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槌髟圭髻紫頭繩,金繡雲肩翠玉纓

練槌{髟圭}髻紫頭繩,金繡雲肩翠玉纓。

學舞天魔才擺隊,長安又領接番僧。

明 楊子器《順帝》

雲肩,也叫披肩,多以絲緞織錦製作,常用四方四合雲紋裝飾,並多以彩錦繡制而成,曄如雨後雲霞映日,晴空散彩虹,故稱之謂:雲肩。

練槌髟圭髻紫頭繩,金繡雲肩翠玉纓

雲肩是婦女披在肩上的裝飾物,是中國漢族服裝重要的特徵之一。裝飾圖案內涵豐富,符號的藝術語言,數字的喻意,文化底蘊哲理深邃;雲肩,又是漢民族吸納外來服飾文化,融會貫通,昇華入化為自己的民族服飾結晶;雲肩,也是中國服裝史上,平面與立體設計巧妙構思的典範。

練槌髟圭髻紫頭繩,金繡雲肩翠玉纓

秦漢以前的文獻尚無相關文字記載,從服飾款式看,是受北方遊牧民族觀念的影響,屬外來的服飾樣式。圖象最早見於敦煌隋代壁畫,已經中國化的觀音菩薩身披雲肩。雲肩,在漢民族中盛行,在唐宋時期,上層貴族社會服飾已經流行“五雲裘”衣,雲肩盛裝了。

練槌髟圭髻紫頭繩,金繡雲肩翠玉纓

雲肩,隋唐時雖披在外來的菩薩肩上,卻與本土文化道家思想關係密切;雖然來自外來民族服飾文化,卻由於崇拜天的意識內因,化為我用,從而成為

“天人合一”空靈恢宏的民族服飾文化典範。

練槌髟圭髻紫頭繩,金繡雲肩翠玉纓

元代的《元史 •輿服志》載“雲肩,制如四垂雲,青緣,黃羅五色,嵌金為之”;明清時期雲肩成為流行的日常服飾,《清稗類鈔 • 服飾》:“雲肩,婦女蔽諸肩際以為飾者”、李漁《閒情偶寄》:“雲肩以護衣領,不使沾油(頭髮與頸部的油汙),制之最善也”;

雲肩到清代逐漸成為婚嫁時青年婦女不可或缺的衣飾,多在歲時節令或婚嫁時佩戴。民國之後雲肩漸為消逝,而轉化為傳統戲曲女性服飾造型的一大行頭。

練槌髟圭髻紫頭繩,金繡雲肩翠玉纓

雲肩的構想,與中國建築的意境一致,講究四方四合,一樣有著“天人合一”的深刻內涵。來自於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思維方式,是綜合性的講究萬物之間的相互包容與和諧。

中國是世界上較早以農立國的民族,而農業是人類偉大的發現;農業定居後,人們重視天象氣候變化與人的生存環境綜合性關係,反映在代表社會意識的哲學上,道家思想天與人的“天人合一”哲理觀念,用現代語來說,也就是早在二三千年前的春秋戰國,中國古人便已重視了“道法自然”,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了;這也是雲肩的“天人合一”文化創意,在中國服飾文化中的價值。

練槌髟圭髻紫頭繩,金繡雲肩翠玉纓

中國傳統服飾一般均為平面裁剪,唯有云肩是因人制宜,製作時根據女性身體的不同體形進行立體式的擺設再進行裁製,力求穿在肩頭得體而有分寸。

練槌髟圭髻紫頭繩,金繡雲肩翠玉纓

雲肩的種類有對開雲肩、四方雲肩、串珠雲肩、有領雲肩與無領雲肩等不同造型,雲肩的結構均圍繞頸部中心放射或旋轉為骨架,有四方、八方等不同量的放射形態,目的在於對太陽崇拜並以此來象徵四時八節,順應古代造物講究四方四合、八方吉祥的祝頌理念。

練槌髟圭髻紫頭繩,金繡雲肩翠玉纓

練槌髟圭髻紫頭繩,金繡雲肩翠玉纓

練槌髟圭髻紫頭繩,金繡雲肩翠玉纓

而為人熟悉的“霞帔”常被誤解為雲肩,霞帔是中國古代婦女禮服的一部分,類似現代披肩。是宋以來貴婦的命服,式樣紋飾隨品級高低而有區別,類似百官的補服。

練槌髟圭髻紫頭繩,金繡雲肩翠玉纓

《格致鏡原》引《名義考》中稱:“今命婦衣外以織文一幅,前後如其衣長,中分而前兩開之,在肩背之間,謂之霞帔”。其中所描述的形式是明代霞帔,到了清代,胸前、背後綴以補子,下襬綴以五彩垂緣。補子紋樣只織繡禽鳥,而不用獸紋。

練槌髟圭髻紫頭繩,金繡雲肩翠玉纓

現代的雲肩已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意義,更多的主要是視覺感官的彰顯。民間常在雲肩吊穗上綴以銀鈴,新嫁娘在走動時,吊穗也相隨飄動起來,使銀鈴也有節奏地響起來,不僅富有流動的音樂感,還提高人的精氣神韻。

瞭解更多精彩內容,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