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爲何愛去洛陽,除了巡遊大運河,有個需求難以說出口

唐朝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朝的皇帝都愛去洛陽,是去巡遊大運河嗎?

唐朝皇帝為何愛去洛陽,除了巡遊大運河,有個需求難以說出口

歷史上,秦始皇在位進行了五次東巡;漢武帝也進行過四次大規模巡遊;隋朝修建了大運河,隋煬帝曾多次巡遊。唐朝皇帝是效仿隋煬帝巡遊大運河嗎,答案還要從大運河說起。

隋朝建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關中雖號稱沃野,但地狹人眾,糧食卻不足以供京師。為了解決運糧問題,584年,隋文帝楊堅命宇文愷率領水工修建了300多里的廣通渠,至潼關入黃河。

605年,隋煬帝楊廣營建東京(今河南洛陽),開鑿通濟渠,改造邗溝。隋煬帝徵發幾百萬勞工,消耗大量人力財力,終於修建成隋唐大運河。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餘杭(今杭州)。

唐朝皇帝為何愛去洛陽,除了巡遊大運河,有個需求難以說出口

隋朝大運河沿線岸分佈了山陽倉(今江蘇淮安)、黎陽的黎陽倉(今河南浚縣)、興洛倉(今河南鞏縣)、回洛倉(隋唐洛陽城北七里)、含嘉倉(隋唐洛陽城內),河陽倉(今河南孟縣南黃河北岸),常平倉(今河南三門峽西南),廣通倉(陝西華陰縣渭河入黃河處),太倉(長安城)。

唐朝剛建立時,京城人員少糧食缺口不大,唐高祖和唐太宗之時,每年從江淮地區漕運到長安的糧食約20萬石。唐高宗以後,國用日增,到了唐玄宗時期,每年需要運米250萬石。

作為對比,明清時期每年需要大約400萬石(大約有5萬4千多噸)的糧食運往北京,唐朝的糧食需求也算正常。

唐朝皇帝為何愛去洛陽,除了巡遊大運河,有個需求難以說出口

隋唐大運河各段通航能力不盡相同,從洛陽沿著洛河進入黃河,再到永濟渠和通濟渠都容易暢通。在洛陽附近修建了興洛倉、回洛倉、含嘉倉多個大型糧倉,唐朝時期全國的大型糧倉共儲糧約1200萬石,其中含嘉倉儲糧約580萬石,佔將近一半儲量。

從洛陽往上到長安,運糧船需要走黃河,黃河不同時期水量變化很大,影響船運。陝州地段(今河南三門峽),黃河中游地區有一個最險要山峽。這裡地勢險峻,水流湍急,兩岸石壁陡峭,河中兩座石島把急流分為三股,被稱為“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只有人門水勢稍緩,但也是水深流急,舟船難行。

黃河三門峽經常發生沉船翻船事故,從洛陽到陝州只好改為陸運,運輸能力跟不上,長安城經常缺糧。唐玄宗時,裴耀卿提出在三門峽東置集津倉、西置鹽倉,漕舟輸米至東倉,然後陸運至西倉,再用船轉運到關中各倉。

公元742年,唐朝在三門峽的岩石中開鑿了一條人工渠道,又在山頂上鑿成纖路,黃河水上漲是,用人工縴夫拉運糧船通過三門峽,這樣江淮漕船直抵長安,運米達四百萬石及其他錢貨,創唐代最高紀錄。但這條渠道不久還是因山石崩塞而廢棄。

唐朝皇帝為何愛去洛陽,除了巡遊大運河,有個需求難以說出口

建都長安,隋唐的皇帝們想盡了辦法來解決吃糧問題,但隋唐大運河長安段通航能力卻不如人意。長安城經常捱餓,東都洛陽城卻儲存著大量糧食,僅含嘉倉儲量就夠吃2年。

從隋朝開始遇到災荒年,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等紛紛到洛陽。名義上去巡遊大運河,實際上解決吃飯問題,過了災年再回到長安城。隋煬帝和武則天直接定都洛陽,不用像其他皇帝那樣擔心吃飯問題。

唐朝皇帝為何愛去洛陽,除了巡遊大運河,有個需求難以說出口

唐代宗時,長安鬥米千錢,宮中無隔夜之糧,京郊農民搓穀穗來救急。唐德宗時,因藩鎮叛亂大運河漕運中斷,關中倉廩糧食吃光,引起朝野的極度恐慌。786年,在經過歷時四年才平定的李希烈之亂後,江南漕米又運到陝州時,德宗高興地對太子說:“米已至陝,吾父子得生矣。”六軍軍士得知這一情況,“皆呼萬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