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故事 女法医刘芳:还死者以真相 还伤者以公道

初见刘芳,你一定想不到这个眉清目秀、斯文娇小的姑娘竟然会是一名公安法医!从让人毛骨悚然的现场尸体检验,到细致入微的伤情鉴定,再到技术要求极高的DNA检验,刘芳都能从容应对。在她看似柔弱的身体里总是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从“菜鸟”到女法医

刘芳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是一名法医物证学硕士。2011年大学毕业参加工公安工作,分到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刑侦支队技术中队负责现场勘查和伤情鉴定。

“感觉就是个文文静静的小姑娘,怀疑她能受得了这份苦吗?”同事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刘芳时的印象说。同事们的担心并非全无道理:刑事勘查没时没点儿,需要随时准备出现场,特别是作为法医,还要常常和尸体打交道,有时甚至是腐烂变质的尸体。对于男侦查员来说,没有过硬的身体和心里素质,一时都难以承受,何况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

但是倔强的刘芳没有退缩,而是用行动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同时也证明了自己当初的事业选择。她把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主动向老同志请教,脏活累活,永远冲在最前面。

从2012年到2014年的两年多时间里,刘芳参与各类现场检验、后期伤情鉴定400余例,因工作成绩突出,2015年荣获个人嘉奖。2014年2月,刘芳被派到市局法医中心物证室进修学习DNA物证检验技术,本来就是专业出身的她工作起来更加如鱼得水。由于队里人手紧张,她有时还会被队领导叫回去出一些重大疑难现场,但即使是节假日休息,不管时间多晚,她从不推脱。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让刘芳印象深刻的工作经历,并不是命案现场的抽丝剥茧,而是工作之初的一次普通伤情鉴定:2012年11月的一天,一名青年男子被人用拳头打伤面部来做伤情鉴定,诊断书上写的是“左侧鼻骨骨折”,但是刘芳看完影像学片后,认为左侧眶壁也有骨折,按当时的标准已经达到轻伤,但是如果按诊断证明书则只能鉴定为轻微伤。两种伤情在司法实践中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律后果。刘芳让伤者去三甲医院复查,之后,医生诊断他眶壁骨折比较严重,又重新开具了诊断证明。最终打人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当伤者满怀感激对刘芳表示感谢的时候,她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法医的价值。

刘芳常说,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作为法医,自己的使命就是通过科学细致的工作,还死者以真相,还伤者以公道,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为此,不管现场环境多么恶劣,空气中的味道多么刺鼻,刘芳都不曾犹豫。一次,分局接报:在一处铁路旁的河沟里发现一具尸体。刘芳和同事赶到现场。当时正值7月盛夏,尸体已经高度腐败,散发出刺鼻的气味。但是,刘芳没有丝毫的退缩,和出现场的男同事一道翻过栅栏,下到河道,把尸体装入尸袋,然后抓起尸袋一角,将尸体抬到400米外的车上。

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脱去法医的工作服,生活中的刘芳是一个性格开朗大方的姑娘。和其他爱美的女孩一样,她也爱逛街、爱买漂亮衣服;闲暇时,喜欢烘焙,经常自己在家做蛋糕、蛋挞、面包、饼干,和朋友们分享;还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喜剧和爱情片。

刘芳说“因为在案件中接触的大都是人性中丑恶的一面,这样可以调节自己,放松身心和大脑,感受生活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