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縣辦149所講習所 致富能手現身講「脫貧經」

漳縣辦149所講習所 致富能手現身講“脫貧經”

(通訊員 閆寶明 癿斌宏)

“致富只能靠自己!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幹!”“邋遢人幹不成光彩事!話土理不土!”“培訓竟然能講的這麼吸引人”……儘管講習已經結束,但大家沒有像往常一樣“逃離”會場,而是熱烈地交流剛聽到的“漳縣好聲音”。

這是漳縣第二季度集中講習現場。日前,漳縣縣委宣傳部聯合縣婦聯,把講習所開設在了貧困婦女致富技能培訓班上。為了激發大家的學習熱情,在培訓開始前,邀請到了縣講習員趙衛黨,為大家做了題為“如何做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精彩講習。舉例子、講事實、做示範,形象生動的講習贏得了陣陣掌聲,也極大地激發了大家脫貧致富的信心。

把講習所辦到群眾中去。

“躺在牆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是不行的,我們有手有腳有力氣,又有這麼好的國家扶貧政策,為什麼富不起來?我們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好日子是幹出來的……”在馬泉鄉紫石村紫中社社長藺軍紅家,20多名群眾圍在炕頭邊,興致勃勃地聽駐村組長張永傑講精神扶貧,精彩的講習、樸實的道理、通俗的語言,激發了現場群眾的強烈共鳴。

除了“炕頭邊的講習所”,紫石村還充分結合實際,辦起了“路燈下的講習所”,勞作了一天的農民晚飯後紛紛在路燈下納涼,張永傑藉此機會又給大家講了一堂產業扶貧課。貧困戶趙付平聽完講習,直說“這次取到了真經”;脫貧戶吳付琦聽完講習後感嘆,要是早一些聽到這麼好的講習,自己的脫貧時間至少要提前3年。

正如馬泉鄉黨委書記高曉龍說,講習所就是要辦在生產生活一線、辦到群眾中去,讓每個人都能瞭解到黨的好政策,都能看到身邊的好典型,都能學到致富的好技術,要把大家的閒餘時間利用起來,把脫貧的內生動力激發起來,把講習所變成“扶志扶智大課堂”。

在該縣,講習所早已突破了固定場所的集中宣講,田間地頭、農家院落、村頭巷尾……只要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講習員的身影,流動式分散講習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更加接地氣的語言、更加對胃口的內容,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農民群眾紛紛前往,獲得了一大批“粉絲”的一致點贊。

目前,全縣共建成縣、鄉、村三級講習所149個,實現了全縣所有鄉鎮、行政村全覆蓋,開展各類講習活動1200多場次,惠及農民群眾2.1萬餘人。

就講基層群眾最需要的東西。

日前,金鐘鎮在舉辦的石崖寺六月六“花兒會”上,對評選出來的“移風易俗示範戶”“孝順兒女”“脫貧示範戶”等5類30個先進典型進行了隆重表彰獎勵,隨著一個個身邊的人上臺領獎,臺下的觀眾掌聲雷動。在表彰現場,金鐘鎮黨委書記趙剛為大家作了精彩講習,領完獎的石灰樓村脫貧示範戶包富俊聽著講習,高興地說:“領導的講的都是我們最關心的事,講的都是我們身邊的人,非常有用!”聽的人越來越多,感染的人越來越多,大節會大講習收到了預期的大成效。

“吃上旅遊這碗飯,日子越過越紅火。現在一有閒時間大家就來我這裡學經驗,他們喜歡學,我非常願意分享,大家富了才是真正的小康!”新寺鎮青瓦寺村講習員楊新巧高興地說,在她的農家樂大院裡,一次次對症下藥的“板凳講習”成了推動全村農家樂蓬勃發展的加速器。

通過一次次的縣、鄉、村級講習,通過微信、電視、網絡的快速傳播,馬泉鄉講習員成斌玉的勵志故事正在被大家熟知、接受、學習。從一個掙不足1000元的微薄工資的打工族,到年支付工人工資30餘萬元的小老闆,她用艱苦奮鬥、堅持不懈改變了命運;從一無所有的畢業大學生,到身價百萬的致富女能人,她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在該縣,講習的內容早已超越了講思想、講政策、講思路、講方法的“四講”要求,通過講典型、講道德、講風俗、講文明,講出了農民群眾最需要的東西,把精神扶貧的扶志扶智理念講進了農民群眾的心坎裡。

“講習所裡‘取經’走!”如今,這句話成了漳縣農民的口頭禪。在該縣,由“土專家”“田秀才”和“鄉賢榜樣”等各行各業骨幹人才831人組成的專職、兼職、輔助三隻講習員隊伍,通過“集中講習”+“流動講習”、“黨員群眾點菜”+“講習所配菜”、“現場講習”+“網絡講習”等一系列接地氣的講習活動,講“活”了時代精神、講“清”了理論政策、講“暖”了農民心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