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科技、江南品格——西溪湿地旁的住宅

由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鲁丹领衔,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八建筑设计研究院(项目组成员:鲁丹、张燕、王启宇、王立明、袁洁梅、宣基灿、吴杰、叶芳芳、金杨、苏健、张鹏飞、卢德海、金圣杰、丁德)担任工程设计的大华·澄品(西溪风情多层电梯公寓项目)隶属于杭州西溪湿地景区覆盖中的大华·西溪风情小区,依托余杭未来科技城,西临淘宝城。项目总用地面积6.54公顷,建筑面积约16.9万平方米,规划建筑包括30栋多层花园电梯住宅,已于2015年冬日竣工。项目定位高端湿地多层电梯住宅,设计充分结合了特有的湿地景观环境,旨在创造具有江南园林意境的“园中之园”,营建出雅致、幽静、具有江南文化韵味的"西溪湿地旁的住宅"。

环境总体布局设计的灵感取自江南园林,以“造园”手法构筑意境天成的湿地住区,以景触点,以点带面,将整体景观氛围作用于住区整体的空间形态。采用“一核、一带”的规划结构,即于住区主入口设置开放绿岛,在溪水环绕间呈现开阔的绿化景观,并配之以多层次景观元素,构建从庭院绿地、组团绿地向中心绿化层层渗透、逐步过渡的网络化绿化体系,。且从整个住宅区的均好性出发,在住区核心轴线上串联式地布置了不同层次的庭院空间,并通过水系使之连接。各空间景致不尽相同,强调空间序列感和意境打造,配以形色各异的绿植搭配,落英缤纷,藤树相缠,创造出移步换景的环境体验。

绿色科技、江南品格——西溪湿地旁的住宅

绿色科技、江南品格——西溪湿地旁的住宅

除了在环境设计中巧巨匠心,鲁丹团队在规划设计中极为注重各区域功能布局和便民体验。为便于居民出行,小区道路系统采用人车分流模式,形成整体、安全、便捷且与景观紧密结合的路网结构。机动车停车以地下停车为主,地面为辅。非机动车停车主要设置于地下自行车库。社区公共设施则包括物业管理用房、社区配套用房、物业经营用房及配套商业用房等。同时,小区的商业服务设施较好地结合了住地的周边功能与形态,环绕不同的功能分区而定点设置,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住宅建筑设计和内部规划上,鲁丹团队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重视户型设计的合理性和特色,使户型兼具多元、合理、创新、科技之特色。重点关注空间尺寸的舒适感。空间形式多元新颖。明确内外、动静、昼夜分区,合理设计厨房、卫生间使用及设备管线。为尽可能提高户型舒适度,设置有入户花园、露台等便于住户亲切接触自然,同时辅以高技术含量的成套产品应用。整个项目虽为多层建筑,但形态高低错落有致,打破了拘板布局,建筑造型追求现代经典意韵,融汇写意的传统江南建筑和简约的典雅建筑语汇,体现建筑柔美。楼体立面工整,并通过楼梯间穿孔板体块有节奏的上下跳动,活跃街景。园区内部立面通过水平线条的组合及抽象花格窗棱的点缀,保证了湿地住宅既具江南文化品格,同时尽显阳光、健康之气质。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是凭借“大华·西溪风情多层电梯公寓项目-澄品”获得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二零一七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优秀住宅与住宅小区一等奖和教育部颁发的2017年度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住宅与住宅小区二等奖。鲁丹先生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八建筑研究院院长、设计总监,经其团队设计规划的项目业已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得到各方的认可和赞誉。

绿色科技、江南品格——西溪湿地旁的住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