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股票最近連續下跌,雷軍心裡慌不慌?你怎麼看?

東南亞情調


小米股票為啥下跌?

一,形勢所致。A股港股大盤都在下跌,投資者的信心不足。即使這樣,可小米幾次接近破發,還是投資者不看好小米。為啥?

二,沒核心技術,可代替,成本高。小米主營手機,再加“百貨”。一部手機除了小米系統,全部硬件基本都是其他廠商的產品,組裝而來。這樣跟容易被小黃,小豆等其他品牌代替,也容易被人卡主脖子,比如中興事件(中興還是有很多通信技術專利與業務的,都那麼不堪一擊,何況小米)。同時由於拿其他廠商的硬件組裝,為此硬件成本太高。看看現在國產手機除華為以外,一臺手機的利潤大部分都被高通,三星等硬件供應商所得,手機公司的利潤非常低。其他“百貨”,更是如此,都是貼牌,主打性價比的小米拿什麼跟其他行業生存十幾二十年的競爭,他們有更完整的供應鏈,技術專利,銷售渠道,無論成本控制,質量設計,銷售方式已爐火純青。

三,性價比的陷阱。小米以性價比快速開闊市場,那麼它的性價比哪裡來呢?簡單公式:售價-生產成本-銷售差價-售後服務=利潤。那小米從哪裡打造低價呢?1.以前主要是銷售差價,直接網絡直銷。而這幾年由於體量上去了,線上的侷限性體現出來了,看到Oppo,Vivo成功,加快了小米之家的佈局,線上線下同時進行,這樣銷售差價的優勢就沒了。2,硬件突出主要輕化細節來降低成本。即突出主硬件,性能,數據,而偷偷在細節上偷工減料。如手機,主打突出cpu,而做工、外觀設計、電池(快充)、顯示器等方面可能就選擇比較差一點的,以此來降低成本。就如顯示器,一些國產與三星的數據一樣,但真正的顯示效果有差距的,差價也就出來了。這樣失衡的配置同樣體現在其他“百貨”上,根據木桶原理,其使用體驗與壽命會在日後表現出來。前幾年用戶為最新科技,手機更換頻繁,小細節問題也就看在性價比的份上忍了。而現在用戶更換手機的週期在不斷延長,會更在意細節與壽命等整體性。其他家電更甚,新貨出問題少,但幾年過後呢?空調,電視,洗衣機可不像手機那樣換的頻繁。3,銷售服務,小米家電現在還沒有建立起來完整的安裝維修服務,為此這裡的錢可以省下來做性價比。但隨著體量加大,這些服務就不得不完善,這可也是筆不小的支出。而且其他“百貨”,由於貼牌(代工與貼牌是兩個概念,代工是有自己的設計或核心技術的),品控會成為一個問題,而且產品眾多,可能會被某一產品事件影響整個品牌。

四,性價比的困境。一個企業沒有足夠的利潤是無法持續發展的,商人追逐的是利潤不是慈善家。利潤少了,用以研發的資金也就有限了,沒有創新與核心技術,如何保持競爭力?這也是小米困境,以性價比發家,以至於給了市場固有觀念,“便宜”、“中低端”,小米就是想擺脫這種境況,也難於擴展利潤更高的高端產品。隨著人們消費從量到質的升級,小米這方面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成也蕭何,困也蕭何。

四,智能家電。小米現在有相對其他品牌比較統一的智能家電系統。可通過小愛、手機控制一整套家電。但這是種開放的模式,不是專利。相信其他品牌也會很快更進,所以這是可替代的。可替代性會大大降低投資者的估值。

五,國內手機行業發展已飽和。手機的銷售增長在減緩。以前是蛋糕越來越大,大家都可以增長。而現在蛋糕就這麼大了,就看誰分的多。競爭也更為激烈,市場份額會被更為集中在幾個巨頭公司上,而小米除了性價比,其他競爭力明顯不足。為此小米在不斷開闊海外市場,但是西方的高端市場都被三星蘋果華為飽和佔據,為此小米主要發展印度業務,雖然增長率非常高,但是都紅米為主,利潤低的產品。所以投資者不看好小米手機的利潤增速。這點在它的中報中可看出來。

股市是價值與想象的投資。由於小米的可代替性及發展的不確定性,使得投資者對它的想象空間持謹慎態度,為此它的估值也就提不高了。

雷軍高不高興?不知道,但上市能融資發展,至少不會不高興,只是可能有點失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