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故事 女法醫劉芳:還死者以真相 還傷者以公道

初見劉芳,你一定想不到這個眉清目秀、斯文嬌小的姑娘竟然會是一名公安法醫!從讓人毛骨悚然的現場屍體檢驗,到細緻入微的傷情鑑定,再到技術要求極高的DNA檢驗,劉芳都能從容應對。在她看似柔弱的身體裡總是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從“菜鳥”到女法醫

劉芳畢業於山西醫科大學,是一名法醫物證學碩士。2011年大學畢業參加工公安工作,分到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刑偵支隊技術中隊負責現場勘查和傷情鑑定。

“感覺就是個文文靜靜的小姑娘,懷疑她能受得了這份苦嗎?”同事回憶起第一次見到劉芳時的印象說。同事們的擔心並非全無道理:刑事勘查沒時沒點兒,需要隨時準備出現場,特別是作為法醫,還要常常和屍體打交道,有時甚至是腐爛變質的屍體。對於男偵查員來說,沒有過硬的身體和心裡素質,一時都難以承受,何況一個20多歲的女孩子。

但是倔強的劉芳沒有退縮,而是用行動打消了所有人的疑慮,同時也證明了自己當初的事業選擇。她把自己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和實踐相結合,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就主動向老同志請教,髒活累活,永遠衝在最前面。

從2012年到2014年的兩年多時間裡,劉芳參與各類現場檢驗、後期傷情鑑定400餘例,因工作成績突出,2015年榮獲個人嘉獎。2014年2月,劉芳被派到市局法醫中心物證室進修學習DNA物證檢驗技術,本來就是專業出身的她工作起來更加如魚得水。由於隊里人手緊張,她有時還會被隊領導叫回去出一些重大疑難現場,但即使是節假日休息,不管時間多晚,她從不推脫。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

讓劉芳印象深刻的工作經歷,並不是命案現場的抽絲剝繭,而是工作之初的一次普通傷情鑑定:2012年11月的一天,一名青年男子被人用拳頭打傷面部來做傷情鑑定,診斷書上寫的是“左側鼻骨骨折”,但是劉芳看完影像學片後,認為左側眶壁也有骨折,按當時的標準已經達到輕傷,但是如果按診斷證明書則只能鑑定為輕微傷。兩種傷情在司法實踐中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法律後果。劉芳讓傷者去三甲醫院複查,之後,醫生診斷他眶壁骨折比較嚴重,又重新開具了診斷證明。最終打人者受到了應有的懲罰。當傷者滿懷感激對劉芳表示感謝的時候,她從內心深處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法醫的價值。

劉芳常說,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作為法醫,自己的使命就是通過科學細緻的工作,還死者以真相,還傷者以公道,將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為此,不管現場環境多麼惡劣,空氣中的味道多麼刺鼻,劉芳都不曾猶豫。一次,分局接報:在一處鐵路旁的河溝裡發現一具屍體。劉芳和同事趕到現場。當時正值7月盛夏,屍體已經高度腐敗,散發出刺鼻的氣味。但是,劉芳沒有絲毫的退縮,和出現場的男同事一道翻過柵欄,下到河道,把屍體裝入屍袋,然後抓起屍袋一角,將屍體抬到400米外的車上。

生活還有詩和遠方

脫去法醫的工作服,生活中的劉芳是一個性格開朗大方的姑娘。和其他愛美的女孩一樣,她也愛逛街、愛買漂亮衣服;閒暇時,喜歡烘焙,經常自己在家做蛋糕、蛋撻、麵包、餅乾,和朋友們分享;還喜歡看電影,尤其是喜劇和愛情片。

劉芳說“因為在案件中接觸的大都是人性中醜惡的一面,這樣可以調節自己,放鬆身心和大腦,感受生活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