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心智模式的完善和认知层次的提升

大多数人都以为,教育就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其实知识总是会遗忘的。大学一毕业,知识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那么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大学四年本科教育,甚至加上硕士研究生三年教育,最后所得主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心智模式的完善和认知层次的提升。

所谓心智模式,是指深植于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思维的局限。心智模式是引导我们行为的心灵地图。我们每个人都受心智模式的导引,我们的行为根源在于心智模式。人的行为的差异,也是不同的心智模式引导的结果。

通俗地讲,我们用一个固定程序来处理进入大脑的信息,然后根据经验和记忆构建出一个我们假设的世界模型,再对这个假设世界做出反应。简单的说,我们给自己创造一个世界模型!然后根据这个创造出来的世界生活。这是我们大脑的工作原理。在很多时候,我们能用这个方式来快速处理非常复杂的问题,比如围棋高手根据经验和棋路(他自己构建的围棋模型)来处理能与计算机抗衡的计算;但是有些时候,这个模型也会让我们犯一些明显的错误。

人们在以往的认知基础上自觉和不自觉地产生出许多假设,这种假设常常成为下一次认知的依据,许多判断都是根据这种假设作出的。

人们总是在自己心智模式的指导之下去解读这个世界,并指导自己的行动。

人们常常劝告他人,看问题切忌戴“有色眼镜”的忠告,其隐含的意思是:人本身是公正、客观的假设;在批评决策过程中的“拍脑袋”、“想当然”,假定人本来是理智的思考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都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所不同的是,这个有色眼镜的质量有高下之别。

心智模式是人们观察周围世界的平台,换句话,人们总是透过自己的心智模式来解释世界。人们眼睛看到的东西与经观察后记忆在头脑里的东西往往是不一致的,看到的只是自己想看到的东西,符合自己“口味”(由心智模式决定)的东西,给以记忆、利用,而对不符合“口味”的东西却视而不见而排斥,从而本能地强化了自己原有的心智模式。

鲁迅评《红楼梦》时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什么感受;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为什么同上一个班的学生却收获完全不同?为什么同看一本书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同样是一个机会有人视而不见有人马上行动?为什么同卵双胞胎会有完全不同的命运?原因很简单,虽然他们同在一个世界,因为他们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淫者也见淫。即使生活在一模一样的世界中,我们也会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世界。

现实生活中存在两个世界,现象世界和物理世界。人脑中看到的世界是现象世界,这个世界是人由感觉秩序决定的,而人脑以外还存在一个物理世界,或者真实的世界(real world)。现象世界和物理世界不是一一对应的,它是人脑的一种主观反映,这种反映是人脑对信息的分类产生的,都受到个体过去经验的限制。不仅个体本身对环境的认识有偏差,而且个体与个体之间对环境的认识也有差别。

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外在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但对我毫无意义可言。就当你未见到那个美丽的女子时,在你心中那个人便根本不存在,只有你见到她,那美丽才会呈现于你眼前,于你而言才会具有意义。——一个人的世界只是他意识到的世界。

成功的人有成功的心智,失败的人有失败的心智,要想自己成功,首先必须先具备成功的心智模式。

柏拉图说:我们的人生,在我们的思想”

自我设限的经历就会造成自我设限的人生、

人们总说优秀一种习惯,其实优秀是一套心智模式。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

一个酗酒的父亲有两个双胞胎儿子,二十年后一个成为了成功人士,一个则穷困潦倒。记者分别采访他们,为什么能过上今天这种生活?他们的回答都一样:“没办法,谁让我摊上这样一个父亲呢?”

试问:为什么同样的条件下,两个人心态却完全不一样?

深究心态的背后,我们能看到两者关于世界的假设不同:谁该为自己幸福负主要责任?如果一个人认为:我要让自己幸福,我负主要责任,父亲是辅助的。那么他会想:现在父亲不如人,我要和别人一样好,自己就要更加努力。他就会成为那个成功人士。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幸福主要靠老爸提供,所以老爸不好,自己自然活得不好是天经地义,心安理得,他就会成为那个穷困潦倒者。

对“我的幸福谁负责”的内在假设导致两者面对挫折的不同心态。而决定对自己幸福负责的人,在遇到外界条件糟糕的情况下,自然会更加努力,外界条件好,也是踏踏实实,心态自然好。而放弃自己幸福的人,则终日忧心忡忡,怨天尤人也是必然的事情,心态肯定糟糕至极。好坏心态的背后,是关于世界的不同假设而决定的。

如果希望保持心态,就一定要明白心态背后面的心智模式。从心智模式上面来改变心态,是心态保持的秘密。

我们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世界,然后又给自己反复强化,最终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就是我们构建的那样。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师,我们给自己搭建一个幻想世界,然后在现实中让这个幻想慢慢实现。

安东尼说:每个人都得对自己的改变负责,没有人能改变你,除非你想改变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