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欠钱不还的“老赖”,最后都怎么样了?

那些欠钱不还的“老赖”,最后都怎么样了?

“反正我没钱,随便你拿我怎样。”

不知从何时起,“欠债还钱”的公序良俗渐渐被打破,反而是“欠债不还”大行其道。

每每看到“老赖”这么猖獗,心情只能用下图来表示。

那些欠钱不还的“老赖”,最后都怎么样了?

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加强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范围和力度,但是偏偏有些“老赖”不信邪,非要挑战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结果得不偿失。

1.欠债不还,连累儿子

据澎湃新闻报道,福建省明溪县失信被执行人张某由于自己的失信情况被法院曝光在当地LED大屏幕上后,给16 岁的儿子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终于在儿子的强烈要求下,他来到执行局缴清欠款1万元。

那些欠钱不还的“老赖”,最后都怎么样了?

2.跑路到国外,房产照样被拍卖偿债

欠款后,不少“老赖”会存有一种侥幸心理,以为只要逃往国外,法院就没法执行了,或者天真以为法院不会执行被执行人的唯一一套住房。

结果,只是想多了,照执行不误。

据报道,开封市龙亭区法院将逃匿到国外的“老赖”田某名下的位于珠海市某小区的房屋通过网上拍卖后,偿还400余万的欠款。

那些欠钱不还的“老赖”,最后都怎么样了?

3.全媒体直播抓“老赖”

此前,最高人民法院“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在南京展开,行动涉及60余家网络媒体,联合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0小时不间断直播执行第一现场。

现场执结案件49件,到位金额近625万多元,5000多万网友在线围观。充分发挥网络媒体曝光作用,让老赖无处隐藏。

那些欠钱不还的“老赖”,最后都怎么样了?

4.牢狱之灾

要是国家三番五次召唤,依旧拒不还债,那国家就只有送上一副“银手镯”了。

那些欠钱不还的“老赖”,最后都怎么样了?

而且,根据国家201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中的第三十九项明确规定: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修改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那些欠钱不还的“老赖”,最后都怎么样了?

今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战之年,全国各地刮起执行风暴,全方位的曝光老赖信息,让越来越多的老赖从“花招百出”的逃避执行转向自觉履行。

不要因为失信触犯法律,更不要试探法律。在这个越来越注重诚信的社会,切记诚信,否则一处失信,便处处受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