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南懷瑾先生說「墨道」的俠義精神

聽南懷瑾先生說“墨道”的俠義精神

墨子的學問思想是特有的一派,而他所教育的人才,在當時是有組織的,也可以說在當時是和黨派、幫派相似的,但是,我不認為與現在的黨派、幫派一樣。我曾經講過一個關於社會學的題目,“中國五千年來得特殊社會”,這種特殊社會,在墨子以前就有,但是自從墨子開始,其形態更為具體而且更見明顯。

墨子在孔子之後,孟子之前,關於他的學說也有專書,他的思想是“非戰”——反對當時的戰爭,反對自己稱帝稱王,以武力侵略別人的土地。他主張“兼愛”,也就是絕對的博愛,愛自己的兄弟父母,亦要同樣愛別人的父母兄弟;愛自己的兒女,也愛天下人的兒女;愛自己的國家,也愛別人的國家。兼愛的思想,實際上是孔子提出來的,孔子主張“仁”,那只是原則,而墨子講的兼愛,則是具體的做法。

聽南懷瑾先生說“墨道”的俠義精神

在政治方面,墨子是“尚賢”的,絕對主張賢人的政治,不可以私相授受,有道德、學問、人格的人,應該出來做事。“尚同”也是墨子的主張,可是說是大同思想的實施,所以他的學說,有很多長處。他本人學問淵博,學生很多,本事也大。他主張“摩頂放踵以利天下”,從頭頂到腳尖,盡其所有,為了救社會、救國家、救世界、救人類,都可以毫無條件、毫無保留地徹底犧牲,奉獻出來。

由上古文化流傳下來的學派中,孔孟是尊崇堯舜的;墨子的精神,則是走大禹的路線,有功則是德,效法大禹治水的精神,真有功勞,就是道德的完成。大禹治水,九年在外,三過家門而不入,全國那麼大的洪水,黃河、長江,九州的洪水,由他治理好,天天赤著腳到處跑,曬得又黑又瘦,腿毛磨光了,不成人形,辛苦得很。墨子走的就是這個路線。

聽南懷瑾先生說“墨道”的俠義精神

墨子的得力學生,在當時稱做“鉅子”,當時各國都有鉅子,勢力非常大。他們並不直接參與政治或其他活動,但對任何國家的政治,都會提出善意的建議。

例如,當宋楚兩國,正醞釀一次大戰的時候,墨子就到楚國去,勸楚國不要打仗。當時楚國著名的公輸般,就是後世我們工程師的鼻祖魯班先生,已經發明瞭許多新的武器。墨子說:你這些武器全沒有用,假使你不相信,你可以拿來和我的武器比一比。公輸般把他的新武器拿出來,墨子一看就說,你這個是雲梯,我有辦法破掉你這項武器,於是以另一種武器剋制了雲梯的力量。公輸般沒有辦法了,最後說:墨先生,你了不起,可是我最後一樣東西還沒有拿出來。墨子說:你不必拿出來,也不必說,我早已經知道了,你最後的一手,是把我殺掉。但是,我告訴你,我既然敢來,就不怕你殺了我;我現在只是一個人來,而我的許許多多學生,都是各國的鉅子,他們的學問本領和我一樣好,甚至比我更高明。你今天殺了我一個墨子,將來會有千千萬萬的墨子起來,對付你楚國,絕對不會容許你發動侵略戰爭。這一次的宋楚之戰,於是無形中消弭了。

聽南懷瑾先生說“墨道”的俠義精神

墨子的學生,經常做這一類的工作,中國文化中的俠義精神,就是所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這個俠義的義,和孟子所說仁義的義,有所不同,而是幫助困難的人、痛苦的人、弱小的人。認為這些是應該做的俠義,這也就是墨子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