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梧州人(廣西)喜歡以廣東人自居?


近來悟空怎麼常出一些好似是挑畔地域的問題啊?

作為一個較為正宗的梧州人(生於斯,長於斯,落戶有三代)我完全有足夠資格回答題主的問題。

首先要更正一點梧州絕大部分人從來不以廣東人自居,不管怎樣現在梧州就是廣西的,而且認作廣東人高貴一點嗎有錢分嗎?為什麼一定要認作廣東人。

真實的事實不過是有很大部分梧州以廣東人後代自承。因為這是事實,不是自個往臉上貼金。大家只是承認一個歷史造成的事實。大家翻開戶口本,上面都是籍貫這一欄。舉個例子,一個東北人遷居深圳,籍貫上會寫山東某某地,大家都會認為他是山東人無疑,然後他的孫子的籍貫上仍然會寫山東某某地,但是他孫子還是山東人麼?這點就有些說不清了。這部分梧州人的情況就與此類似。

因為有很深遠的歷史因由(具體原因太複雜幾千字都說不完,這裡就不說了),梧州人約在八十年代的人口普查時做過統計,結果發現超過百分之八十的梧州人的籍貫地全部都在廣東,不是廣東某一地,而是遍佈廣東全境。更有實證的東西是,梧州市公墓地仙風山上墓碑上很多都註明有亡者是哪裡人,上面寫著很大一部分都是廣東人,有膽大者可以去親身求證。絕無虛言。

而廣東人變為梧州人,不是某一段時間某一段時期的事,而是不知源自何時起一直持給到解放初期的事情。所以現在五六十年代的年輕人中,是落戶梧州的第一、二代的廣東人還不在少數(指並不在梧州出生,隨父母遷居〉。

這些當時的新梧州人在廣東鄉下往往還有親眷,時常兩地往來。另外還有一個,大家都知廣東在宗族倫理方面一向比較傳統,宗族觀點較強,一些遷居廣西的廣東人,生了孩子特別是男丁還要回宗祠掛燈,宗族有什麼事,還要回去,通常六七代甚至七八代下來都不會與廣東老家斷了聯繫,甚至還有祖屋在鄉里,所以有人說廣東老人會叫廣西人老表,嗯,其實是那些老人叫的那個廣西人真是他老表,以前這種情況以前比較多啦。這種廣東人遷居廣西變廣西人的情況以前很多,廣西各地都有這種情況,只是梧州人口這個比例佔比較高了些,高得過份了些。

講到這裡就想吐槽一下東莞,東莞將袁崇煥作為東莞人宣揚。其實袁崇煥祖籍真是東莞的,但也不知是久到第幾代,至少他在藤縣己有一大群族人,至少他的祖父都已經是落戶廣西,他本人廣西梧州藤縣出生,藤縣鄉試中的進士,就連故居都尚在,位於藤縣,一連串的正史、實錄、資料、孔廟裡的題刻都記錄著他是廣西梧州藤縣人。這還算那門子東莞人。但很多史料又表明他常交往的很多人都是廣東人甚至就是東莞人,他的詩詞又常有珠三角景色描寫表明他常去那些地方,更在詩中說過他家離羅浮山四十里,藤縣離羅浮山不知有幾百裡,這樣說證明他在離羅浮山四十里處還有一個"家",這以上種種無一不表明他袁崇煥就是一個典型的廣西老表,且在鄉里還有祖居,他時常往來與老家與家之間。

當然梧州人裡也有籍貫是除廣東外其他地方的人,只是佔比較低。梧州最奇怪的一點就是梧州自漢武帝設蒼梧郡建廣信城以來,歷經二千多年,但是你就是幾乎沒有辦法找得到"梧州人",即使寫著籍貫是梧州的,細問,他也會告訴你祖上從哪哪來的。


用戶101550121599


因為梧州人說的是粵語,靠近廣東,生活方式、文化、飲食習慣和廣東人基本一致。梧州現在仍保持著完整的粵文化,龍母廟、老房子,處處都是隱約可見的粵痕跡。

有比廣州沙麵人少的殖民建築,不成規模但卻充滿著韻味,有可媲美廣東的美食,從早茶到小吃,有些美味不是隻能在廣州才能吃得到。

梧州,作為廣西四座最老的古城之一,卻有著濃厚的粵文化,粵曲、粵菜、騎樓全都是典型的梧州文化符號。而這裡的人,更是說著一口流利的粵語,要是之前不留意,還以為自己身處在八九十年代的老廣州。

早上買一份報紙,在酒樓裡點幾個小吃,一邊看報紙一邊吃東西——這不過是在梧州極其平常的事情。

特別是老人,早起到公園裡做完晨練後,便約上幾個茶友或者家人,一邊喝早茶一邊聊天,一坐便是一整個上午。

早茶的食物也非常豐富,香甜可口的茶煮,除了普遍的普洱茶與鐵觀音,還有梧州當地的六堡茶;而早點則是最尋常不過的粵式早茶點,腸粉、蝦餃、燒賣、艇仔粥……在梧州,就能吃到濃濃的“粵味兒”。


廣西資訊臺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梧州的歷史沿革:

梧州是嶺南古都。虞舜時代(前2255~前2207年),全國劃為12州,梧州屬“荊州南境”之地。夏商周時代(前2000~前256年),梧州屬百越(粵)地。周安王十五年(楚悼王十五年,前387年),梧州屬楚。秦統一六國後,兵臨五嶺,揮師南下,開鑿靈渠,進軍嶺南。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始皇統一嶺南後,置桂林、象、南海3郡,梧州屬桂林郡(一說南海郡)。漢高後五年(前183年),趙佗稱南越武帝,封趙光為蒼梧王。同年,建蒼梧王城,這是梧州建城之始,其時南越國佔地“東西萬餘里”。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後,在其原屬地上分置7郡: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包括今廣東廣西大部分地區,北至湖南江永縣,南至越南順化市的廣大地區。蒼梧郡設置9個縣:廣信、謝沐、高要、封陽、臨賀、端溪、馮乘、富川、荔浦。元封五年(前106年)增置轄猛陵縣。郡治廣信縣蒼梧王城。漢代蒼梧郡所轄範圍,在今廣西東部、廣東西部及湖南南部的連接地帶,北到湖南江永縣西南,西到廣西荔浦縣西荔水北,西南到廣西蒼梧縣西孟陵,東南到廣東肇慶市。漢武帝元封元年至元帝建昭四年(前110~前35年),曾把海南島收歸版圖,設儋耳、珠崖兩郡,所轄擴至海南島。元封五年(前106年),武帝將交趾刺史部移治蒼梧郡廣信縣,統轄嶺南的蒼梧等9郡,梧州成“嶺南要地”,為嶺南首府。

  梧州市自建制以來,歷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達700多年,一直為郡、縣治所。至隋開皇三年(583年),改廣信縣為蒼梧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稱梧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梧州安撫司改為梧州路,設總管府,治梧州,轄蒼梧縣。明成化六年(1470年),明憲宗在梧州創建兩廣總督府,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總督府,梧州成為兩廣政治、軍事中心。清朝初年,梧州屬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桂平梧鬱道梧州府、廣西省梧州府,為府、縣治。梧州轄蒼梧、藤縣、岑溪、容縣、懷集、北流、博白、興業、陸川9縣,鬱林1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梧州改轄蒼梧、藤縣、岑溪、容縣、懷集5縣。民國元年(1912年),梧州隸屬梧州軍政分府,為府治。民國2年,廣西廢府為縣,復置蒼梧縣,隸鬱江道,為道治。民國3年6月,鬱江道更名蒼梧道,轄蒼梧、桂平、鬱林、信都、藤縣、容縣、岑溪、平南、貴縣、武宣、博白、北流、陸川、興業、懷集15縣。民國16年6月,梧州設市政委員會。同年12月1日,梧州市政府正式成立,為省轄市。民國19年屬蒼梧民團區。民國21年7月,撤市復歸蒼梧縣,治梧州。民國23年3月,屬梧州行政監督區。民國29年後屬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

  1949年11月25日,梧州解放。同年1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梧州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

  1950年1月1日,梧州市人民政府成立。

梧州曾經是兩廣的經濟政治中心,嶺南文化的發源地,現處於兩廣的交界處,無論說是廣東人或廣西人都不為過。


紅豆街專注優惠精選


這是個偽命題。我是梧州人,我們梧州人的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喜歡以廣東人自居。民國時廣西近代工商業的發祥地,就是我們梧州。北伐的起點,也是我們梧州。民國時廣西的七位風雲人物(李濟深、李宗仁、黃紹竑、李品仙、黃旭初、陸榮廷),我們梧州就佔了兩個:李濟深(後來成為開國時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品仙(北伐名將、抗戰十大名將之一),且都是蒼梧的。我們自豪得很,根本不會以廣東人自居。民國時梧州有小香港之稱,沒有被稱為小廣州。其實廣東鄰梧州的農村地區,和我們梧州一樣窮。至於店名用兩廣招牌,本身是因梧州人到廣東打工人多(近),且語言、習俗相近、菜也以粵菜為主,打這個招牌容易招客,特別是廣西家鄉客,並沒有其它意思。


安平144796971


梧州原本就屬於廣東省的,改革開放後規劃到廣西,五十年片反想劃歸廣西,那國風情、習慣、語言與廣東相同一點也不奇怪!梧州,北海以前都屬廣東的。古代南越國時是同一國呢?到後來才分為東西。我是廣東人,去過廣西許多地方,兩省就如兩兄弟,語言,飲食,文化,風俗習慣等非常相似。在部隊時,如遇廣西人,就視同老鄉無異,很談得來。縱觀歷史,梧州地區,欽州地區(包括北海防城,東興)在解放前都屬於廣東管轄,解放後因為廣西沒有出海口,所以向中央提出以高州一帶換取出海口岸,最終在6,7拾年代,梧州地區,欽州地區(包括北海,防城,東興)劃歸廣西所有,當時在這些地方工作的廣東部分人員,沒有撤換回去,所以直到現在這些地方人員自稱廣東人也不為怪,曾經在99年,2000年時廣東還向中央提出過要回這些地區的管轄權與開發權!!!


好名字狗吃了


梧州隔壁就是封開,廣府就是從兩者之間劃分。梧州和封開習俗接近也是合情合理的


硬派偏執狂


縱觀歷史,梧州地區,欽州地區(包括北海防城,東興)在解放前都屬於廣東管轄,解放後因為廣西沒有出海口,所以向中央提出以高州一帶換取出海口岸,最終在6,7拾年代,梧州地區,欽州地區(包括北海,防城,東興)劃歸廣西所有,當時在這些地方工作的廣東部分人員,沒有撤換回去,所以直到現在這些地方人員自稱廣東人也不為怪,曾經在99年,2000年時廣東還向中央提出過要回這些地區的管轄權與開發權!!!


用戶60352718680


我是梧州人,曾經在廣東生活了十多年。理應回答一下:

沒有梧州人認為自己是廣東人。區域劃分不是由梧州人決定的,但情感可以。

情感上,梧州人更親近廣東人(偷偷告訴你,我老婆是廣東人)。這是因為:

廣東,廣西。就是以梧州為分界的,廣信(古梧州)之東為廣東,廣信之西為廣西。梧州曾經是兩廣的中心,最早的兩廣總督府就設在梧州。梧州是粵語的發源地,中原人最早進入嶺南時,是通過靈渠進入,再一路沿江下行,由桂林--梧州--肇慶--廣州。兩廣總督府也是先梧州,後肇慶,再到後來的廣州。梧州人和廣東淵源深厚,說的是粵語。情感上更親近廣東廣府人。

近代,抗戰時。大量廣東人到廣西謀生活,戰時避難。現時梧州人戶籍中,60%以上家庭祖籍是廣東。有廣東親戚的人家更是佔大多數。能不情感上更親近廣東嗎?

現代,廣東得改革開放之先機,活力四射。吸引了大量梧州人到廣東謀生活,說粵語的優勢也容易讓梧州人在廣東求職容易一些。不少人就在廣東定居下來。當然就更認同廣東。

現時的中國,正處於人口大交匯、融合時代。出生在那裡已不那麼重要,找到合適自己生活的地方才重要。現在連梧州這種小地方,也有很多外省人在謀生活。以前狹窄的地域觀念有點過時了。


梁培定本尊


梧州,是楚國征伐百越後在嶺南設置的蒼梧郡遺址(一說蒼梧郡在湖南彬州)。蒼梧郡治後,楚悼王釆納令尹(宰相.)吳起的意見,將集聚都城郢的太子黨們組織動員到江南(黔中郡)和嶺南(蒼梧郡)。這以後,才有了番禺的“楚庭”,廣州的“五羊城”(南安城)等古遺蹟,和遍佈梧州肇慶,清遠,廣州的楚墓葬。白話(廣府話)就是從梧州產生髮展的,播灑到兩廣。古時,嶺南並沒區分廣東廣西。蒼梧是實際上嶺南首邑,大哥大。嶺南各地是向蒼梧看齊的。


嚴家慶


廣府文化的發源地封開,現在是個小地方,就在梧州旁,歸屬廣東。既然廣府文化成了粵文化,梧州自己覺得也算廣東,不算過分。畢竟省份是人為劃分的,文化圈子是自然形成的。

香港大學教授講廣府文化和古代發音,就是以封開話為例讀古詩詞(例句是千山鳥飛絕的絕字和萬徑人蹤滅的滅字。)

梧州過去叫蒼梧,歷史悠久。常說天下邊界為:東至東海,西至崑崙,北至北海(貝加爾湖),南至蒼梧。可見梧州的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