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安踏“撕逼”孙杨,才知道现在361°这么厉害了

最近,又有一个国产运动品牌“火”了,那就是361°,但是它火的方式却有点另类,而且它似乎不太希望自己这么火。

前几天,在雅加达亚运会的200米自由泳比赛中,孙杨毫无悬念的夺得了金牌,可就在颁奖时,却闹出了“乌龙”

在本届的亚运会中,中国队的领奖服本应该是安踏。但在颁奖环节中,孙杨却身穿自己代言的361°,走上了领奖台。

安踏顿时就不干了,直接在微博上怒指孙杨:有辱国家形象,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网上立马炸开了锅。有网友谴责安踏吃相难看,给国家英雄乱扣帽子;也有网友批评孙杨,不遵守“契约精神”。双方据理力争,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看了安踏“撕逼”孙杨,才知道现在361°这么厉害了

可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孙杨代言的361°官方,从始至终都没有发表过任何看法。按理来说,这种“热点事件”更能扩大品牌的知名度,而361°却选择了默不作声,不禁让人对这个品牌产生了好奇。

低调到以为倒闭了

提起361°这个品牌,80后应该认识,90后或许了解,00后估计完全没印象。因为这个牌子就像路人甲,实在太普通了。

看了安踏“撕逼”孙杨,才知道现在361°这么厉害了

在361°成立的时候,刚好赶上了国产运动品牌的崛起。安踏、德尔惠、鸿星尔克、匹克、红星、特步等等数不清的品牌涌现了出来,竞争可谓异常激烈。

可是影响力远不如当时如日中天的李宁,从国际进军中国的耐克、阿迪更是甩了它们几条街。

看了安踏“撕逼”孙杨,才知道现在361°这么厉害了

2010年开始,国产运动品牌开始退出消费者的视野。因为盲目扩张和电商崛起,这些品牌纷纷陷入“库存危机”。多数品牌开始打折降价、关店维稳,导致在消费心目中的地位和知名度直线下滑。

直至近些年,国产运动品牌开始重归大众视野。李宁变得越来越潮;安踏成为业界龙头老大;就连特步在上半年,都赚了4个亿。

唯独361°,从始至今,没有任何亮眼的数据和突出的业绩,反而在“库存危机”中降低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要不是这次的“安踏回应孙杨领奖服”事件,估计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品牌倒闭了呢。

低调到你没钱买

就是如此“低调”的一个品牌,当我了解清楚后,才发现,现在的361°,早已不是当初的361°了。

看了安踏“撕逼”孙杨,才知道现在361°这么厉害了

这是在国内X东,361°的鞋子价格;

看了安踏“撕逼”孙杨,才知道现在361°这么厉害了

这是在国际官网上,361°的鞋子价格

同样是均价在100-200之间,一个是人民币,一个则是美元。一双国际版的361°,价格上已经和一双潮牌李宁几乎持平了。

看了安踏“撕逼”孙杨,才知道现在361°这么厉害了

▲国内的一双潮牌李宁鞋子,均价也没有超过700元。

这样的价格惊呆了不少的吃瓜群众。毕竟在以往的印象中,国产运动品牌向来以“物美价廉”受到消费者青睐的。但是361°却用实力告诉我们,我敢卖这么贵,是因为我有底气。

看了安踏“撕逼”孙杨,才知道现在361°这么厉害了

因为在这样的一双鞋子背后,是361°长达4年的研发成果。

背后拥有273项专利;每年高达上亿的科研经费将近300科研人员的心血。这样的励精图治,也让361°开始获得国际上的认可。

2016年,361°Sensation在内的多款361°国际线跑鞋,荣获业界权威杂志倾力推荐。

2017年,361°Sensation 2获德国版《跑者世界》四月刊颁授「最佳首秀奖」;

同年,SPINJECT和MERAKI系列跑鞋双双入选美国《跑者世界》2017 秋冬推荐跑鞋;

2018年,中性缓震跑鞋SPIRE3,获得The Nordic Edition颁发的2018跑鞋大赏;

同年,STRATA 2在《跑者世界》获得2018年稳定型最佳跑鞋推荐奖。

看了安踏“撕逼”孙杨,才知道现在361°这么厉害了

在消费者的固有印象中,国产品牌一向是“低价”的代名词,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这种想法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但是,361°却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中国品牌。

低调的高瞻远瞩

其实早就从2014开始,361°就便开始品牌国际化的征途,专注研发生产高端功能性跑步鞋。小编猜想,这与近些年风靡的“马拉松运动”不无关系。

2011年北马3万个名额6天内报满;

2012年缩减至4天;

2013年仅用了半天时间;

2014年上海马拉松更是出现了230万人争夺1.8万名额的盛况,中签率不足1%;2017年,北马则不得不开始采用了摇号的方式来决定参赛资格。

这仅仅是马拉松运动的冰山一角,在将来,马拉松只会越来越火爆。背后巨大的跑鞋市场,给361°的崛起,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如果361°能够抓住这次机会,未来能够与安踏、李宁分庭抗礼,也是未尝不可的。

作为4家上市国产运动品牌之一,361°近些年在国内实在太“低调了”。当人们一度以为它也要销声匿迹时,它却在国际上做出了另外一番业绩,让消费者刮目相看,当人们重新想到这个品牌时,它已经改头换面。

361°的低调,或许是在国内知名度还不够的无奈,也有可能是战略部署的故意为之。但是小编更希望,当361°荣归时,能够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