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首名硕博连读大学生参军入伍

走进绿色军营,曾是多少有志青年的梦想。眼下,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在校大学生。在今年大学生预征青年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余烁同学也在其中,但不同于其他青年,合肥市警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他是我省第一个硕博连读大学生参军入伍,是参军入伍青年中学历最高的大学生之一。

安徽省首名硕博连读大学生参军入伍

对于参军入伍,余烁曾经有过很多想法。6年前,在高考后,余烁曾经有过报考国防科技大学的意愿,后因高考成绩超过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录取线,余烁改变了想法,暂时放弃了上军校。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读了4年后,余烁最后选择了本校硕博连读。在研究生阶段,他结识了一名本科参军后回来读研的同学,他们不时在一起探讨军营生活,每次谈及军营,说起当兵的故事,让热衷于《士兵突击》《我的兄弟是顺溜》的余烁十分羡慕。

安徽省首名硕博连读大学生参军入伍

今年23岁的他,再过一年就会超过征兵年龄门槛,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他决定把握最后的机会参军入伍。“填写报名表的那一刻,感觉自己做出了23年来最有意义、无悔人生的决定。”余烁告诉记者。

因为不确定体检能否顺利通过,余烁此前一直隐瞒着家人,直到前段时间征兵体检,最终顺利通过后,余烁才向父母汇报了这个事儿。起初他的父母都不大理解,为什么读了这么多年书的独子突然做出“携笔从戎”这个决定。最终,父母还是选择支持孩子去军营磨炼意志的决定。

大学生入伍人数逐年递增

安徽省首名硕博连读大学生参军入伍

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装部副部长聂磊来说,余烁是他这些年来送走的众多大学生新兵之一。多年来,他一直负责大学生征兵工作,从他手中送走的学生共有几十人。

聂磊表示,以前中科大的学生大部分选择就业和考研,因此每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征集新兵的数量较少。但最近两年,经过学校加强宣传动员工作,同时提高入伍政策,除了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外,中科大还给每个参军入伍的大学生提供6000元的奖励金,这对增加大学生参军入伍人数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包河区征兵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有参军意愿的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主要有三类大学生:从小立志从军报国的大学生;经过宣传崇拜军人向往军营生活的大学生;更有打算到部队锻炼磨砺开辟人生新天地的大学生。

“尤其是这些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深深影响和激励着高校学子,可以说大多有志青年的内心中,都怀有到军营一展身手放飞青春的梦想和情怀。”包河区征兵办工作人员说道。

新兵故事

“超强大脑”熟练背诵党的十九大报告

“以前可能本科生参军入伍多一些,但是现在研究生也愿意参军入伍,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大学生投身军营。”聂磊表示,他们在回访过程中发现,高素质大学生来到军营后,凭着精细、执着、钻研的性格习惯,在军营中建功立业。

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张智全,16岁便跳过高三直升大学,去年即将大学毕业时,张智全想让自己的青春过得有意义,在听到大学生入伍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

在今年回访过程中,聂磊从武警天津总队机动支队了解到,服兵役期间,张智全刚好赶上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他发挥记忆力超强的优势,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凭借着“超强大脑”,较短时间就将报告背诵熟练。张智全作为部队组织的党的十九大宣讲团惟一一名战士成员,和其他成员一道将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传播到每一位战友心中。

体能训练中的单双杠腹部绕杠科目,一度成为张智全跨入优秀行列的“拦路虎”,在班长和战友的鼓励下,他不断坚持、坚持、再坚持,手磨破了都感觉不到疼痛,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一样挑战着自己的极限,最终做到了50个,远远超越9个就是优秀的数量。

就是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张智全从一名习惯于享受安逸生活的大学生,蜕变成为敢打敢拼的“军营男子汉”。

大学生版“顺溜” 5发打出50环

如果你觉得大学生只会“纸上谈兵”,那么目前正在服役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郭鹏波会让你明白,如今的大学生是文武双全。看过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的观众,都被顺溜的绝技所折服——百发百中,一枪毙敌。跟顺溜一样,郭鹏波也是一名“神枪手”。

在服役期间,新兵进行射击训练,“砰、砰、砰……”5声枪响过后,胸环靶上10环的白色区域内留下了5个大小均匀的弹孔,郭鹏波5发子弹打出50环的成绩,创造了当时的新兵记录,是第一个打出满环的新兵。

聂磊到部队回访中了解到,刚入军营时,郭鹏波就立下目标,在各项考核中一定要名列前茅。练举枪、练呼吸、练体能、凭借着自己对射击的执着和对射击技巧的不断摸索,郭鹏波成为新兵里有名的“顺溜”。此外,他在服役期间的器械、3000米跑、射击等科目全都达到优秀水平。

部队生活锤炼意志参军不会荒废学业

军营是改造人、培养人的地方,大学生到了军营“大熔炉”,没有任何特殊待遇。尽管如此,记者采访的数名退役大学生均称,在部队中,他们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良好的集体观念、团结友爱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强健的体魄。

何亮入伍前是一名大四学生,入伍后,他被分到军区某工程部队,他到部队后的第一个任务是和战友在10分钟内挖一个正方形大坑,挖好填上土,填好再挖。后来何亮明白,这种看似枯燥乏味的重复性训练,实际上锻炼了意志力。夜里集合十几次,看似折磨,实际上树立了服从意识……“这些军队中培养的优良品质,对我走上工作有明显的帮助,将受用一辈子。”何亮说道。

在军营待了两年,会不会荒废学业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人民武装部副部长聂磊介绍,在军营期间,大学生也不会忘记学习,训练学习两不误。他多年关注服役回来的大学生发现,许多大学生回来后是学生干部,成绩也不错。而即将参军入伍的余烁也表示,服役两年后,他将继续回到学校,完成硕博连读的学业。

推荐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