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爲什麼你那麼認真做事,卻事與願違?竟然是這四個字……

想必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自己明明已經那麼認真努力在做事,為什麼卻事與願違呢?這讓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付出了卻得不到回報,

當你弄明白的時候,你就會恍然大悟

曾仕強:為什麼你那麼認真做事,卻事與願違?竟然是這四個字……

孔子說“盡人事,以聽天命”,只有天和人完美地結合起來,也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才可以實現大吉大利,心想事成。

人怎麼樣才能真正地做到“天人合一”呢?

古老的《易經》在誕生和發展之中,歷經了三古三聖:先古之聖伏羲,中古之聖周文王,近古之聖孔子。伏羲觀察到了大自然中的天道,周文王思考剖析了人類社會中的人道,而孔子最大的貢獻,就是“天人合一”。

曾仕強:為什麼你那麼認真做事,卻事與願違?竟然是這四個字……

孔子完全站在人道的立場來發揚易學,他說人應該全心全意終身致力於四個字,就是天人合德。因為天人一定要合一,而且只有靠道德才能合一,靠其他根本就合不了。

孔子的話,直接透視到我們最深層次的弱點。整部《易經》都在針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弱點,我沒有說是缺點。何謂弱點?就是我們很不容易找到合理點。

曾仕強:為什麼你那麼認真做事,卻事與願違?竟然是這四個字……

就說做預言家,天老爺要配合你,你就算講對了,天老爺要不配合你,你就出洋相了,這是很容易明白的道理。

比如說後天會怎麼樣?你說後天是個大晴天。老天爺一聽:你說大晴天,我偏要讓它下雨,它就下雨了。那麼為什麼有的人講話會靈,有的人講話就是不靈呢?關鍵點就在這句話:先天而天弗違。

如果你有本事做到比天垂象還早,把未來的情況先說了出來,而老天本來不是要這樣的,因為你說了,那就讓你說了算了,它就配合你,那就天人合一了。

曾仕強:為什麼你那麼認真做事,卻事與願違?竟然是這四個字……

中國人誰都希望自己說了算,這就麻煩了。每個人都有皇帝心態,也不必避諱,結果每個人看到堯舜都說,堯舜太好了,我要當堯舜!卻不知道堯舜是以品德來感動天地,而不是以威勢來感動天地。看到人家當皇帝太好了,自己也要當皇帝,那就完全錯了。

如果發現天下是有品德的人說了算,那麼我也要修我的德,希望有一天我也說了算,這是正道。

我們每個人能夠在小事情上說了算就已經不得了,要慢慢在比較大一點的事情還能說了算,就應該心滿意足了。

曾仕強:為什麼你那麼認真做事,卻事與願違?竟然是這四個字……

至於那個最大的事情,我們叫天大的事,還是要看老天來選哪個人,這個人是老天的代言人,他說了算,我們不要去爭那個位子,這才叫做讀懂了《易經》,明白了安身立命的本分。

為什麼說孔子是集大成呢?就是因為到了他那裡,已經把所有話都講完了。

曾仕強:為什麼你那麼認真做事,卻事與願違?竟然是這四個字……

所以說,做人就要努力讓自己時刻順天理,憑良心,才能歸於大道,堅定倫理道德的信念,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就會“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