵,只差那首“達拉達拉達”的bgm響起。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你以為它只有這一項技能嗎?

那就你太孤陋寡聞了,人家目露兇光時,還能順帶秀一把98K電眼,不知道會不會迷倒屏幕外的一眾鏟屎官。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Hold on hold on,比起swag,後期更是皮到飛起。

本來是介紹草原雄鷹的故事,在我們看來應該是戰場狼煙四起,馬蹄下塵土飛揚,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沒錯,後期也是這樣做的,但是配上《動物世界》的BGM是什麼鬼,真的一下子就會叫人跳戲到趙忠祥老師。

“雨季過後,又到了動物交配的季節,讓我們把目光放到遙遠的澳大利亞草原,那裡的雄性袋鼠正展示著自己雄性的魅力……”,我以後再也不能直視國寶了。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如果國寶會說話》利用紀錄片的形式記下這些國寶的影像固然好。

可是在現實中除了少有的湖南博物館、四川博物館等大館之外,剩餘的其他數量眾多的博物館的數字化、數據庫化都做得稀爛。

遊客到達博物館後只有走馬觀花,因為歷史這個玩意兒本身是有一定門檻的,要是不加以優化、簡化,當初所期望的效果只會變成一張張與文物合影的大頭照。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畢竟攝製組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初衷是引導更多人去了解、欣賞、保護我們的歷史和文化。

如同總導演徐歡所說:“我們的創作團隊也有一個願景,希望這一百個五分鐘能夠成為中華文明的視頻索引。5分鐘,請你點擊進去,讓你更渴望瞭解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

知其來源,魂亦可安,這是我們的使命。

央視「爸爸」又讓我獻上了膝蓋

那麼此刻的國寶又是怎麼想的呢?

它說:“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妥善安放細心保存,免我驚免我苦,免我四處流離,免我一生無依。”

這是每件國寶的心願,不論國內國外由於戰亂及其他原因,或多或少都會有部分文物散落在世界各地,不求安然歸還,只願妥善保管。

文物無以複製,歷史更是不可重來,我們追根溯源,我們以史為鏡,都要依靠每件文物來告訴我們。

破壞很簡單,以物換錢也不難,但是與文物聊天不是更有意思嘛。

微博搜索關注:Idlemovi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