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留守儿童“微心愿” 支教夏令营火热进行中

新闻网讯(通讯员 方丹)经过开营仪式,夏令营已经有了七十多位学生,而接下来的两天,仍不断有学生加入,最后学生人数更是达到了九十多位。由于团队的人员、物资以及教室有限,团队不得不拒绝后面带着孩子来报名的家长们。而在和家长们的交流中,队员们也了解到,在通城县大坪乡以前并没有大学生来过,更没有大学生来支教,甚至很多家长及当地人并不明白什么是“支教”,有的家长以为队员们是来给孩子补课补习的……

开营仪式后,招生结束,团队队员分工明确:登记信息、分班、备课、后勤等,夏令营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实现留守儿童“微心愿” 支教夏令营火热进行中

孩子们做早操 覃佩佩 摄

实现留守儿童“微心愿” 支教夏令营火热进行中

初次见面,邂逅一段美好时光

实现留守儿童“微心愿” 支教夏令营火热进行中

7月20日,授课的第一天,课程内容是破冰游戏、地理小知识速记和魔方的妙趣;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和志愿者老师之间相互认识,便于未来教学的开展;同时穿插学习性的地理知识和兴趣类的魔方教学,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挖掘孩子们的兴趣能力,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

实现留守儿童“微心愿” 支教夏令营火热进行中

孩子们在上魔方课 覃佩佩 摄

破冰游戏中,孩子们由一开始的害羞内向,不敢说话,慢慢变得活跃起来,也更敢于表达自己,积极地作自我介绍。游戏中孩子们喜悦开心的笑脸,在阳光下辉映成最美丽的风景线!在地理小知识速记课上,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解一个又一个地理小知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中国最长的河流……课堂上的孩子们专注地看着黑板:有的孩子双手重合摆在桌上,抬头瞪大眼睛;有的孩子随着老师的讲课不时点头。魔方课上,孩子们都十分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跃跃欲试,其中大班一个叫徐桢的小孩十分机灵,很快速地完成了老师教的步骤,自己探索出了还原魔方的方法,成功还原了魔方,收获了伙伴和老师的赞扬!

在欢声笑语中,第一天的课程结束了。第一天,队员们和孩子度过了温馨美好的时光,初遇,初始,留下了一串串美丽的足迹……

探索兴趣,寻找不一样的自己

夏令营进入了新的篇目——兴趣篇。课程设置主要有:美术、音乐、手语、话剧、科学、书籍及诗歌鉴赏、城市介绍等等,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孩子发展兴趣爱好,提供精神上的陪伴。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老师们也更顺畅地给孩子们授课,课程内容更是经过精心准备。

实现留守儿童“微心愿” 支教夏令营火热进行中

大班孩子专注地听课 覃佩佩 摄

7月21日这天,孩子们还是早早地就到了学校门口,做完早操后,正式开始一天的学习。今天的课程是书籍与诗歌鉴赏、美术课和作业辅导课。根据孩子的年级,团队实行大班小班分班教学,因材施教,以便让孩子们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在小班的书籍与诗歌鉴赏课上,老师通过多媒体,PPT、视频多样的教学方式,同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呼唤他们重视生活,尝试让他们自己写诗。

从孩子们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很多东西,杨鑫一直是一个懂事的姑娘,队员卜艳蓝了解过她的家庭情况,她有两个姐姐,小小年纪,已初见大人的成熟,可喜人,亦可悲人。上完课,志愿者老师卜艳蓝回忆了课上的情景:“她很认真的给我看了她的作品,是关于母亲的,是关于长大后与母亲之间的关系疏远了的、带着少女的小情绪的一首诗。下课之后她跟着后面的小朋友和我聊天,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老师,我是留守儿童,我们都是留守儿童。’怦然,我回头认真的看着她,她也认真的跟我解释,留守儿童就是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我们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这或许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单纯事实,但是就是这种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自知,让人不由得心疼,社会的压力,延伸到本不该在这个年纪承担的孩子身上了。”

实现留守儿童“微心愿” 支教夏令营火热进行中

课堂上孩子们与老师进行互动 覃佩佩 摄

从之前了解到的关于大坪乡的教育现状,再到上课和孩子们的接触,队员们也可以体会到一些东西:在这个小小的乡镇里,有着许多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他们父母不在身边,大多由爷爷奶奶抚养,平常很少有娱乐活动,也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乡镇也只有一间小学,还是几个村里的孩子一起,拥有的教育资源也有限,孩子们接受的教育也只是普通的课本知识……

实现留守儿童“微心愿” 支教夏令营火热进行中

志愿者拥抱孩子 覃佩佩 摄

这样的现状也让队员们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来这里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志愿服务,更是关注社会问题,以志愿服务的形式给留守儿童们带去精神、心理上的陪伴和关爱,用团队一点点汇聚起来的火苗,点亮留守儿童梦想的星空,这也正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

实现留守儿童“微心愿” 支教夏令营火热进行中

阅 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