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風險溢價視角 防守與反擊 製造業中的TMT

基於風險溢價視角 防守與反擊 製造業中的TMT

國泰君安 李少君 黃燕銘

開宗明義:估值看似“見底”,但風險偏好似未見底,風險偏好仍是主線。從DDM模型出發,當前市場的核心影響因素是風險事件背後的風險偏好情況。當前市場,多數投資者認為市場“估值見底”。但我們需要說明的是,估值看似“見底”,但是投資的另一面風險偏好仍未見底。相應的,市場的反擊關鍵亦是在風險偏好。

風險溢價:壓制因素及反彈特點。第一,風險溢價的壓制因素:核心原因在於政策,及政策帶來的衍生效應。從理論角度,政策的預期變化首先是對風險偏好的影響,其次體現為對盈利和利率帶來的衍生效應。從歷史角度,2000年以來的3輪風險溢價週期中,導致風險溢價走高的因素均來自政策因素。第二,風險溢價初降過程中,作為估值敏感型的TMT反彈一馬當先。我們認為,風險溢價的上升-下降週期是外生-內生因素作用下,經投資者行為映射後的結果,以史為鑑或更為有效。從歷史上看,風險溢價週期中的上升週期一般為6-10個月,風險溢價初降過程中估值敏感型股票一馬當先。

防守與反擊:“製造業中的TMT”的四重優勢。1)“製造業中的TMT”偏向於估值驅動,對風險偏好更為敏感。歷史上,風險偏好提升初期,電子/軍工/通信等板塊提前反彈。2)結構上看,“製造業中的TMT”質押規模較大,質押比例超過均值9.6%,質押的順週期性帶來的影響將逐步由負轉正。3)“製造業中的TMT”微觀結構良好。從2015年以來,以計算機、電子、通信為首的“製造業中的TMT”基金持倉比例一路向下,目前配置比例在12%左右,超配3.6%;相反的,消費的配置比例不斷走向集中,2018Q2持倉比例超過35%,超配18%。4)風險溢價的結構性分化,成長類調整更為充分。相比主板,創業板的估值調整和風險偏好調整更為充分。2016年1月,創業板的PE(TTM)為60倍左右,風險溢價率為0.75%;當前,創業板PE(TTM)為37倍,風險溢價率為1.2%,均突破前期位置。行業角度,電子、傳媒和通信等成長類行業調整更為充分。

製造業中的TMT:計算機/軍工/電子/通信。伴隨信用風險的階段性緩釋,市場近期將迎來反彈。在此過程中,結構重於倉位。一方面,前期抱團嚴重的消費板塊存在較大的交易結構問題,在市場調轉過程中容易引發踩踏;另一方面,消費板塊的穩增長邏輯,在前期消費數據急轉直下情形下引發隱憂。我們認為在風險溢價階段性回落的背景下,“製造業中的TMT”聚集了估值敏感型、股質作用由負轉正、籌碼健康、風險溢價週期見底等多方優勢,著重推薦計算機(推薦:今天國際/長亮科技,受益:中孚信息)、軍工(推薦:中直股份/中航沈飛/航天電子,受益:中航電子)、電子(推薦:立訊精密/東山精密,受益:楊傑科技)、通信板塊(受益:光迅科技/光環新網/會暢通訊)。

基於風險溢價視角 防守與反擊 製造業中的TM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