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情书”的商业计划书不是好BP!

不是“情书”的商业计划书不是好BP!

不是“情书”的商业计划书不是好BP!

其实写商业计划书,就像是在给投资人写一封情书。因为写商业计划书的目的在于打动投资人,让他们对你的项目产生兴趣。就好比你要打动一个女孩子,给她写情书,也要想办法写到她关注的点,才能引发她的兴趣,进而选择你。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封打动投资人的商业计划书呢?

1、找到你项目里最吸引投资人的那一个点,并且放在摘要里重点描述。

你要明白你的项目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最闪亮的那一点在哪里,并保证投资人在一分钟之内看到它。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摘要里重点表述。

如果你的团队里有几个BAT的中层以上人员,互联网圈小有名气,你应该把团队介绍放在前面。如果你的是一个硬件项目,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简单的开场白后,单刀直入描述你的技术和实验数据,则是更好的选择。

2、团队介绍,主角光环重要,但做事更重要。

简历介绍,国外名校留学过,写出来,十年前这一招融资很管用。

没有海归光环,也不要灰心,如果你有相关行业的历练,段位比较高,也会给你加分的。毕竟在BAT这些公司干过高管的人,行业嗅觉和能力不一定比海归差。他们的知识架构也更加具有实操性。

以上两点现在的效果也有所降低,原因是现在的创业者越来越精明了,海外经历随口就编,海外野鸡大学搞了一个毕业证就说自己是名校毕业的,在BAT干过一年实习生小组长就在投资人面前说我是BAT管理层出来的。

这样的事儿出过几次后,投资人显得更加审慎了。

他们不但要知道你在哪儿留过学,在什么公司干过,更加想知道你学的怎么样,干出过什么成绩。

比如过去的能查到的工作业绩能给你的能力加成。所以,如果有能体现你能力的工作履历,一定要重点描述,比如曾经在阿里巴巴开发某个内部项目,半年做到用户100万,收入过千万。

不是“情书”的商业计划书不是好BP!

技术性项目,团队介绍方面,要着重描述自己的团队的科研实力。核心期刊发表量,发明专利等等。

3、项目阐述,数据是支撑创意的支点

互联网项目,要简明扼要地介绍你的创新点和商业模式。你的项目是基于什么问题(痛点)引伸出来的,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基于解决方案做出来的产品反馈如何?这是投资人审核项目的一个逻辑闭环。

落脚点是数据。数据是说服投资人最有力的武器,他们可能对你描述的技术表示怀疑,但数据可以让他们闭嘴。精明的创业者会用精益创业的理念搞出一个1.0版本,通过访问量、销量快速验证他们的想法。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极小的资金投入和团队的劳务实现。这些最初的数据沉淀比你的完整版产品和滔滔不绝的前景描述管用。

对于一些不能快速商业化验证的项目(比如医疗类硬件技术产品),则要尽可能多的提供权威的实验数据。

4、竞争者和策略描述,对自己和投资人诚实很重要

这个绝对是一个创业者应该深思的问题,如果你自己没有想好如何击败你的竞争者,你的产品成功的几率是很低的。很多创业者的产品其实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幻想通过后期运营来实现脱颖而出,但这种想法如果不基于恰当的战略,在投资人面前会显得比较苍白无力。刻意规避竞争对手的存在也会给投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为他们在投你的项目之前,肯定会对你的对手做充分的调研,然后再决定投你还是你的竞争对手。

不是“情书”的商业计划书不是好BP!

5、市场分析,省省那些口水话

很多创业者喜欢在这一块长篇累牍,实际上没有太大必要。这一块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你告诉投资人这一块蛋糕有多大,而是让投资人知道你了解你自己的项目市场份额有多大。对你项目感兴趣的投资机构,一定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市场了解的清清楚楚,如果他们不了解,他们根本就不会看你的项目。这一块,两三页就够了。

6、发展战略,展现CEO雄图的地方

发展战略是考验一个CEO的能力的部分,一般的创业者会写出一个同质化的发展战略,但伟大的CEO在这一块一定会惊到面对他的投资人。想象一下乔布斯在写苹果的发展战略的时候,会说我怎么建立销售渠道,我怎么搞促销提高知名度吗?

7、融资方案,能不能拿到钱就靠它

在讲融资以前,最好先表明你们团队目前的股权架构,这一点投资人是很关心的,有的时候,项目再好,股权架构不健康,投资人也是很怕去投的。比如那种5:5,4:3:3的股权架构,最好在投资人发难前,把股权或者控制权更加明确一些。

融资方案有两个核心部分组成:

第一:你出让多少股份,要多少钱。

A/B轮的公司,有财务报表,估值相对容易些。可以通过财务测算来实现。天使轮的财务估算简单的算一下就可以了,如果你要做详细测算,算出来的结果,估计也没人信,你要证明结果正确也是很难,所以不要为自己挖坑。

种子、天使轮的项目,最主要还是基于市场容量来投。给几百万,只要项目成功,投资人都是赚翻。

不是“情书”的商业计划书不是好BP!

出让的股份比例不宜过高,不超过20%,并且最好跟投资人商量出让一部分投票权给CEO。为什么不要超过20%。因为现在的互联网项目,或者一些资本推动型项目,上市前要经过种子、天使、A轮、B轮、C轮、D轮、F轮六七轮甚至更多的融资次数。如果每次出让20%,即使你开始拥有100%股权,六轮后也不能保持34%的相对控股地位,那时公司会因为股权分散限于危险境地(另外一个方法是设计AB股来实现控制权的削弱)。

第二:你怎么花这笔钱

投资人也担心钱怎么花,需要对资金有一个把控力度,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资金使用计划,让投资人知道钱花在什么地方,是非常必要的。

把投资人当作暗恋的对象,写出一封专业且动人的BP,还愁不能融到资金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