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這個縣,屬於邢臺市,但這裡人們常去山東走親戚,這是為啥?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新中國建立初期,河北東南部和山東西北部的行政區劃變化的故事。


河北這個縣,屬於邢臺市,但這裡人們常去山東走親戚,這是為啥?

剛建國時河北和山東的區劃情況


大家知道,在近代時期,河北南部和山東、河南等省進行過比較大的行政區劃變動。河北的一些縣區被劃入了河南,而河南的縣區則成為河北的管轄區。此類情況也出現在了河北和山東身上。造成這種現象並不奇怪,今天我們就借這篇短文帶您來簡單梳理一下。


話說,新中國建立後,為了治理黃河的水患,在1949年的7月底,中央決定成立了特殊的“平原省”,當時河北南部的清豐等縣被劃入了這個省。1952年,平原省建制取消,原本屬於河北的幾個縣被划進了河南。而後河南又將自己的臨漳等縣划進了河北。


河北這個縣,屬於邢臺市,但這裡人們常去山東走親戚,這是為啥?


到了1952年時,國家開始騰出手解決大運河的問題。原來在歷史上京杭大運河經過了河北東南部和山東西北部一帶。一度山東的臨清州因為大運河的緣故,聚集了大量商賈,非常繁華。但是進入19世紀後,隨著外國侵略者的進入和新興運輸方式的利用,大運河今不如昔。


因為大運河的緣故,讓河北和山東邊界的區劃變得很複雜,這很不利於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也不利於對兩地的管理。在此背景下,為了更好治理已經變得淤塞的大運河同時更好地利於山東和河北的發展、交流。自50年代開始,兩省開始進行“換地”。


河北這個縣,屬於邢臺市,但這裡人們常去山東走親戚,這是為啥?

山東夏津縣


1952年,河北把原屬於自己的夏津、恩縣等五個縣劃歸給了山東,而作為補償,山東把慶雲、寧津、東光、吳橋等六個縣劃歸到了河北。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形勢再次發生變化,河北和山東進行了第二輪的“換地”。


六十年代,山東把自己的館陶縣和臨西縣劃歸到了河北,河北則將慶雲縣和寧津縣劃歸到了山東。在此需要說明一下,當時的館陶縣面積較大,依據當時情況,老館陶縣被拆分成了三部分。其中的新館陶縣劃歸到了河北,其他地區歸屬到了周邊的縣區。


河北這個縣,屬於邢臺市,但這裡人們常去山東走親戚,這是為啥?

河北館陶縣


而後來歸屬於邢臺市的臨西縣和臨清縣(後來稱臨清市)本來是一體的,後來從臨清西部劃出一塊區域給到了河北,因為地處臨清西,所以就稱臨西縣了。就這樣,這兩省的區域和行政區劃基本確定了下來,之後再無大的變化。


河北這個縣,屬於邢臺市,但這裡人們常去山東走親戚,這是為啥?

山東臨清市


不過,現在兩省的一些縣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舉例來說,臨西縣距離邢臺市區較遠,他們經常去緊鄰的山東臨清市購物。而臨西老百姓有很多人的親朋都在山東。而館陶縣和臨西縣的文化特徵、生活習慣以及方言都和山東非常接近。這也是雙方數百年來互相交流往來有著密切聯繫的見證。


河北這個縣,屬於邢臺市,但這裡人們常去山東走親戚,這是為啥?

河北臨西縣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佈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