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市,你們用過它嗎?在拼多多有什麼經歷?還會繼續用嗎?

7月26日,拼多多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IPO定價22.8美元,相當於288億美元市值。不到三年時間,中國電商界原本三足鼎立,變成淘寶、京東、唯品會、拼多多四分天下,拼多多創始人黃錚,個人身價也將超越他的勁敵劉強東。

拼多多號稱在以人為先的理念下,拼多多將娛樂與分享的理念融入電商運營中:用戶發起邀請,在與朋友、家人、鄰居等拼單成功後,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優質商品;同時拼多多也通過拼單瞭解消費者,通過機器算法進行精準推薦和匹配。

拼多多上市,你們用過它嗎?在拼多多有什麼經歷?還會繼續用嗎?

“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這段廣告遍佈讓很多人對這款“一億人都在拼”的APP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此同時,朋友圈也充斥著“幫我砍下價,謝謝!”身邊的一些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沒事就打開拼多多APP看有沒有什麼便宜的物品。礙於面子,面對朋友要求幫忙砍下價,只好關注拼多多公眾號幫朋友砍價。然後,問題就來了,拼多多不停地給你推送帶有誘導性的消息。

拼多多上市,你們用過它嗎?在拼多多有什麼經歷?還會繼續用嗎?

另一方面,朋友在砍價成功後,經過了幾天耐心的等待後,冒著頭頂的烈日下拿到包裹後,卻怔住了:自己辛辛苦苦發動朋友幫忙砍價拿到的商品卻是一件做工、質量極差的產品,安全性都未知的產品。

誠然,拼多多作為電商,走出了一條不同的路,想法是好的,但是其本身的問題也是不可忽略的。假貨是每個平臺都無法迴避同時也必須重視的問題,拼多多亦是如此。不同的是,拼多多是靠低價爆紅的,這注定了拼多多的假貨問題會比其他電商平臺要嚴重。低價模式無疑是拼多多發展過程中的最大隱患。

拼多多上市,你們用過它嗎?在拼多多有什麼經歷?還會繼續用嗎?

無論是所謂的零元購還是拼團砍價,拼多多的迅猛崛起靠的抓住用戶貪小便宜的心理,這種低價模式在一個平臺剛剛起步的時候是常用的營銷手段,不過,低價策略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不能持續,京東和淘寶這兩大電商巨頭不就是最好的證明麼?為此,拼多多必須轉型。

那麼,你們用過它嗎?在拼多多上有什麼奇特的經歷?還會繼續用拼多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