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教授:讓你受益終生的三件法寶!

曾仕強頻道儒道易行

弘揚道統易學文化,傳播聖賢智慧,踐行中國式管理!

曾仕強教授:讓你受益終生的三件法寶!

中國社會正在飛速發展之中,但是我們也要冷靜地思考一下:我們如同在安定中求發展?當物慾橫流人心浮燥之時,我們更應該考慮:人的一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那麼,老子所說的人生三寶,到底是哪三寶?

曾仕強教授:讓你受益終生的三件法寶!

老子在《道德經》很具體地告訴了我們:我有三寶,持而保之。我很堅定、長久地保持住這三個寶貝。哪三個寶貝呢?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因為慈愛,我們才會勇敢,動物也是一樣。比如母雞,看到有人要奪它的小雞的時候,它比誰都兇。媽媽很柔弱,因為女性本來就比較溫柔,可是為了保護她的子女,她比誰都勇敢。而事情過去之後,媽媽會哭,說自己怎麼會那個樣子呢,當時真是嚇壞了……其實這就是慈的力量。慈的力量是很大的,這就是柔中有剛,陰中有陽。

現在的人很可惜,只講愛,不懂慈,一天到晚愛愛愛,動不動就我愛死你了……這樣的人根本就是腦筋太簡單了。只有慈,才能勇。愛都是自私的,因愛生恨的事情我們見的也很多,但是慈從來就不生恨。

節儉,就可以節省精力,就可以走更遠。所以,我們今天常講,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我們節省錢,是為了要做更好的服務:我們把資源儲存起來,是為了後代子孫能夠繼續有資源用。不然一下子把整個資源都用光了,後代可就麻煩了。

現在大家都會有一種感覺,我們的衣服好像永遠少一件。明明衣服已經夠多了,穿不完了,可是看到別人的衣服,還是會認為比自己的好看,自己再怎麼樣也要去買一件更好看的。這些想法和做法導致了我們現在過度生產、過度浪費。生產那麼多幹什麼呢?以前的人,一件衣服穿破了,補一補,修一修,實在不能穿了,還要留在家裡當便服,買一件新的以備出門拜客所需。

曾仕強教授:讓你受益終生的三件法寶!

人一奢侈,就糟糕了,錢就會永遠不夠用。房子已經夠氣派,夠大了,但是搬進去以後,就是覺得少一間,心想要是再多一個房間多好。有了車子,就感覺別人的車子怎麼比自己的豪華呢,坐在裡面好神氣,然後就覺得不行無論如何都要超越他。錢不夠用,然後就把修道的時間拿來拼命賺錢,這樣人生方向就己經走偏了。賺錢沒有錯,但是賺錢只是手段,只是工具,它是幫助我們修道的。這樣想才對。但是千萬記住,節儉,並非只是節省金錢。精神、力量,包括時間、資源等方方面面,都要節省,都不可以浪費。

有一件事情值得我們去思考。我們去看所有動物,比如羊,從早到晚都在那裡吃東西。一般動物,每天要花六個小時吃東西才能活著。而人類只花一點點時間,甚至於現在你都不需要自己做飯,打個電話,叫個快餐就可以了。所以,所有動物花在吃飯上的時間遠比我們人類長,因為它們活著就是為了生存而已。為什麼人類在所有動物裡面,花在吃東西上的時間最短?就是因為我們有很神聖的責任,即要留下更多的時間來修道。

曾仕強教授:讓你受益終生的三件法寶!

不敢為天下先,我們常常把這句話理解為,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要跑到別人前面去,因為槍打出頭鳥。所以有人認為,老子的思想是消極的,是現代社會不可取的。其實,如果我們對中國文字有了解的話,我們就會很輕鬆、很明白地知道:不敢為天下先就是敢為天下先。敢為天下先和不敢為天下先,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說法不一樣而己。為什麼?因為當我們說不敢為天下先的時候,同時包含著另一層意思:如果合理的話,如果順應自然的話,那為天下先也沒關係;當我們說敢為天下先的時候,意思即是,當時機不恰當的時候是不敢為天下先的。

曾仕強教授:讓你受益終生的三件法寶!

中國人講話,厲害就在這裡,我們要會變通。是裡面含有不是,不是裡面含有是;善裡面有惡,惡裡面也有善;要會變成不要,不要也會變成要。這個需要我們花一點時間好好體會。這也是《易經》的思維,而且幾乎百家的思想裡面都含有這麼一種變動性。因為整個是變的,你怎麼可以固定呢?我們站在不要的立場來要,站在沒有意見的立場來發表意見,站在不敢為天下先的立場,敢為天下先。

曾仕強教授:讓你受益終生的三件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