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桥和孟婆汤,除能走入地府和忘掉记忆,竟还有此惩罚作用

有传说云:逝世后的鬼魂走进阴间的大门“鬼门关”后,就踏上了黄泉路。而路的尽头则流淌着一条血红色的忘川河,河上架着一座名为“奈何”的石桥。众鬼魂们走到奈何桥的尽头后,就会看到一个名为“望乡”的土台。忘乡台的边上则有个“孟婆亭”,亭中一位名为“孟婆”的妇人终日守候其中,给经过此处的一众生魂递上一碗能够忘记今生一切记忆的“孟婆汤”。

奈何桥和孟婆汤,除能走入地府和忘掉记忆,竟还有此惩罚作用

千年至今,类似这样的传说数不胜数,世人也皆知“孟婆汤”的作用就是能够让转世投胎者忘掉其今世的记忆。但正所谓“诸子百家竟相争鸣”,历史上也有关于“孟婆汤”的作用不同于此的传说。清朝某士子在其《谐锋》一书中曾这样记载道:孟婆在地府中开有孟婆店,她平时所居住的地方则叫做孟婆庄。当时阳间有一对分别名为兰蕊和玉蕊的歌妓姐妹,这俩姐妹歌舞双绝,美貌绝伦。妹妹玉蕊还和一次偶然在街上邂逅的贫寒书生葛生情深似海。

奈何桥和孟婆汤,除能走入地府和忘掉记忆,竟还有此惩罚作用

而在姐姐兰蕊不幸病逝后,葛生因无钱替玉蕊赎身,看着玉蕊被恶少霸占后,自杀殉情而死。他到了地府后,阎王深感他一片真心,就判他重新投胎为人。葛生得令谢过阎王后,误走到了地府中一个上面围着许多攀萝的木棚处。并只见众多鬼魂争相拿着木瓢舀取棚中的清水喝。当时口干舌燥的他也拿着木瓢舀了些棚中清水,正放到嘴边喝时,突然被人夺了去。定睛一看夺瓢之人居然是兰蕊。

奈何桥和孟婆汤,除能走入地府和忘掉记忆,竟还有此惩罚作用

兰蕊在得知他的深情后,感动之余就俯耳和他说:这是孟婆庄,今日因孟婆外出祝寿,由我替她暂掌木瓢之权,倘若你刚才饮下那瓢中的迷汤,就再无转生之余地了。说罢就指点葛生找到旧路,转生到了阳间。由此我们可知孟婆汤除了有消除记忆的作用,还有使阴间鬼魂不能转生为人的厉害惩罚作用。我们再说奈何桥,唐代传奇小说《宣室志》中这样记载:奈何桥下的忘川河源出于地府中,河水波涛翻滚,呈血红色,其中虫蛇满布,腥秽之味臭不可闻。

奈何桥和孟婆汤,除能走入地府和忘掉记忆,竟还有此惩罚作用

而桥分为三层,善良鬼魂可安全通过上层之桥,善恶兼具者则可通过中间之桥,恶者鬼魂则只能过下层之桥,并且在通过途中,就会坠入虫蛇满布的忘川河中,被河中的蛇虫撕咬至魂飞魄散。由此我们也可知,“奈何桥,孟婆汤”除通往地府和忘却记忆的作用,还有惩治阴间不善之鬼的厉害作用。这些传说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古人惩恶扬善的思想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