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狀元放到現在是不是大學生?

華娛周文王


按古代科舉制度,初入學無學位的學生叫童生。童生參加鄉一級的考試(鄉試),考取了的叫秀才,鄉試第一名叫解元。秀才參加省一級的考試(會試),考取了的叫舉人,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全國最高級的考試,在京城貢院考,叫殿試。只有舉人學位的才能報考,考取了的叫進士。進士的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考取了進士的,通常會留在京城,等待朝廷委任官職或候補官職。

科舉制有學籍管理及學位等級制度。朝廷最高教育管理官員是大司空、司空、國子監祭酒等。各道各省,各州各縣也有專職司衙。考試須逐級考。童生只能參加鄉試,秀才只能參加會試,進士才能參加殿試。不能越級參加考試。因特殊原因,被褫革了功名學位的,也嚴禁參加考試。如明代唐寅鄉試考了秀才第一名,自稱“南京解元“。後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被褫奪了功名,被教育局除名了學籍,終生不得參加考試。

舊時的考試名為科舉,是國家擢用人才的一個渠道。但是,走科舉做官的道路十分艱難。據統計,從隋朝開科取士,到清末民初廢科舉,1600年內,因進士做到省州級以上官員的,不足5百人。朝廷官員依然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科舉考試其實是個偉大的騙局,唐太宗李世民不無得意地說:天下英雄盡入我轂中。

這種科舉制度,與現在的教育考試製度,迥然不同,不可同日而語。但在學歷學位上,似可作個對比。古代的舉人,可比作大學本科畢業生。進士可比作博士畢業生。翰林院學士可比作兩院院士。


華中小隱


狀元,本來是指科舉考試中殿試考取一甲第一名的人,但現在也比喻在本領域中成績最好的人。在高考中獲得本省第一名的考生,經常會被人們稱為“高考狀元”,於是就有人將大學生和狀元進行對比,甚至有人認為大學生已經相當於古代的“進士”了,這其實都是不對的,高考狀元其實說的是高考的第一名,這裡的“狀元”和水泥工行業的“技能比賽第一名”意思是一樣的。

那麼,古代的狀元到底是什麼學歷呢?現在的大學生相當於古代的哪級讀書人呢?

1、古代科舉考試的各等級錄取者:

科舉制度從隋朝開始,清朝結束,最完善的是在明朝時期,是以本文都會按明朝的科舉制度作為例子。

參加科舉考試的各級讀書人依次是:

識字者-童生-秀才(生員)-舉人(孝廉)-進士

明代的科舉制度規定,一般的讀書人必須經過縣試和府試才能成為童生,而童生在院試中被錄取者稱為生員或秀才,生員經過鄉試被錄取者稱為舉人,舉人參加會試被錄取者稱為貢士,最後通過殿試確定進士的名次。

2、各級考試的第一名:

在各級考試中,院試的第一名稱為案首,鄉試的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的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的第一名稱為狀元。

各級考試的第一名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狀元,全國考試就那麼一個,但是中國歷史上不乏創造奇蹟者,居然還有17人“連中三元”,連中三元指的是一個考生在鄉試、會試、殿試都獲得第一名,北宋名相王曾就是三元及第者。

但還有比連中三元更奇蹟的,是“連中六元”,明初的黃觀和清朝的錢棨都在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都獲得第一名,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兩位“六元狀元”。

3、哪級考級錄取者可以做官?

科舉考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只有通過鄉試被錄取的舉人才具備入仕資格。舉人本來是指被推舉之人材,隋唐宋時,也指被地方推舉而赴京應試者,明清則指稱鄉試錄取者。

在各級錄取者中,秀才是一種身份,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坎,“功名”在身,受到尊重,也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知縣不可隨意用刑等。而舉人則是有了當官的資格,比如可以當學官或知縣,當然也不一定能當官。至於進士身份,那肯定可以當官了,而且是全國統一分配的官員。

明朝的進士多入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為狀元,授修撰,大約是從六品官位,一甲第二、三名分別為榜眼、探花,授編修,正七品官位,而二、三甲可選為庶吉士,或授給事中、主事、中書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國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縣令、縣丞等官,大約是正七品到從正八品之間的官位。


4、現在的大學生相當於科舉考試哪級讀書人?

這個問題就比較尷尬了,真實情況會讓很多朋友不高興,正如上文提到了,古代的舉人已經具備了當官的基本資格,而進士是鐵定當官了,最低是正八品官員,如果按照今天的情況來說,舉人至少可以出任副科長或副主任科員,也就是相當於副鎮長或縣級副局長了。

而當代的本科大學生畢業生如要從政,還必須通過國考或省考,被錄取後從最底層的行政級別開始,碩士研究生畢業的好點,能考取副主任科員的崗位,按照這樣的對比,碩士畢業生只能相當於秀才,其參加的國考或省考相當於鄉試,而本科大學畢業生也就相當於童生,碩士研究生考試相當於院試,也就是說:

高考只是相當於科舉考試中第二極的府試而已,大學生就是科舉考試最低級別的童生身份。

5、狀元相當於哪級學歷?

明清時期,每三年才舉辦一次會試,也就是說,每三年才出一個狀元,在一千多年科舉考試中,出現了數百萬舉人和十多萬進士,但正式狀元只有592人,算上短命政權及武狀元,也才777人,這個數字比各朝代一品官職的人數都要少。

能考上狀元者,當然都不是泛泛之輩,其中就有王維、郭子儀、房玄齡、柳公權、文天祥、楊慎、翁同龢等各代重要人物,他們的學術水平至少相當於當時的博士生導師,甚至院士水平。

通過以上5個小問題,相信已經解答了大家的疑問,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


六甲番人


古代狀元可以差不多現在全國博士後考試(假如有集中考試的話)第一名,大學生最多是個舉人或者說貢士的級別。

我們看一看一段史料:


看完,你是不是要嚇死了,中國科舉制度1300多年裡,總計可考的狀元才777位。而大學生一年就幾百萬。

別說博士,比我們現在博士後還少吧?博士後年年都有人能考,並且考上,狀元可是幾年全國才出一位。這真的就讀書而言,是精英中的精英,層層選拔之後,拋開權勢影響,還得派人到家鄉秘密的查找風水,看祖墳是不是有這個風水,冒不冒這個青煙,真是比登天還難。你拿來和大學生比,我雖然是大學生,但我可不敢比啊,我頂多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貢士級別,不過這也不錯,在古代也有一些特權了,也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不像現在大學生滿大街走,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上過個大學了。

狀元也未必有大成就

但有個有趣的現象,儘管我古代社會出了七百多位狀元,這些狀元都是因為寫文章,讀解經典而高中,但真正在文化藝術上,以及仕途上有成就的似乎並沒有太多。我們知道的也就楊慎、柳公權、文天祥這麼寥寥幾位,很多人都讀書讀成書呆子,或者高中後,心思都在官場鑽營上了,根本沒有作為,還有一些甚至窮困潦倒到喝酒都沒錢,唐朝的盧文煥狀元就是如此。


有一點得承認的是,中了狀元還是非常非常榮耀的,一方水土都會因此感到無比榮耀,家族裡更覺得是可以橫著走了,民間更是會不斷的流傳關於這位狀元的傳說,而我們這些大學生呢,即使你是市裡省裡第一名也恐怕沒有這待遇吧?因為雖然少,但全國一看還是一批的。


現在的大學生,做不了古代的狀元,可以做三百六十行的狀元

以前的狀元,一般註定要踏入仕途,沒什麼選擇,但是官場險惡,勾心鬥角,一不小心就被玩死。我們現在雖然大學生多,但機會也多,選擇也多,一不小心就搞的風生水起,逍遙自在你。所以,不要羨慕古代狀元,反倒是可以好好的把握我們自己的機會,投身三百六十行,甚至三千六百行,三萬六千行,三十六萬行,行行都可以出狀元的,這個才真正牛呢。


我是文藝的,也是犀利的,請關注我“李藝泓萬川之月”


盛唐豪歌李藝泓


教育是我的主業,我來聊這個有趣的話題:

古代的狀元和現在普通大學生相比,不是一個層級的!

如果往接近的說,每年各省文理科狀元還能比一比。

狀元是殿試第一甲第一名,也就是全國唯一的冠軍。

科舉制始於隋朝,歷經唐宋,興盛於明、清兩朝,廢除於清末。

歷史上的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孫伏伽,最後一個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的劉春霖。

1、數量比較:

據資料記載:科考共1282年,科考的榜數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權的選考,中國歷史上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

全國無數讀書人,經過鄉試、省試,最後到殿試奪魁,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因此,說狀元是萬里挑一併不為過。

現在的大學生,特別是大學擴招以後,全國每年錄取上百萬。2016年,在全國985高校中,錄取人數前六位的吉林大學,四川大學等,其招生人數均超過了7000人。北大招生4000人,清華招生3300人。

2、考試內容:

唐代,進士科考試主要是三場。一場是貼經,就是填空題。主考官從諸子經書中選取一行,然後把其中的三個字貼蓋住,讓考生讀出被貼的字是哪幾個,其用意不過是考考生的背功。第二場考詩賦,每個考生作詩一首、賦一首。第三場考試策,就時務出個題目,目的是想看看考生對治國方略的獨到見解。

現代高考,考語數英政史地。從能力考察看,現代高考更科學更全面。

3、錄取質量:

狀元是皇帝老兒欽點的,錄取狀元多憑自己的愛好和心情,沒有一個客觀標準去衡量,或以貌取人,或以名字好而被看中,不少真才實學的人被排除在外。

在歷代科舉中,權貴操縱科舉、營私舞弊的現象比較嚴重。狀元科考,也並非全憑真才實學,有的人是靠走關係或是偶然原因高中狀元的。唐代就有“許願狀元”牛錫庶、“自薦狀元”尹樞、“相撲狀元”王嗣宗等,從其綽號即可見其為人。

現代高考錄取,以分數為標準,沒有太多人為的因素。

4、選拔目的:

高考錄取大學生,是為了繼續深造學習。

科舉考試是為了選拔官員,為國效力。取得進士的人,國家可以直接放官,狀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5、貢獻影響:

狀元中有真才實學、卓有建樹、眾所周知的有王維、柳公權、陳亮、呂蒙正、王十朋、文天祥、張孝祥等十來個人。他們是中華民族驕傲的豪傑。

但也不乏平庸之輩。很多狀元一事無成,性格怪僻,窮困潦倒,暮年悽慘。

狀元熱衷官場,難入大家之列,而大家又很難高中狀元。

唐宋兩代265名狀元中,蘇軾等八大家,李白、杜甫等大詩人,無一人是狀元郎。

狀元被譽為人中之龍,整體而言,卻是名不符實的,真正的風流人物屬鳳毛麟角,有些是虛有其表的平庸之輩。

狀元的錄取,並非全是秉公取才,這歸結於科舉制度的弊端和官場的腐敗。

只不過,比起現在的普通大學生,肯定是遠甩十幾條街的啦。

——我是“小李滔滔”,謝謝您的關注,點贊,點評,轉發!


小李滔滔


六月,在這個熱情似火的季節裡,很多莘莘學子即將迎來人生第一次大考,十年寒窗苦,有人通過高考一朝改變命運,待到揭榜時各地便會湧現出文科、理科“狀元”。


同樣是“狀元”,如果古代的狀元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學歷呢?



我們先看一組數據,中國的科舉制度實行千年,到了唐朝得以完善,自唐高祖至清光緒三十年最後一次科考,共1282年間,科考的榜數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權的選考,中國歷史上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幾年才出一個狀元,而現在的“狀元”年年有。


現在的大學每年的錄取人數都在幾百萬,這一數據表明現在的大學生跟古代的狀元根本不是一個等級。


古時候讀書人少,科舉考試也是不定期舉行,經過層層篩選以後真正能進到殿試選拔的前三甲,而第一甲第一名才是狀元,也就說這個成績是全國考試第一名,第二名為探花,第三名為榜眼。


古代的讀書名頭,先從童生開始,依次是童生、生員、舉人、貢士、進士;有點像我們現在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碩士、博士,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幾年時間苦讀進階。



古人想走科舉之路並不容易,先不說幾年一次的科考,就說從鄉試到殿試的層層選拔,有人從稚氣少年直到古稀老人也沒能打通進階之路,這讓我想起了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他也是讀書之人,最後生活落魄。


古人剛開始入學是沒有學位的,初入學叫童生,相當於現在的小升初義務教育,童生學成後就要去縣裡參加秀才的晉級考試。


考過了就是秀才,相當於今天的高中生,秀才學成就去參加鄉試,考過了是舉人,這個學歷才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但看古人的學識程度,古代的舉人放到現在也是985名校學霸。


鄉試過後就可以參加國家級的考試了,叫會試,考上了就成為貢士,考過了貢士才能參加由皇帝親自主考的殿試,由皇帝親自評出狀元、榜眼、探花。


明清時期的狀元地位特殊,新進狀元可享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儲相”之名,因為這個職位較接近皇帝,升遷的機會也比同榜者快。


按照這個道理推算,古代的狀元是有可能直接入中央政治局的,最差也能做箇中科院院士,所以現在的大學生要想跟古代的狀元一論高低,那差的還真不是一點兩點。



我國古代的每一位狀元,基本上都是一位書法大家,甚至還是詩詞界的大家,比如,唐朝張若虛、賀知章、柳公權等。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有書君祝願備考的每一位學子都能取得好成績。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古代科舉考試是“公務員考試”,並非今天的“高考”。

以明清為例,大概介紹一下“科舉”。

孩子從小開始上私塾等,要參加三次科舉的“資格考試”,即縣試、府試、院試。分別由由縣政府、市政府、省考試院主辦。如“小升初、中考和高考”,但並沒有那麼久的間隔時間。這三次考試稱“童試”,應試者無論年齡都叫“童生”。院試通過了的,取得進入“官學”學習的資格,叫做生員(秀才)。這個可以理解“考上了大學”。

秀才可以到官辦的府、州、縣學讀書,其差別類似於一本二本三本。但這只是一種形式,不做硬性學分要求。

正式的科舉考試又分為三個層級: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在本省舉行,有朝廷派幹部主持。考過了,稱舉人。類似於具備了“幹部身份”。

會試在首都舉行,考過了,稱貢士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貢士們都要參加,相當於是會試的複試。這次考試成績分為三級,稱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和探花,都可直接進入翰林院,狀元授予修撰,另外兩位授予編修。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這兩個等級還要經過一次朝考,優秀的進入翰林院授庶吉士,即“點翰林”。其他的直接分派京城部門或地方任職。

上述是科舉的主要環節。一個人在鄉試、會試和殿試都是第一名,即解元、會元和狀元,譽為“連中三元”。

下圖三位是中國科舉制度下的最後狀元劉春霖、榜眼朱汝珍、和探花商衍鎏。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





幾葦渡


不知道你是低估了狀元,還是高估了大學生,毫不客氣的講,大學生跟狀元,差了估計得有十萬八千里。

我國自隋朝開創科舉制以來,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舉狀元孫伏伽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結束。

在這1283年間,可考的榜數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一說504人),平均每兩到三年才能產出一名狀元,對比一下現代的一年有多少大學生,就知道差異如何了。

別說古代人不聰明或者受教育程度之類的話,從生物學和遺傳學上來看,現代人的智慧跟古代人並沒有什麼差別,起碼能考上狀元的人,七步成詩、出口成章這些東西是不在話下的。

在古代,考上狀元實在是不容易,全國無數讀書人,經過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從諸多進士裡脫穎而出,奪取全國第一。

如此成就,竟然只對比今天的大學生,你是把科舉制度看得有多麼的不堪?

知識水平能位居全國第一的,對比一下就可以知道,如果依據狀元的稀有程度,現代估計是沒有什麼職位能夠與之相比擬的。

不過鑑於古代讀書人並不多,按照同等的比例,古代狀元差不多可以跟今天的院士作為對比。

這樣的話,對比一下,大學生和院士的差距,你就知道提的這個問題究竟是多麼的無知了。


魏青衣


古代的狀元和現在的大學生就不是同一個概念。

古代的科考,是政府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類比到現在,也就是相當於國家公務員考試。狀元那不得了,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第一名,那可是重點培養的對象,往往官運亨通,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別說狀元了,就是一個舉人,那也是了不得事情。大家都學過《范進中舉》,范進不過是中了一個舉人,便已經癲狂,連岳父胡屠戶也趕緊來巴結。說道底,中了舉人,就意味著有了做官的資格,後補官員。



據考證,自唐朝時期第一位科舉狀元孫伏伽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止,總共產生了592名狀元(一說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權選考的狀元以及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

1200多年的時間,才777位狀元,平均每年才0.6個,這含金量可想而知。想想現在國家公務員考試,每年都會有,第一名每年都會產生一個,含金量遠不如古代的狀元。



回過頭來說,現在的大學生滿街跑,充其量也就相當於古代的秀才。想想古代對於秀才的稱呼:窮秀才,就可以知道現在的大學生含金量有多高了!


小鎮月明


不是。大學生比狀元差太遠了。

狀元是科舉考試中,“殿試”的第一名。殿試,是科舉的最後階段。

古代讀書,名頭從童生開始,依次是童生、生員、舉人、貢士、進士。

童生並非是孩童,而是經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之後,才能取得的最初級的功名,或者說是文憑。

也就是說,啟蒙階段,按現在講叫義務教育,通過中考之後,才相當於童生。換句話說,童生相當於高中生。

生員就是俗稱的秀才。秀才不好當,通過童試,六等成績裡的第一等,才能當上秀才。他們參加的是院試,即相當於現在的高考。

之後,秀才會升為舉人,參加鄉試。大學生,僅相當於舉人。但是舉人這個階層也有不同,除了一般的舉人,還有能夠進入國子監讀書的監生、廕生、官生、貢生。這大概就相當於現在的雜牌大學和名牌大學。

當然了,大學生的地位遠不如舉人,但也這麼算了,就當是古代扶持高文化人群的政策吧。

舉人之後,是貢士。參加的考試叫會試,頭名稱為“會元”。貢士,應該相當於現在的碩士。

進士,也就是學科的最後最高的等級,相當於博士。狀元則是博士裡是第一名。

貢士和進士,其實更接近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不過,難度要大太多。因此,也可以認為,他們就是文科裡的碩士和博士。

所以,大學生比起狀元,那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畢竟,現在大學生很多見,但是全國範圍的考試,能考到博士第一名,這就太不容易了。


純鈞LHGR


這完全是兩回事情。

狀元是全國中級公務員考試第一。

大學生只是現代教育體系中上層次求學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