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信用卡套現銀行與持卡人的意見衝突

關於“信用卡非法套現將被納入立法規範範圍”的消息不脛而走,銀行、專家、持卡人三方對此態度迥異,信用卡一方面以“中間業務”的形式為銀行的業績增長貢獻頗多,一方面也成為部分人士新的“生財之道”。此外,民間普遍使用的POS機刷卡套現、支付寶套現等列入“灰色地帶”的案例也屢屢見諸報端。有關信用卡套現將進行立法規範的消息逐漸成為信用卡以及理財市場的熱點,各方對此消息反應大不一致:銀行認為此舉有利於銀行的風險控制;持卡人則認為套現是信用卡的貸款功能,應予以保留;部分專家指出,應該由銀行做好風險控制工作,而不是徹底限制信用卡的套現行為。

打擊信用卡套現銀行與持卡人的意見衝突

銀行:支持立法

“銀行肯定全力支持,並且也是期盼已久的。”一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信用卡部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9月底,全國銀行卡髮卡量達17.3億張,1-9月份銀行卡交易總額103.3萬億元,剔除批發行的大宗交易和房地產交易,消費額在社會消費總額中佔比超過25%。

中國銀行銀行卡中心市場營銷團隊主管易必正在日前中行發行鈦金卡的活動現場對記者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有看到有關信用卡套現立法的消息,但信用卡非法套現確實是對銀行風控管理的一個重大挑戰。他表示,中國銀行有一個反欺詐偵測系統,對客戶的異常交易行為會進行自動甄別,隨後銀行就會採取相應措施。

據有關媒體統計,截至2008年末,工行、建行、中行、交行等四家大型上市銀行共發行了8400萬張信用卡。其中,中行2008年信用髮卡量增幅為38.6%,相對較低,而工行、交行的增幅均在60%以上。與巨幅的發行量相伴隨的,是信用卡貸款的風險逐步上升。

銀行業內人士指出,信用卡風險上升有三大原因:其一,由於信用卡業務本身處於高速增長時期,伴隨信用卡消費額、透支額的大幅增長,不良貸款餘額出現同步增加。其二,受經濟下滑影響,部分行業出現倒閉、裁員、減薪等現象,出現信用卡逾期賬戶增多、不良透支額增加的情況。其三,根據國內相關政策,信用卡不良貸款很難自主核銷,這也是導致不良貸款餘額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潘辛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將銀行本應做好的風險控制工作推到持卡人的頭上,是一種集體不公平。

他認為,關鍵問題不在於信用卡套現本身,而在於我們國家的銀行卡條例是否更新調整,信用卡多方關係是否理清,持卡人的利益是否受到保護和推動,這些都還缺乏法律來規範。

據介紹,在美國信用卡持卡人在超市就可以很方便的取現。潘辛平認為,消費者只要按時付給銀行利息,就是正常的商業活動,沒有問題。而同樣,在美國只要持卡人沒有簽字,被盜用的金額就由商戶和銀行去承擔,但在中國,監管機構沒有這樣的規定,老百姓的信息被盜用申請了信用卡,銀行還是隻管追究被盜用者的責任。而中國的老百姓卻缺乏維權的機制。如果監管機構對信用卡各方的關係進行完整細緻的規範,各方法規配套齊全,銀行方面自然會提高風險意識。

打擊信用卡套現銀行與持卡人的意見衝突

持卡人:套現合情合理

2008年年底,央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歐陽衛民在出席整治銀行卡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新聞發佈會時表示,有必要加快推進銀行卡的相關立法工作。他稱,央行將會同其他部門就信用卡套現、信用卡惡意透支、新興支付方式等犯罪,加快研究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

隨後,信用卡套現立法的消息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相當數量的網友都不認可將信用卡套現定義為“犯罪”的說法,並且認為不論是還最低還款額還是信用卡提現,都是信用卡的基本融資功能,失去了這些基本功能,信用卡存在的意義也將大打折扣。

信用卡套現根本:pos機門檻升高

為防止套現愈演愈烈,商戶申請POS機的門檻已經提高,”劉先生介紹,銀行方面通過調查發現不少小商戶在經營中基本不開發票,缺少具體稅務憑證來表明有真實的客戶刷卡消費發生,很容易成為POS機非法套現的主要渠道,這也是小商戶目前難申請POS機的主要原因。

記者從業內瞭解到,此前商戶向有收單業務資格的銀行申請POS機的門檻很低。部分銀行出於競爭商戶資源的需要大幅放鬆審核標準,只要商戶提供營業執照和銀行賬號即可。在POS機押金費用的收取上也實施“彈性化”,對有些刷卡金額大的商戶甚至免收。另外,商戶回佣也從每筆1%-2%的扣率降低到30元封頂。 而銀聯商務客戶熱線表示,目前商戶需要提供的申請資料包括:營業執照複印件3份、稅務登記證複印件3份、法人身份證複印件3份、組織機構代碼證複印件3份、公司公章和開戶銀行賬號等。另外,銀聯方面會派人對提出申請的商戶進行上門實地考察。上海銀聯商務有限公司的市場部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諮詢時表示,目前固定和移動POS機的押金費用分別是1000元和2000元,商戶還需按照一定扣率繳納回佣。

打擊信用卡套現銀行與持卡人的意見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