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东梅州,兴宁的客家人很多?

海阔天空1722803143


看了评论区,发现很多人不明白什么叫客家人。就如题目所言:为什么兴宁梅县客家人多?先让我们一段史料:

清道光年间《广东通志》载:“畲蛮,岭海随在皆有之。在粤东的兴宁,梅县,平远等地尤多。”清光绪《嘉应州志》也说:“梅地古为畲瑶所居”。从这段史料中可见,兴宁梅县土著人是畲人和瑶人。清雍正七年(公元1731年),朝迋割潮州三县惠州两县新设嘉应州,安置闽南客家人时,梅县只有汉人300户,绝大部分居户是畲瑶人。兴宁几乎没有汉人。后來,从赣闽迁來的汉人和客家人逐步充实了嘉应州,畲汉融合形成趋势(因田地水塘被畲瑶人所占)。早期的客家人还完整保留着畲人信仰一奉盘瓠为祖先,实行二次葬(亦称拣骨葬)。自清同治年间广东珠三角发生惨烈的土客械斗之后,客家人的信仰和习俗隐密很多。到现在被全面否认了,只说客家人是“中原官员后裔”。

客家人在兴宁,梅县的形成蕴含很多历史故事。有空再向诸位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严家庆



新中国成立后,在兴宁开展过3次文物普查。1959年在水口镇荷树拗等地发现铲、叉、戈、矛、刀等一批石器,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1982年在永和镇振兴管理区猫子窑山挖掘出一批陶罐和陶片,属新石器中晚期遗存;同年又在叶南镇中径大窝里采集到一批陶片和石器,属新石器晚期遗存。到80年代未为止,兴宁境内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30多处。兴宁博物馆收藏了上述遗址出土的各种石器190多件,完整的肉罐9个。这些出土文物和遗址说明早在七八千年前,兴宁已有古人类居住。从石器、陶器的用途和陶器上的花纹来看,当时已形成了农业和畜牧业,已有较为可靠的生活资料来源。



  

  宋代之前,中原汉人已有几次较大规模的南迁。早在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国60万军队攻灭楚国,继之深入岭南。续后,秦朝把岭南作为迁徙中原“罪徒”的一个流放地,加以“经略”开发。终秦一代,南迁的中原人有3批、数十万人。1984 年3月27日,在新圩镇大村鬼树窝崩岗南坡出土6枚完整的编钟。经广东省博物馆专家鉴定,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文物。编钟的发现说明秦汉之际兴宁已有南迁汉人的足迹,他们可能先是驻军,后代成了岭南居民。在发现编钟的村庄有个地方叫秦王坪,相传就是驻军的营地。

  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汉人亦有多次连续性的南迁转徙。遣至唐未五代,南迁客家先民,“其远者已达惠、嘉、韶等地,其近者则达福建宁化、长汀、上杭、永定等地,其更近者,则在赣南各地”兴宁历史上先后隶属于惠、嘉,引文中所述应是 包括兴宁的。

  但据本次中国百县市国情调查的兴宁各姓居民的族谱,兴宁绝大多数现居民的祖先是唐未五代以后迁入的。在这之前南迁的汉人仍落籍于兴宁者为数不多。唐未五代之前南迁的汉人可能不是现在兴宁人的祖先,至少不是绝大多数现兴宁居民的祖先。据《兴国州罗氏家谱》记载,唐昭宗时(889~904年)罗昌儒为循州刺史,因唐未社会动乱,道路梗阻,流寓不归,遂落居于兴宁罗岭。罗姓是迄今有文字可据的最早迁入兴宁的一姓。唐未五代之前曾迁居于兴宁的中原汉人现落籍于何地,尚有待进一步查考;据已掌握的资料,元、明、清三代,曾有兴宁人举族迁蜀。



  入宋以后,居住在兴宁的客家先民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群落。根据明正德《兴宁县志》记载:北宋熙宁三年(1070),兴宁县约有6000户。翌年,兴宁分地置长乐(今五华)县后,有4000户。宋代户口以役赋对象列册,足证明官宋前中原汉人定居兴宁者已 为数不少。

  兴宁历史上的早期居民见于史籍的还有瑶族。明正德《兴宁县志》记载:“瑶之后颇多,大抵聚处山林,砍树为舍,刀耕火种,采山猎原,嗜欲不类,语言不通。土人与之邻者不相往来,不为婚姻。本县瑶民亦众,随山散处。”以客家文化与居于广东的瑶族居民的文化相比较,可以断言,古代客家居民与瑶族居民曾长期和睦相处、相互融合。到了明代,统治者曾对瑶民大举征伐抚缉,兴宁瑶民逐渐减少。清康熙以后,清政府把瑶民与汉民一体编户,消除汉瑶界限。至清末,除外迁者以外,县境内已没有瑶族居民。清末罗献修《兴宁乡土志》记述:“国(清)初时,县东六十里铁山蟑尚有瑶民磊石为居,……近百年来,既消归乌有矣。”

  兴宁历史上的早期居民还有疍民。疍民原是居住在中国东南地区的古代百越族之一。秦汉时代,辗转迁徙到广东沿海和珠江各支流,舟居水宿,以蛇为图腾,成为水上居民。他们何时开始定居于兴宁,尚待进一步查考,但至迟在元朝未年间。据史籍记载,明朗正统(1436~1450)年间,兴宁已有在籍蛋民38户,船38艘。至清末,置民所剩不多。据《兴宁乡上志》记载:“惟麦姓二三人”尚是疍民。

  

  宋代册立户籍,根据汉人入粤时间先后,分别编入主籍和客籍。广府民系和福佬民系人粤在先,编为主籍,客家民系人粤在后,编入客籍,客家人由此而得名。经历了几次大迁徙的客家民在粤东北以及相邻的闽赣边区这个相对封闭的山区定居后,逐渐形成具有特殊的方言、风俗习惯乃至相似的伦理道德观念等等。客家先民迁入兴宁,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除了继续外迁的之外仍有百万之众,使兴宁成为全国40多个纯客家县市中人口较多、地域较大、最有代表性的少数几个县市之一。全县百人以上的姓有93个。


佛山开心彼得


至于广东梅州,兴宁很多客家人,是因为这些地区属于山区,古代南迁的客家人先祖大多先到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再往广东迁移,梅州兴宁这地方是梅州山区里的好地方,也是风水宝地,尽出人才,特别是兴宁山不高,丘陵地带,环境好自然人多前往,如今兴宁在梅州地区也是强市(县级市),出人才地方,原广东省长黄华华正是兴宁人,共和国开国元帅叶剑英也正是梅州客家人,梅州兴宁地方环境好,所众多的客家人迁往,五华就不一样,五华客家人的先祖大多是抗元宋军,后来隐居,至今五华人还有生性好斗的性格,而梅州兴宁的客家人各行各业都在梅州地区出名,这说明这些地方是广东客家人精华地带。



中华孝子哥



第一次是看伲,


伲屋夸挖等番薯,


伲话伲钟意厓,


厓就帮伲挖足成者礼拜嘅番薯,


挖完番薯伲话厓兜唔系好呷。



第二次是看伲,


伲屋夸刨等木薯,


伲话唔舍得同涯分开,


厓一心软又帮伲刨哩三日木薯,


厓晒到乌过火屎炭,


等厓刨完木薯伲又话哎认真谂清楚仗。



第三次是看伲,


伲话放唔哈厓,


结果厓又帮伲梆哩几日花生,


梆倒厓手抽哩筋,


徕哩底的伲又话自夸一啫银过更开心。



今日伲又同厓话寒系觉得涯最好,


寒想同厓一齐,


叼拿星 ,


厓懒得采伲 !


伲当厓腻百伍啊?


伲屋夸准备割禾喽!



注:张裕华(齐速)根据村群聊天记录整理

.



中山文苑


客家,是历史上从黄河流域渐次南迁,后大部分聚居于闽、粤、赣边境,操客家方言,有着相似民俗文化的一支汉族民系。兴宁现境域,古为百越诸族居地。秦汉以降,中原汉族渐次南迁,与当地原居民融合。据本次中国百县市国情调查,兴宁现在的居民,绝大部分是宋元明时期历经辗转迁徙定居于此的中原移民的后裔。千百年来,兴宁客家先民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繁衍生息,在客居地的漫长岁月里,将中原文化与岭南古文化熔于一炉,创造了灿烂的地方文化,融铸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家精神,孕育出众多的著名客家代表人物。


春哥1686339


兴宁客家是历史久,兴宁古代称齐昌府城,自古齐昌城是风调雨顺之地。齐昌地方古代南方改革开放发达经济,文化领域地方。兴宁本地方文化语言、比例1.2.3.4.5.6.7.8.9.10,兴宁语言、1是溜、2是乙、3是往、4是则、5是中、6是神、7是仙、8是章、9是奈、10是走。这是兴宁客家特色文化。


红花山峰165635396


因为兴宁是一开始的革命之乡,以前日本人没有进攻到兴宁,而是进攻了梅州的其他县区,所以有很多人避难到了兴宁,他们形成了一个防御机制——土楼,也形成了浓厚的客家文化。所以兴宁的客家人很多!


love124403459


涯系定南人,脚踏两省三县(江西省广东省,定南县,龙川县,和平县,)涯系地地道道的客家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