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古田藍田書院與縣令余仁椿淵源

公元968年古田杉洋餘氏的第六代餘仁椿,從永貞(現羅源)縣令的位子上告老還鄉後,雖然口吟“喜遂還鄉志,家貧身自安,有田三五畝,種竹作漁竿”,但行動上卻是傾盡一生積蓄,殫精竭慮,在村北“相地宜,創學館萃山川之秀,額以藍田”。

寧德古田藍田書院與縣令餘仁椿淵源

餘仁椿創建的藍田書院原為家族學塾,後經多次重建,成為杉洋最高學府,羅集全村子弟入泮讀書。餘仁椿建成藍田書院後,意猶未盡,覺得有了學校,還要為學生提供上得起學的物質條件。 “仁椿公留田七十餘畝,歲入谷八十石”專供子孫讀書及歲時烝嘗之用。這些田產都是平疇沃野裡最好的水田,家族中為其起名曰“油燈田”,意思是為讀書的子孫添燈加油,只准輪流耕種,絕不變賣,只許增加,不許減少。

寧德古田藍田書院與縣令餘仁椿淵源

《福建通志.學校篇》記載:“閩古代第一書院,設在莆田澄書堂,始建於唐代大曆年間(公元766-799年)。次之,古田杉洋的藍田書院,始建於宋開寶元年(968年)。”千年前興教辦學,可見杉洋古賢者之遠見卓識。

寧德古田藍田書院與縣令餘仁椿淵源

最早記載藍田書院的地方文獻是杉洋《餘氏總譜志·餘氏重建藍田書院記》。該文寫於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五月,為“左承儀郎知福州古田縣丞主管學事郭能撰”,“左迪功郎新差汀州司戶參軍餘偁書”。其篇首記述“昔員外公餘仁椿相地宜創學館,背乾向巽,萃山川之秀,額以藍田”。現存一塊《歷代重建重修藍田書院芳名》碑,其中間豎行也醒目鐫刻著“唐(指後唐,筆者注)員外郎永貞縣令餘仁椿捐資鼎建”,可見藍田書院始建於五代後唐(936—940),而具體年份不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