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豪科技首席技術官廖宇:爲能源注入「網際網路」思維丨百家新能源先鋒企業巡禮⑫

泰豪科技首席技术官廖宇:为能源注入“互联网”思维丨百家新能源先锋企业巡礼⑫

從1988年到2018年,今年,泰豪集團有限公司步入而立之年。在成立30週年慶典上,泰豪公司創始人、董事會主席黃代放表示,泰豪人站在了“二次創業”的關鍵期。新時期,泰豪確立了“中國的泰豪,世界的泰豪”的企業願景,致力於在一到兩個領域在國內達到行業領先,而作為泰豪主幹產業之一——智慧能源產業之下的能源互聯網業務,隨即被確定為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

如何將“互聯網”植入能源領域?未來能源互聯網將向什麼方向發展?帶著這些問題,《中國能源報》記者專訪了擁有豐富國內外電網企業工作經驗,現任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廖宇。

文丨李麗旻

中國能源報記者

中國能源報:作為當前能源行業的一大熱點,您如何理解“能源互聯網”這一概念?

廖宇:能源互聯網這個概念很火,業內人士都在想,互聯網能在能源領域做什麼。從互聯網的發展軌跡來看,過去20年互聯網解決了人與人相聯的問題,現在要解決的是人與物相聯,之後可能是物與物等更多方式的聯接。

一個行業的數字化程度,決定了其是否能夠互聯網化。

能源行業本身數字化的程度已經很高,至少在電力這個領域,已經具備了物聯網化的基礎。此前,建設無人值守的變電站是為了實現安全生產,遠程監控,其自動化程度很高。我們現在要思考的是,如何找到合適的能源互聯網商業模式。能源互聯網1.0的定義是多能互補,將電網、水網、氣網、熱網等多個網絡合在一起,此後還可以加上儲能互補、多向互動等環節。

但對於用戶來說,把幾個網連在一起,就像裝寬帶一樣,也只是接入了能源互聯網。在能源互聯網2.0的願景中,我們希望能夠在服務、體驗端做工作,能源互聯網不再是單純地將不同能源網絡連在一起,而是要用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來替代原來能源行業的運營模式,實現能源互聯網的升級。

中國能源報:您曾在中國電網公司和德國電力、電網企業工作多年,您認為歐美國家能源互聯網模式有何可借鑑之處?

廖宇:國情不同,歐美國家能源互聯網的經驗和技術不是可以完全複製的。觀察歐美國家,能源互聯網的設計通常是從上至下的系統設計,體系完善且分工明確,而中國注重更親民的模式,就像支付寶、微信一樣,更適合從用戶端著手,採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進行發展

同時,就能源互聯網來說,歐美國家已經沒有特別先進核心的優勢。要說德國的優勢,則在於其強大的製造業以及人才不斷湧入,因此能源互聯網發展得很快。我們在組織國內企業赴德國乃至歐洲新能源考察時,就接觸到一家名為Nextkraftwerk的公司,僅僅靠139名員工,就創造了2.8億歐元的銷售量。

就能源領域來說,我們這代留學生需要看到國外冒芽的理念,思考哪些東西適合中國,通過中國的資本推動,真正在中國落地,這個時代註定會給足年輕人機會。互聯網就像液體,可以“無孔不入”,需要找到切口進入行業,中國同質化市場規模大,因此可以做得很大。

中國能源報:結合泰豪的實踐,您認為中國能源互聯網要如何實現創新?

廖宇:能源行業創新最難的一點既不是缺錢也不是缺少人才,而是在這樣一個主業賺錢的行業,很難有人真正尋求創新,要跨界到互聯網相對困難。

泰豪科技的業務面比較廣,有電源設備、電力電氣、電網調度軟件等方面,這樣的產業佈局在能源核心主業周圍實現了全面的供應服務,可以說既具備了足夠的廣度,在各個行業的深度上也同樣存在挖掘的潛力。這樣一來,“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就可以派上用場,同時,上述產業佈局反而沒有對創新形成短板,對能源互聯網的建設是有優勢的。

從能源互聯網創新的角度來說,我認為通過提升用戶體驗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是重點。事實上,很多互聯網企業為能源企業做能源互聯網提供了很多經驗。比如滴滴打車,通過設計乘客與司機的互相點評,解決了很多此前出租車服務不足之處,保證了滴滴平臺服務的同質性。泰豪科技針對產業鏈上擁有不同需求的企業提供定製化的能源服務,包括諮詢設計、能效管理、電力交易、綜合能源服務等。

中國能源報:作為民營企業,泰豪科技將如何佈局未來的能源互聯網業務?

廖宇:以“智能物聯網為基礎的綜合能源服務”是泰豪科技能源互聯網業務的主航道。這條航道有四條賽道,分別是智能電力運維,售電運營,電力交易以及增值服務。

2015年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文》改變了電力行業參與者的相互關係,讓民營企業有機會從電網企業的供應商變成合作者。泰豪科技的售電業務正在運行,但由於目前電力結算業務仍在電網企業,目前尚未盈利。但我認為一旦實現了有力監管和有序競爭的成熟市場環境後,改革紅利會逐步惠及到部分有實力的民營企業

與此同時,能源領域裡的增值服務是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也是重要的利潤增長點。正如互聯網企業重視用戶體驗,在能源互聯網也需要增強用戶體驗,比如通過綜合能源服務,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為企業節省能源消耗,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通過分析用戶數據,也就能夠實現目標明確地精準投放,實現更多增值業務。

總而言之,這個行業不缺技術,不缺資金,甚至也不缺商業模式,唯一缺乏的,其實是以客戶為中心的用戶體驗力。而有這種意識,且有這樣的能力,恰恰是很多民營企業和創新團隊在激烈的競爭中唯一的存活之路。

泰豪科技首席技术官廖宇:为能源注入“互联网”思维丨百家新能源先锋企业巡礼⑫

個人業主對戶用光伏的定位還是理財產品 | 百家新能源先鋒企業巡禮⑤

太陽的光伏十年丨 百家新能源先鋒企業巡禮⑥

堅守核心技術,成就快速發展 | 百家新能源先鋒企業巡禮⑦

萬馬新能源施澤忠:民企“地上十年”的專注丨百家新能源先鋒企業巡禮⑧

深圳市永聯科技朱建國:專業人做專業事丨 百家新能源先鋒企業巡禮⑨

東潤環能鄧建清:分散式風電,需為地方政府帶來更高價值丨 百家新能源先鋒企業巡禮⑩

東方日升總裁王洪:行業整合帶來衝刺機會丨百家新能源先鋒企業巡禮⑪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